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第十四章 诗情画意 尽归烟雨楼

作者:浦江闲鹤 阅读:336 次更新:2023-11-06 举报

第一节

复审结束后,刘墉命奚同知速调派一队马军,一路护送他与和珅连夜赶往无锡向乾隆皇帝复命。临行前纪晓岚请刘墉稍等片刻,之后将一封厚厚的封好的书信递给刘墉,请他在路过梅村时,务必亲手交给“悦来客栈”的女老板。然后便与奚同知及其所属官员一道,用几辆马车将司马彦老先生及其家人等送回“闻莺小筑”。后面的时间,纪晓岚一直照料在司马彦身边,直到他身体基本康复。

司马彦做梦也没想到这位“天下第一才子”、翰林院大学士,不但语言诙谐、学识渊博,而且在救了他一家乃至整个家族与学子之后,仍以学生之礼礼敬于他,这令他非常感动。当他得知当今皇上已将《四库全书》总编撰官的重任压在了纪晓岚肩上时,当即表示,凡“闻莺书楼”内所有藏书只要对编撰《四库全书》有益,任其挑选带走,绝无二话。司马先生能如此慷慨大方,也大大出乎了纪晓岚的意料,把他感动得一塌糊涂、不能自已,从此二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这日近午时分纪晓岚忽然接到皇上圣旨,要他即刻随传旨官员快马赶到嘉兴南湖见驾,不得有误。纪晓岚不敢怠慢,在辞别了司马先生之后,即刻乘上传旨官员携带的快马,飞速向嘉兴南湖奔去。从西湖到南湖,沿官道也就不足三百里路程,他们乘坐的蒙古高头大马膘肥体壮又快又稳,不到两个时辰就已赶到嘉兴府衙。

乾隆皇帝这些天,无论是在无锡惠山,还是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留园虎丘寒山寺又或是在周庄光福、木渎、同里、甪直等古镇游玩时因为身边缺了纪晓岚,便少了许多情趣,留下许多遗憾。等见到风尘仆仆快马赶来并已累得半死的纪晓岚,又听他讲到伤病已愈的司马先生,心甘情愿将其所藏珍稀图书甚至宋元朝代的孤本、刻本全部捐献给朝廷,更是龙颜大悦,对他奖勉有加。同时也对明天的重登“烟雨楼”充满了期待。

翌日清晨起来,乾隆交代和珅还是以不惊动百姓为宜,着便装前往,在外称呼依旧。除纪晓岚、刘墉等几位文臣之外,再将嘉兴籍老臣钱陈群父子以及嘉兴知府阮春晖带上,午膳就安排在南湖烟雨楼上。和珅遵旨一一照办不在话下。匆匆用过早膳,乾隆一行乘上阮知府为他南巡特地定制的几辆豪华马车,兴冲冲向嘉兴“南湖”而来。当然,那位既聪敏伶俐又喜爱热闹,而且还顶会侍候人的小丫头杏儿则是肯定少不了的。

浙江嘉兴处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以潮、湖、河、海驰誉江南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嘉兴“南湖”在汉代就已形成三国时期称陆渭池,唐代改名“南湖”唐以后又有滮湖”“鸳鸯湖”“马场湖东南湖之称。清顺治七年(1650年),以吴伟业为首的江南士人在嘉兴南湖举行十郡大社,湖上名人云集,连舟百艘,更令嘉兴“南湖”名扬四海

到了“南湖”边,乾隆一行弃车登舟先绕“湖心岛”一周,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来观赏“湖心岛”上,那环绕“烟雨楼”所建“瀛洲胜景”十二景的风貌;然后弃舟登岛,沿岛上幽深的曲径,将此十二景一一细细赏过,这才怡然自得来到名闻天下的“烟雨楼”前。

烟雨楼两层古典建筑,高64.31尺,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壮阔。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得名。后毁于战火遗址无存。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经扩建、重建,逐渐成为颇具规模的江南名楼。

然而就在他们兴冲冲即将步入“烟雨楼”之际,刚才还晴朗朗的天空随着一阵南风刮过忽然飘来几片乌云,紧接着就朦朦胧胧下起雨来。细密的雨丝夹裹在如烟如雾的水汽中斜斜落下,为秀美清幽的“湖心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见此情景,和珅等随行官员不禁有些担心,生怕这场不期而至的细雨会影响到乾隆的兴致。谁知这场细雨非但没有将乾隆的兴致减弱分毫,反而愈加亢奋。只见他快步登上楼来,先望望菱田错综、港汊曲折、碧波泠泠的“南湖”水面,再扫一眼面带忧色的众位臣子,他左手扶着栏杆,右手一挥折扇笑着说道:“什么叫做‘人算不如天算’?爷我祈盼着一个风和日丽、晴朗朗的艳阳天,可是这位司雨的东海龙王唯恐坠了‘烟雨楼’的好名声,偏偏播下这场如烟细雨,让爷切身感受一番烟雨中的‘烟雨楼’之别样风光。和二啊,笔墨侍候!”

