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专找苦命人
厄运专找苦命人
(沈阳 闫应科)
清末甲午战争后期,闫得胜因战斗失利、代人受过被斩杀,飞来横祸,犹如晴天霹雳。这消息迅速传到他的家乡,紧接着,厄运接踵而至,祸事接二连三,其家人也未能幸免,以致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被杀事件经过。甲午战争失败后,被朝廷下令斩杀的清军将领有二个海军,一个陆军。其中陆军将领就是参加威海卫之战的山东泰靖左营(兼统精健营)管带副将闫得胜,以战斗失利为由追责,于1895年1月29日(正月初四日)被斩杀。
据威海孙建军“寻找孙万林斩杀闫得胜处”文章介绍:山东省牟平县姜格庄镇峒岭村一个八十六岁王德伟老大爷从他的长辈那里听来的故事,有关闫得胜被斩杀的地点与经过。孙万林统领住在峒岭村的大房子,闫得胜统领住在村南一里地的“护国龙湾寺”里。孙统领在寺的后面将闫统领杀头了。
籍贯及出生地。据闫桥族谱记载:“始祖世贤 字希圣 贡生 山西太原人 于明朝初年迁至洪洞县后 又徒迁江南亳州闫家集”;居住地老闫桥,位于利辛县城正北12公里处,涡利公路和车辙沟的西侧。
始迁祖闫世贤是明朝初年前两次移民的其中一批,时间分别是1373年9月和1376年11月(有可能是第一批)。在明代有史料记载的移民18批次,只有前两次是迁往凤阳府(当时亳州隶属凤阳府辖)的,尤其是第一次,还特别注明是淮河以北各地。闫世贤的坟墓(民间俗称“来祖坟”)埋葬在老闫桥村,现已被周围的民房包围,位于村屯之中。
经考证:闫得胜是老闫桥世贤家族第16世,出生年月及何时从军不详。其父闫如俊,清光绪年间秀才,四个儿子分别是得胜(妻刘氏,无子嗣)、好德、好文、好义。
参与反清起义。据《利辛县志》第二十二章“1965—1985人物”(474页)记载:闫好文(1880-1899),字广远,号梦周,西潘楼镇闫桥人。闫好文出身塾书之家,其父闫如俊,清光绪年间秀才,反清思想强烈,在本村开办学堂,反清情绪时常溢于言表。闫好文随父就读,深受其思想影响。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刘朝栋等在涡阳曹市集聚众起义,涡河南北饥民纷纷响应。闫好文得知刘朝栋起义消息后,与同窗好友串联50余人,竖起“替天行道,杀富济贫”大旗举义,两三天内,有数百人加入义军队伍,义军占领闫集,在腊月初八拟与阚疃义军联合作战,行至佛镇集南郝庄,遭团练包围,因内奸策应,队伍大乱,遂溃散而败。闫好文逃出十余里被捕,被绑回闫集,次日杀害于集西瓢儿坑。
亲人为其鸣冤。据闫桥族谱记载:闫好文生卒时间是1880—1899年,与民间传言他被杀害的时候十九岁完全一致,应为参加清光绪年间的“刘朝栋起义”被剿杀。闫得胜、闫好文相继被杀后,其父闫如俊及家人伤心欲绝,欲哭无泪,上告无门,据传说有人出主意让他到涡阳县县衙去上访,申冤告状。当闫如俊走到江集北边不远处,死在上访的途中(死因不详)。据闫如俊之弟闫如韬的后人介绍:清末闫好文参加聚众起义反清失败,闫好文、闫如俊相继被害后,其叔闫如韬整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于是举家逃亡,投奔葛桥村亲戚家定居,躲避祸乱。
还原历史真相。历经一年多艰苦搜寻,闫得胜被冤杀一案终于找到证据,案件性质可为代人受过的冤案。威海广播电视台播出的一则短片,可为其正名。威海传媒(威海广播电视台和刘公岛管委会联合制作)“今晚播报”栏目《甲午记忆》之18“闫得胜被杀之惑”,节目时长6分7秒,播出时间是8月20日(年份不详,可能是2023年)。
该节目详述此案来龙去脉,还原历史真相,其观点认为真正临阵脱逃之人是李楹。李楹是山东巡抚李秉衡上任提拔的“福字营”统领,如果杀他,李秉衡巡抚有用人不当之责。孙万林属于北洋系友军,并且是经李秉衡巡抚派遣的部队,也不能杀。所以,只能用闫得胜这个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背锅侠”顶罪。此后,朝廷再次复查此案,孙万林被革职。看完威海广播电视台这个短片,方知本案之真相——闫得胜实为代人受过。
“经年尘土满征衣,家乡未见回头人。沧桑百年今何在,魂归故里无处寻?”闫得胜先辈,您在哪里?不知何时魂归故里,回到家乡!
——谨以此文遥祭那位英年早逝、无辜罹难的闫氏族人!
作者简介:闫应科,安徽亳州利辛县人,从第二炮兵后勤部转业到沈阳市公安局,三级警监,大学本科学历,军警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主编团史、校史、军农生产史等三部文献类书籍,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部队军史馆多家收藏。
评论[7条]
更多>风霜雪雨卧寒池。
借得人间二两墨,
错把乡愁当相思。
欲哭无泪祭先贤,
荣归冤案昭雪时!
闫应科写於沈阳
李陵碑前泪纷纷,遥望南天思故人。
家族蒙羞魂沉冤,一朝昭雪荣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