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草人文稿之如梦-21上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229 次更新:2023-12-19 举报

读书笔记:草人读书偶记

 

【按:以下笔记中个别节段中可能有个人文字添加成份,在哪?时间久了现在不记得了,总之有不妥的地方望读者谅解。

 

** 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点)、勒(短横)、努(竖)、趯(钩)、策(长横)、掠(长撇)、啄(短撇)、磔(捺)永字八法练好了,基本笔法就算掌握了。

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确用笔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横为策,起笔同短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得力在划末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为磔(zhé),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  临帖有三要:一读,二临,三悟。

一读,就是读帖,要多读,读进去。最好是先读后临,或边读边临;读与临的比例最好是各占一半,或读更多些。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察就是读,只有多读、精读,才能充分领会技法原理和风格特征,才能理解传统书作中字形、字势的天成之趣和笔法运作之妙。察之精,方能拟之似拟就是临。

二临,就是动笔临写,要多临,临得形神俱似。最好是按临帖的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对临对临就是有古无我的临习方法,先求形似得技法,再通过剖析思考求得神似。第二步,默临默临就是在读帖与临帖步步深入的基础上默写帖中字是检验临帖效果与增强记忆的好办法。第三步,意临意临就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融合做到有意取舍,在承接古人意味的同时入自己的灵性,做到“学七抛三”这一环节是为下步创作打基础。

三悟,指领悟。要书家,就要深入挖掘形象思维的潜能,进行主观能力的剖析,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反四、反五,使有所领悟。临书是否真正求得了字内功夫,不是以写字的年限为绝对标准的,也不是以没用脑子而傻临几百遍来衡量的必须以最聪明的脑子,做到功力扎实,循序渐进。

** 临帖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一种获得技法与探索艺术规律的手段,它仅是学书的一个环节。帖临得最好转换不成创作,这种临帖是没有价值的。必须把临帖时所获得的技法和风格的掌握加以活用,做到真正地消化传统,从帖中走出来,走上书道。当然,进入个性的创作并非一朝一夕事,它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 魏碑具有隶意,是由隶向唐楷过渡变化中的书迹。魏碑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承袭汉隶,如果失去这个基本点,也就失去了魏碑的一个重要特征。

** 不同的笔法写出的点画肯定有不同的质感和风格。写北碑多用方笔,写南帖多用圆笔;方笔劲利,圆笔妍雅。用笔要注重线条的质量,结字要注意字形空间的构成。

……疾,就是相对快捷,其线条相对流畅,其风格多为劲利与爽健。涩,就是用笔如遇阻力,表现为慢,其线条如“屋漏痕”,其风格多表现为浑茫与遒劲。

** 临帖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侧重,有的侧重线条,有的侧重结构,有的侧重韵味;有的忠实地临摹以得其法,有的写意地临摹以得其趣,有的通篇临摹以明其章法之理,有的挑字临摹以窥其个性特征,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 从临帖到创作,会面临一个困境的过程,没有困境就没有新境,把自己投入困境中去,陷得越深,会思考得越深,创作出来就越精彩。

在困境阶段,可以取一些非篆非隶,隶楷相间,今草与章草合一的作品来临摹,这样可以放松写字的心态,褪掉些临摹经典时的匠气,另一方面可以将以往所学的各种经典风格在不知不觉中融和起来。至于最后创造出什么风格,全靠自悟,谁也代庖不了。

** 书法的墨法传统,向来不为人们所重视,其实,墨法是丰富线条质感和韵味的一个法门。随着书法独立于实用之外,被当作供欣赏的视觉艺术之后,人们的欣赏是不满足于单一的近乎饱和状态的墨色作为色之一极,它有其无穷的变化——浓墨深沉,淡墨亮丽,枯墨之老辣,渴墨之苍茫,湿墨之润泽,都能丰富书法的意境而耐人寻味。

** 随着文学艺术的精神从贵族转向平民,书法艺术的主流也从帖学(贵族化的)转向碑学(平民化的)。今天的时代外于历史剧变期,平正的审美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出奇冒险的精神需求,奇肆跌宕的风格更加受到欢迎。

** 书家之字理应有其个性,但有所谓的“个性”就不等于即是书家。个性是水到渠成的事,有个性也要有美感,得让人看了舒服,更需蕴含法度。这里就存在着一个侧重问题,有侧重美感法度者,也有强调个性者。……成为名家、大家,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机遇、地位及社会环境,而没有名气的埋没于民间的真书家历代都出现过。

** 十九世纪后,世界各国的政治体制逐渐从专制转向民主,文学艺术的精神也从贵族转向平民。康有为的碑学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千百年来被忽视的秦汉简牍帛书魏晋残纸六朝碑版墓志和造像题记东晋至宋初的敦煌遗书,越来越受到书法界的重视。

** 清以后,人们把取法的眼光从经典转到民间,从法帖转向碑版,从碑学书法中汲取真率、质朴、雅拙、雄肆和奇逸的表现形式。然而,碑版都是正体字,碑派书家主要成就也就是正体,如何在行草中表现出碑意正是当代书家感到困惑的。

**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思想感情不可避免地打时代的烙印,书法艺术也就回避不了时代流行书风书家要想逃避流行书风,结果会把自己逼到死路上去,历史上没有一位大师不是当时流行书风的代表。这时,我们需要去寻求自己作品参照系统,我们的参照系统不能局限于传统书法,更多的是自然、社会和时代的人文精神。