和珅连忙上前半步,笑着对乾隆说道:“奴才知道,只要进了这‘烟雨楼’,主子您必定会诗兴大发。主子您向楼内看,府衙的唐师爷早已给您备好了呀!”

乾隆见大厅中央位置摆放了一张宽大的书案,文房四宝已然齐备,就等着他呢,不禁意气风发走了过去。只见他想也不想提笔舔墨挥毫写出一副上联——

“烟雨楼中观烟雨;”写完说道:“爷我这副上联可是典型的宽对,各位不必有诸多讲究,只要对得好就行。不知哪位自告奋勇,先来对上一对?”

和珅这人最大的能耐就是心思活泛、脑子灵光,当他一见到烟雨楼中观烟雨”的句子从乾隆笔下而出,便知道这是皇上触景生情即兴而撰的一副新联。再听得乾隆相问,遂鼓掌高声赞道:“主子好联呐!据奴才所知,这座‘烟雨楼’自五代后晋年间建成,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可从未听说过有哪位帝王或名士在此撰写过如此雅致,且充满浓浓诗情画意的上联。主子乃嘉兴‘南湖’800年历史长河中之第一人也,奴才佩服!真心地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面对主子您这副足可流芳百世的佳联妙句,奴才虽然恼恨自个儿才疏学浅,但无论如何,就算是抛砖引玉也得勉力一对。对得不好,还请主子指教。主子您的上联是——

‘烟雨楼中观烟雨;’奴才的下联是——

‘君王殿上颂君王。’”和珅边念边写出一副下联来。

乾隆一看,从心底里便笑出了声,挥扇说道:“对得不错。哪位再来?”

纪晓岚笑笑对和珅说道:“和二啊,你这副下联虽然对得不错,‘君王’一词也可以算作并列式词组,但‘烟雨楼’是天下名楼,而‘君王殿’一词却眼生得很。不知出自何处啊?”

第二节

面对纪晓岚的挤兑,和珅倒也不恼。虽然他也知道如此对仗多少有些牵强,但只要能讨皇上欢心,让他纪晓岚挤兑一下又有何妨?于是他笑眯眯答道:“老纪,‘君王殿’一词就算我和某疏忽,但‘芬芳殿’你老兄总该不陌生吧?那可是唐代“上阳宫”六大组团其中之一呀!何某就以‘芬芳殿’修改如下——

‘芬芳殿里沐芬芳。’”写完得意地问道:和某这句咋样?”

纪晓岚看后笑笑说道:“不咋样,让我来给你做个示范吧。”说完伸手想要接过他手中毛笔,却被和珅藏在了身后。只听和珅戏谑地说道:“老纪,你想出风头,想在主子及诸位面前显摆你‘天下第一才子’的能耐,没人拦着你。可你也看见了,这里还有钱老先生在,你总该讲点儿礼貌请钱老先生先来吧?再说你要显示自个儿能耐,总该等到最后,在确信无人能对之时,再撰写出一副精妙绝伦的佳联妙句,方能显示出你纪大烟袋超凡脱俗的属对才华。你说是不是啊?又何必急在这一时半会儿呢?”说完撇嘴一笑,然后走到钱陈群面前满脸堆笑地说道:“钱老先生,在这儿就属您老德高望重,理当由您先来。您老请。”说完,恭恭敬敬把笔递在钱陈群面前。

钱陈群虽然已八十出头,却并不糊涂。论年岁的确数他最老,但若论才华官职,则谁都比他高出一大截,见和珅要他先来,连忙摆手推辞。其实和珅也就是做做样子,让纪晓岚出不了风头就成。见钱陈群推辞,便顺水推舟把笔往袁枚手中一塞,笑着说道:“老袁,那就由你先来吧!”

袁枚见和珅已将笔塞在他手中,自然不能退缩。遂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属下就以‘乾坤笔’献丑了。龙爷的上联是——

‘烟雨楼中观烟雨;’属下的下联是——

‘乾坤笔下展乾坤。’”袁枚边念边写出一副下联来。

袁枚话音刚落,就听乾隆赞道:“好一句‘乾坤笔下展乾坤。’‘乾坤笔’出自唐代张祜《读始兴公传》——诗情光日月,笔力动乾坤。此联既恢弘大气又工整贴切,尤其一个‘展’字胜却无数,堪称佳句。还有哪位再来?”

