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赏析之四十六 《西江月》(梅)
西 江 月
梅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篇词作于绍圣三年(1096)十月。是东坡以惠州梅花比喻爱妾朝云而写的悼亡之作,朝云逝于当年的七月,葬于八月,十月苏轼见梅花开而写此词。
绍圣元年(1094),苏轼以近六十岁的高龄,再次从定州被贬往惠州,那个瘴雾弥漫的边远小城,内心的悲哀可想而知。不离不弃千里迢迢追随他而去的是那个弱女子朝云,此时他们在惠州已生活了三年。
枝干如玉,莹润光洁,生活在瘴疠之乡依然洒脱、自安,亭亭玉立有如仙姿。这是词的上篇,即是写惠州的梅花,更是给梅花赋予了人的情感,以花喻人。梅花的风姿感动了海里的神仙,他时常派遣珍禽倒挂子去探望梅花,绿毛红喙,小巧玲珑的倒挂子就像一只小小的凤凰,栖息在梅树枝头。这个神话故事烘托了梅的高贵,也使静态的梅花有了动感,梅树更加生动美丽。
下篇以人比花,天生丽质,无需铅华“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惠州有一种花瓣呈红色的梅花,《冷斋夜话》卷一0《岭外梅花》记载,“其花几类桃花之色,而唇红香著”,庄绰《鸡肋篇》曾登载苏轼的这篇词,谓岭南“梅花叶四周皆红,故有洗妆之句”,意思是说,梅花谢了,但梅叶仍有红色,东坡将朝云的天然红唇比作花开花谢,不褪红色的梅花。下篇末两句是这篇词最重要的,他点明这是一篇怀念朝云的词。“晓”与“朝”都有“早晨”的意思,“晓云”即是指“朝云”,“高情已逐晓云空”,是说情操高尚的梅花已随着朝云的离去而失了神韵,一片空无,这世上也再无人可比梅花,极尽伤心哀悼之意。宋人傅幹的《注坡词》刊载的这篇词,有东坡的自跋:“诗人王昌龄作梅花诗。南海有珍禽,名倒挂子,绿色,如鹦鹉而小。惠州多梅花,故作此词。”王昌龄的《梅诗》原作已查不到了,现在引用的是这么两句“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是说,在梦中将梅花认成了繁茂如云的梨花。东坡写“不与梨花同梦”,意思是,尽管高洁的梅花已随朝云去了,但是梅花的形象、品性已深印在脑海中,即使是在朦朦胧胧的梦中也不会如王昌龄将梅花错认作梨花。这篇词中朝云是梅花,梅花即是朝云,不会错认梅花,是说朝云对于东坡的刻骨铭心。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