** 经过长期的学问修养,回过头来写字,便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时临摹古人不再拘泥形似,往往取其一点一画,不及其余,作为唯我所需的借鉴与汲取。

** 艺术是自我表现的工具,个性是艺术的灵魂,学习书法一定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但自我不能片面地夸大强调,否则,会教人蔑视传统、目空一切,结果面墙信手、闭门造车,作品怪力乱神、牛头马面。

** 书法史上的历代名家,他们凭藉学识修养和艺术天份,敏锐地把握时代潮流,在民间书法的基础上,对某种风格形式进行加工提炼,使其在点画结体上趋于极致。这种书法风格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在当时再经过多人的附和,便成了权威,并逐渐凝固变为教条和法

** 在章法上,有意识地使局部的字不完美,就是让局部的字富有个性特色,枯或湿,左斜或右倾,这样就会因相互间的对立而产生内在的凝聚力。章法的处理就在于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但要把握好度。

** 过份地修饰点画结体,有损于精神气质的流露,即使最工最美,也难免匠人习气。

** 最近的一些作品,虽然它们仍旧由那么多的字组合而成,但浑然一体,粗细长短、枯湿浓淡和正侧大小的各种对比关系离异地纠缠着,冲突地抢合着,造成一种情势,一种气象,让人唯见神采,不见字形,即使想分析那一个字或那一根线条,也不会去看有没有出处或是不是合乎法度,关注的是各种变形及组合关系,这些作品具有一种画意的创作,具有画意的感受,可取不可取是值得商榷的。

** 古人写字以平正抒发当时社会“温良恭俭让”的伦理观念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的审美理想;今人写字则以造险来表示这个时代自由传奇的精神。

** 创作时要忘记你写的是文字,你看到的只是各种形态不同的点画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把文字理解为若干视觉元素之间的关系组合,有人说这是现代书法的眼光,这种“眼光”是直得商榷的椎。

** 书法艺术要讲究点画线条,墨色、章法等外在形式的美,然而,更富有诱惑力和生命力的是追求神韵和意味等内在精神的美,这需要学养。而神韵和意味是抽象的,文字难以表达。

** 学习经典,既能使学习者打好坚实的基础,取法乎上又能确立正确的参照系统,站得高看得远,而不至于被一时的参照目标所障目。参照标准不高,不去学习经典,将眼界限在当代、当地某一家身上,常常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亏就吃大了,甚至“不得翻身”。

** 书法作为一种技能,分为三个方面:用手、用眼、思维。用手的能力——指笔在手上能挥洒自如;用眼的能力——赏、识辨的能力;思惟的能力——指形象记忆能力、创造能力审美情趣,所谓“才气”、“悟性”实际指的就是这种高层次的艺术思维能力。

** 书法要强调字势的动感,变稳重为跳跃,去拘束而开张,使部聚敛与局部发散,表现出放逸不羁的风格,即所谓正欹相参聚散相融劲健爽朗平淡空明

** 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铭文”)、石文(即石鼓文)、籀文(金文繁化)

狭义大篆则仅指籀文,由于小篆是以此为简化,因此古文记载的大篆通常指籀文。大篆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普遍采用的文字。

** 骨甲文(又称卜辞,单字约4700个,今1700个是商朝(约公元前17—11世纪)应占卜而产生的文字,是在龟甲、兽骨上刻记占卜吉凶的记事卜辞。

**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所谓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 小篆,亦称秦篆”,是秦代通用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2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汉字最终定型隶书为其开端,楷书为其结束。

** 从晋到清,中国书法发展分为二个阶段:晚唐以前为第一阶段(晋到唐);晚唐以后为第二阶段(宋到清);其中晚唐、五代是个过渡时期。

晋代的书法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唐代的书法昌盛,成就大;宋、元、明、清等四代,书法创作处于低谷,但书法理论著作丰富。

** 关于“二王”,祖上就评价很高,称其为“楷法之祖”“书圣”。因为当时历史正处于书法变革转折时期,二王变章草为今草、变隶楷为楷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他们大胆创新书体,变汉以来质朴书风为妍美流便的今体,能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加上武帝开始至唐太宗,历代帝王给予高评价,有的皇帝还号召官员临摹,从而形成书法“学王”风尚

** 弘一大师(李叔同)1937年在南普陀养正院一次讲演中说:“我想了又想,觉得想要写好字,就是要多练习,多看碑,多临帖才对,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写好。诸位或许会说,这是普通的办法,假如要达成最高境界须如何呢?这我就没办再回答你们了。”

弘一师接着说:“曾记得《法华经》有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我便借用这句话,改一个字,那就是‘是字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因为世界上无论哪一种艺术,都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的。记得古时候有位禅宗大师,有一次人家请他上堂说法,当时台下听众很多,他上台后默默地坐了一会,然后说:‘说法已毕。’便下堂了。我觉得最上乘的艺术,可以从佛法中得来,可以从学佛法中研究出来。

** 社会生活中道德评价的失范,价值取向的多元,传统价值与精神境界体系出现裂痕,致使延续千年的书法传统受到怀疑与挑战,经典意义大大消解。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一个完整的意义网络。但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中国人正生活于一个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及文化转型的历史嬗变时期,在外来文化冲击之下,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义世界受到强大的冲击,许多人因此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

** 西方哲学的进入,时尚文化的昌炽,影响到书法领域的便是各种书法现代思潮的不断涌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近现代的西方理论走马灯似地在中国大地轮番演练。于是在这种西方哲学和世俗化大潮冲击之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失去了原在的支配性,以新奇、刺激作为主要特征的时尚文化,以排山倒海之势成为时代的文化潮流。个人化和个性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对书法传统的继承与对艺术审美的终极关怀则日趋淡薄。(下接-21中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