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彩云飘处夕阳红 ------散谈《张志琴诗文集》创作方法及其他

作者:龚建华 阅读:175 次更新:2024-03-29 举报

丁酉年12月14日,张志琴老师专程从老城赶到新城,为我送来她出版的书籍《张志琴诗文集》。这本诗文集洋洋溢溢38万字,由旬阳籍作家、陕西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总编吴建华先生以《灵石上的精神盟友》为题作序,九州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我和张志琴老师属于“以文会友”相识,后因我和张志琴老师先后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刊物、报刊杂志、网站发表作品,并有作品获奖,同一批被安康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我是先读她的文章,后认识她本人。她年长我10岁,为人处世,做人作文,像一位慈祥和蔼可亲的老大姐,不论是过去和现在甚至以后,她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60年代,张志琴老师在汉中一所中专学校读书,后因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学校解体而辍学,她回旬阳老家做了一名教师,从此开始了她的教书育人生涯,这短暂的经历和后来的人生阅历,为她现在的写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张志琴老师的诗文集里,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发生在身边当下的事。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家人的希望和期待,希望我们的祖国繁荣强大,人民的生活幸福为一体;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想精辟,诗意盎然;篇幅短小精悍,写法自由灵活。因了张志琴老师的妙笔生辉,我们的祖国和家乡旬阳的山水人情世故、自然风貌景色等等,让读者读后很有悟性。作品里抒情诗般的韵味儿和风景画般的情愫;笔调的轻盈灵巧,语言的清隽秀丽,情感的细腻清澈,使得张志琴老师的诗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张志琴老师诗文集里题材丰富的、广泛的内容,涉猎到我们的祖国和家乡旬阳的许许多多方方面面。她以《香溪行》、《夜游古城西安》、《北京之行》为题,写旅游感想,她以《印象白柳镇》《麻坪镇游记》为题,写采风随笔;她以《祖国颂》、《颂我中华太极城》为题,写祖国和家乡旬阳秀丽的自然风景和经济建设发展成就;她以《河街老城的守望》、《逝去的盐店街》为题,写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她作词歌颂盛世祖国,她吟诗太极城韵;她畅抒夕阳情怀,她大赞农家新村;她热爱火热生活,诉说岁月留痕;她怡情山水,寻梦精神家园;她写汉江纤夫,放歌汉江水运;她守望家乡故土,演绎自己精彩人生;她漫步夕阳艺苑,让读者走进她的情感驿站,分享她的喜悦。读完张志琴老师的诗文集,能给读者的思想以莫大的启迪,让人感受到大千世界里,人生漫漫路历经的风风雨雨,感叹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著名作家徐迟说过:“文学作品,应该有思想,散文也不例外。”而张志琴老师的散文,就是有着鲜明的思想。我以为,阅读文学作品,有思考,才会有想法,这个想法,就是阅读后的体会。在散文《一个铜墨盒》里,张志琴老师回忆着解放军住在她家里后发生的故事。她家住着两位解放军,为她穿衣服,给她家送马肉吃,母亲做军鞋支援解放军,她加入儿童团为村里站岗放哨,解放军离开她家时送给她一个铜墨盒,鼓励她好好读书,长大建设祖国的故事。读完这篇散文后,让人受益匪浅。给人的启迪和受到的教育,是要我们热爱并过好现在的美好生活。要保存好并用铜墨盒这个红军使用过的小小物件,做好对后人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后人的革命意志,奋发向上,勇于进取!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过去经历的苦日子,要继承先烈遗志,继承红军传统,发杨红军精神,努力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屈指算来,因为喜欢写作,我与张志琴老师从认识到接触已有10多年时间。张志琴老师虽然年过七旬,但却有着年轻人的特质心态,就像返老还童般童心未在写作上执著入迷,精益求精,精力充沛旺盛,思路宽阔流畅,做起文章来不仅出手快,而且质量上乘,就像有着与生俱来就有的童心情结和勤于写作的情怀。于是我就在想,当我们步入成年时,我们抛掉了童年和稚气而显得举止庄重,于是我们就没有了童心,我们就会失去淳朴,自然,机敏的品性,失去对他人的信赖和对生活的坦荡情怀。而这些特殊的品质,本身就不应该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消失。那么就让我们以一颗未泯的童心,去轻轻快快地生活吧!而张志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童心未泯、轻轻快快生活、勤勤奋奋写作的女性。