在众人的掌声中刘墉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属下不才,就以春秋战国之时各诸侯国君王都梦想称霸中原为据也来凑上一对。属下的下联是——

‘春秋梦里度春秋。’”刘墉也边念边写出一副下联。

刘墉的下联同样也得到一片热烈掌声。乾隆以扇击掌高声赞道:“对得好!不愧是‘体仁阁大学士,出手就是不凡呐!还有哪位再来?

乾隆话刚说完,就听得纪晓岚在他耳边说道:“龙爷,小丫头杏儿也想凑个热闹,求您恩准。”

乾隆一听高兴地说道:“那还等啥呀?,准了!你老纪就给她代笔吧!”

“属下遵命。”纪晓岚躬身答道。待低声问过杏儿,然后提笔舔墨随后写下一副下联——

“胭脂泪里淌胭脂。”写完把笔一放,然后笑眯眯地站在一旁抽烟。

因为是杏儿的对句,本就惹人注意,偏偏纪晓岚又只写不念,大家便都伸过头来观看。这一看不打紧,结果把包括乾隆在内的所有人全都惊呆了。

袁枚笑着问道:“杏儿,你可知道这‘胭脂泪’的出处?”

杏儿羞怯地答道:“奴婢前年春上听老夫人和令皇贵妃闲聊时说起过这首词,所以记得,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随后轻声念道: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袁枚听完不由伸出大拇指对乾隆赞道:“这小丫头真是了不得。对一般人来讲,听过的东西能过耳不忘已经算是很厉害了,这小丫头不但具有过耳不忘的本领,而且还能触景生情、即景即兴地将其运用到对句之中,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呀!况且她还知道词中的‘胭脂泪’并非指女人的眼泪,而是指鲜艳花被雨水淋过,像是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一样,有‘春花着雨滴红泪之意,这就属于超乎寻常的厉害了。虽然这副下联与上联并不是十分贴切,却也算十分的难能可贵了……”袁枚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此起彼伏的掌声和赞美声给打断了。杏儿听到这么多人在夸她,羞得捂着脸跑出去了。

钱陈群笑着对乾隆说道:“龙爷,就连我大清朝一个小丫头都这么有文采,这可是国运昌隆之祥兆啊,真是可喜可贺!老朽虽然不才……”钱陈群话刚说到这里,却听他重孙悄悄说了一句:“祖爷爷,连一个小丫头都能放胆一对,孙儿又岂能自甘落后?让孙儿也来对上一对!”说完也不等钱陈群同意,径直走到桌前提起笔来轻轻舔几下墨,便在杏儿的对句下面接着写出一副下联来——

“鸳鸯湖里戏鸳鸯。”写完把笔一放,朝乾隆深深鞠了一躬,抱拳说道:“还请龙爷及各位长辈斧正,指教。”

乾隆看后赞道:“又是一位少年英才,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对得很是不错嘛,一笔颜体字也写得四平八稳颇有心得。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啦?你可知道这‘鸳鸯湖’的出处?”

这孩子并不怯生,向乾隆再鞠一躬然后答道:“谢龙爷鼓励。晚生钱文澜,祖爷爷之重孙,今年刚满十五。据晚生所知,‘鸳鸯湖’出处有二——

一)源自民间传说广东阳江有位穷困书生与一富家小姐相恋,小姐家人反对,于是两人相约在阳江的五里湖投湖殉情当地人为了纪念这对恋人,就把五里湖称作鸳鸯湖并流传至今

二)源自康熙年间诗人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之七——

百尺红楼四面窗,石梁一道锁晴江。

自从湖有鸳鸯目,水鸟飞来自定双。

乾隆听后夸道:“果然文如其名,小小年纪就如此博闻强记才华出众,可见你家学之严谨、积学之深厚。好好学习,将来定然前程似锦。钱老先生,你的重孙都已捷足先登,你们父子俩可是落后了呀。”

钱陈群笑着答道:“龙爷的佳联妙句既然让老朽父子有幸遇见又岂肯错过?宋朝诗人蒋祺《又成五言律诗》诗云:神仙三岛景,天地一炉春。老朽就以‘神仙岛’来应对吧。老朽的下联是——

‘神仙岛上做神仙。’老朽才疏学浅,还请龙爷及各位大学士多多赐教。

钱陈群之子钱语如见父亲写完更不迟疑,接过笔来向乾隆及在场诸位鞠了一躬说道:“‘京杭大运河’途经四省及,贯通及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3594里。对我大清朝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巨大作用。在下即以‘京杭河’来应对。请龙爷及各位大学士多多赐教。说着也在下面续上一联——

京杭河畔赋京杭。写完再鞠一躬,然后退回父亲身边。

第三节

乾隆看过呵呵一笑:“到底是书香门第,对句有根有据且词意练达,堪称佳作。”说完,转身对纪晓岚说道:“老纪呀,现在是‘下雨不带帽’,又淋到你的头上啦!你可千万别让爷失望哦!”

