红旗桥的变迁
六楼镇是黄淮地区经济强县境内的一个闻名遐迩的古镇。古镇的悠久历史和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所以六楼镇的知名度及其承载的人文景观、自然风貌等未来可以与浙江的乌镇、江苏的周庄、山西的平遥、河南的朱仙镇等很多著名古镇相媲美(美好愿景)。
提起六楼镇,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千古神话;提起六楼集,不得不提起老十字街北面的那座富有传奇色彩的火神爷庙。关于六楼集起源的神话传说及其火神爷庙的故事,此文不做赘述。本文重点讲述有着时代色彩和历史印记的历史性建筑物——红旗桥!虽然红旗桥名不见经传,但是在六楼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绝对重如泰山!
红旗桥,是六楼集通往临镇和县城的交通要塞,它坐落于一条东西流向的、被当地人民称之为“南塘”的沟塘之上。其地理位置及其战略意义,夸张一点说,绝对不逊于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浴血奋战夺取的“泸定桥”。它是六楼集的咽喉要塞,如同历代兵家必争的要地。如果问从县城或临镇不经过红旗桥就进不了六楼集了吗?那么就绕道去吧——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可通六楼集。
据史料记载,“南塘”西通临镇的白茨河,向东流入茨淮中河,最后再流入淮河,历朝历代以来这沟塘之上只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桥。解放以后,“南塘”每年的冬修水利任务时都有挖掘拓宽,小桥曾经修葺重建,正式命名的红旗桥建成于一九七六年。那一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中国人民不曾忘记、历史亦永远铭记——三位伟大的开国元勋相继逝世,当时的国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当年“六楼公社”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们化悲痛为力量,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修建了这座小桥。小桥是由大青砖、石块、砂浆再混合水泥构成了建筑主体,其坚固程度即使敌人扔下一颗破坏力极大的炸弹也岿然不动。二十年前拆除旧桥建设新桥时,那些干活的工人师傅深有体会——如果现在的建筑工程都像那个年代一样怀着一颗红心下功夫,那么今天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了。
红旗桥虽小,但是当时设计与建造的相当精致美观。据说是仿照著名的古代桥梁的典范,即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造的。桥长大概六十米,桥面两边护栏约一米高,两面护栏上共有四十个雕刻着祥云图案的小柱,仿汉白玉一样的颜色;桥面宽约十米、铺着平整的厚厚的砂浆,载重二十吨的大货车经过也安然无恙。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的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地质震动变化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南塘之上。农闲的时候,悠闲的人们站在桥两边观赏桥下潺潺的流水和悠然游弋的鱼儿、还有那鲜艳翠绿的荷花荷叶、以及附近茂盛的庄稼;少年玩童在桥下浅水处或戏水或捉鱼;即使是冬天,这里也是制高点,站在桥面上可以俯瞰桥西那片莽莽的原野……
红旗桥虽小,但是它的作用却极其重要,犹如一位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志士,永远被人们缅怀铭记。红旗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承载了古镇厚重历史的发展。桥面上来往过行人、板车、马车、自行车,行驶过电动车、摩托车、汽车……一座小桥,承担着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一座小桥,镌刻了几代人生活发展的历史轨迹;一座小桥,曾经寄予了那个时代人们美好的期望和理想……
红旗桥,六楼集的门户,迎接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宾朋;红旗桥,继往开来承载了六楼集人民打拼奋进的美好愿望!跨过了这座桥,走出了六楼集,满怀期望地走向远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每到年末,许许多多的游子荣归故里,平日里安静的集市一下子热闹起来——打工经济催生了集镇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六楼集就好像花季少年一般,一年一个样变得愈发秀美光彩,红旗桥宛若少女脖颈上一串精致的项链;红旗桥,又好像一位睿智的圣人,静静地注视着集镇的发展,默默地关注着集镇上人们多彩幸福的生活……
六楼集市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本地新兴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外出打工经济的贡献。打工之所以赚到了大钱,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今,集市东部,就是老粮食站向东地段发展的最好,仿佛是上海的浦东新区雏形;集市的北部与南部,也就团结路南北大街地段周围,建设得相当壮观,宛若初期深圳的华强北商圈。相比,最期待的就是集市向西没有太大发展,也就是红旗桥以西的大片农田土地,似乎一条“南塘”成了天堑,让红旗桥以西区域成了荒蛮之地……六楼集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卧虎藏龙人才辈出,所以就有很多人运筹帷幄,设计规划红旗桥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未来的六楼集西部、红旗桥西面的广阔天地,即将顺应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这里的人们无限期待,昔日普通的农田土地,即将成为充满无限生机、一派繁荣景象的优势区域……(撰文/诗哥 杜士成)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