我之所以这样评价张志琴老师,是因为阅读了她的散文《我的特别生日》后,我的思绪里荡漾起来的一阵阵情感涟漪。在这篇记叙性散文里,张志琴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了她1985年12月29日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到1986年4月16日被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举行入党宣誓的故事。在文章里,张志琴老师把党比着自己的母亲,以从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首歌为这篇散文的开首语,讲了解放前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讲了共产党怎样领导人民打江山,解放全中国;讲了她对党的认识,讲了她为什么要加入*的原因。这篇散文的结尾,张志琴老师是这样写的:“我要在有生之年,用我手中的笔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把我对党的感激和热爱献给伟大的母亲。”这篇记叙性散文,在写法上,开头语写的慷慨激昂;结束语写的严肃庄重。因为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在读完此文后,在感谢党的培养教育的情结上,产生了心潮激荡般的共鸣。因为我从读小学三年级开始,是听着和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这两首歌儿长大成人学习进步的。

散文的写作,难就难在写人物难。因为在散文里,很多时候,写人物和写景色以及感悟是同时存在的,是不能把他们分开的,因为人物和景色在散文里是同时出现的。作品中的人物见到了美丽的景色,才会触景生情,才会对美丽的景色一见钟情;只有作品中的人景情相融,读者阅读完文章后,才会产生共鸣,才会有所感悟。

比如张志琴老师的《我的儿子》一文,文中主要人物是儿子,儿子出生时的背景是“那时正逢灾荒年,缺吃少穿,生活很艰难,”而儿子上学时的生活环境是“从小学上到蜀河初中那遥远的路,隔河渡水翻山越岭一趟三十多里路,坎坎坷坷,岩岩碥碥,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儿子上学走在路上的经历是“不知磨破多少鞋,摔过多少跤,哭过多少回,”然而,就是靠这样的经历,儿子后来考上了农校,毕业到单位参加了工作。当中国的政治环境进入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儿子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从组织部干部挂职下村任村主任开始,后又给县上几届领导当秘书、从机关工委副书记到县双创办主任、从县城管综合执法大队长到县水利局局长,尽显智慧和才能,工作成绩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和关注,从一般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

通过阅读张志琴老师的《我的儿子》一文说明,作为一名作者,你要写的人物,必须要写出他独特经历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人的经历里都有时代的内涵,任何人的经历总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发生的,这个时代背景往往是最有“含金量”的。时代就是环境,人的塑造和环境有直接关系,从一定程度说,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尤其是人物的命运,和时代有直接联系。张志琴老师的儿子之所以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除了小时候的贫困生活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再就是他有工作上的努力勤奋敬业经历外,最重要的就是儿子遇上了改革开放这个好时代,就像人们常说的“时代出英雄”一样,时代也造就先进模范。是改革开放的好时代,造就了儿子的成功。

另外,除《我的特别生日》《我的儿子》之外,张志琴老师创作的,描写老城社区主任马海秀先进事迹的《最美女村官演绎精彩人生》、描写鲁家台社区退休老党员鲁延安模范事迹的《坦荡人生一路走来》两文,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发展、环节上的延续等方面,也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借鉴学习。

与此同时,张志琴老师的这本诗文集,描写人物和事件文章里的人物、事件的细节描写,勾勒的也不错。人物形象细腻传神,性格真实鲜明;故事情节生动、作品内涵丰富,让读者印象深刻;生动的细节描写,折射了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

以上,只是自己的粗浅之见,不足及欠缺之处,多多指正。

最美不过夕阳红,笔耕不辍见精神。最后,我和众多的文友一样,期待着,期待张志琴老师下一部新的作品问世。

完稿于2017年12月25日---30日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