“大概差不了多少。龙爷您的上联是——

‘烟雨楼中观烟雨;’属下的下联是——

‘风光画里揽风光。’

纪晓岚写完把笔一放刚想嘬口烟,却被和珅一把拦住。只听他咯咯地笑着对纪晓岚说道:“我说老纪呀,刚才你说我的‘君王殿’看着眼生的很,你的这个‘风光画’我咋也觉得眼生的很呢?从古到今我只听说过有‘山水画’‘风景画’‘花鸟画’‘人物画’‘动物画’等等,却从未听说过有‘风光画’这个绘画题材。合着你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就你一个儿聪明是吧?”

纪晓岚笑着问他:“‘风光如画’这句成语你总该听说过吧?”

和珅也笑着答道:“‘风光如画’是成语不假,却不能作为‘风光画’的出处。既然你喜欢较真儿,那和某也问问你,你这‘风光画’又出自何处啊?”见纪晓岚一直抽烟并不啃声,和珅乐了:“怎么样?没辙了吧?嘬瘪子了吧?既知现在,又何必当初那么较真儿呢?”

纪晓岚转过身来朝他脸上猛喷了一口烟,见他呛得直咳嗽,遂笑着说道:“你真以为我的‘风光画’没有出处?告诉你,宋朝一首七律《送客有感》诗云:

几年不上越王台,独立津亭送客回。

风卷潮声归海去,云排雨势隔江来。

山藏南渡诸陵树,沙涨西兴一岸苔。

秋后风光图画里,栏干十二忆蓬莱。’”

纪晓岚边说边将这首诗写了下来。然后对和珅说道:“和二,你可看仔细了,这首宋诗能不能算作‘风光画’的出处?”

和珅看后闭目想了一想,然后笑着说道:“老纪,我和某虽然比不上你老兄有文采,但宋代诗歌六个不同发展时期,稍微有点儿名气的诗作我都有印象,你笔下这首诗应该不是出自宋代。如果我输了,我和某输你二百两银子;如果你输了,你就输我一百两。怎么样?敢不敢跟我打这个赌?

纪晓岚满不在乎地笑笑说道:“那咱们可得事先讲好,如果你输了,等我去杭州‘汲古斋’旧书店买书时,全部款项由你支付;如果我输了,我就让你以抓阄的方式从我家里拿走一副我收藏的字画。不知你意下如何?”

和珅虽然精明,但他见纪晓岚有意抬高双方赌码,误以为是纪晓岚因心虚而故意诈他,想让他知难而退。他再次看了看这首《送客有感》,笑着说道:“这个赌我和某跟你打定了,有主子为咱俩作证,不怕你纪大烟袋铁齿铜牙耍无赖。现在你说说,你这首诗出自宋朝的哪个时期?哪本诗集?”

“我也不想在这儿跟你废话,等明日咱俩一起去一趟嘉兴先福寺’,就什么都清楚了。反正‘先福寺’离咱们住处也不远,没几步就到了。

和珅一听顿时后悔不迭:“原来你纪晓岚故意隐去僧人释行海的名字,只说宋朝一首七律《送客有感》,让我只在宋朝六个时期的诗集中去回忆这首诗,从而忽略了这个‘雪岑和尚’。主子,他这纯属欺瞒误导,这次打赌不能算数!

纪晓岚笑笑说道:“僧人释行海一生作诗三千余首,南宋理学家、诗人林希逸选取其中二百余首编成《雪岑和尚续集》二卷,数百年来在海内外影响甚广,《送客有感》就是其中之一。你不怨自己记性不好,反倒责怪我欺瞒误导,这不是强词夺理耍无赖又是什么?愿赌服输,龙爷与在场诸位可都看着你呐!

乾隆摇摇头笑着说道:“不就是杭州‘汲古斋’旧书店的几本书钱嘛,至于心疼得像割肉似的?”

“主子您可是不知道,那‘汲古斋’老板可是个出了名的狠角儿呀。对于好书,尤其是珍本、孤本,无论别人要价再高他也肯出;而对于买主,无论你是何人,再高的价他也敢要啊!若真是让他纪大烟袋赢了,那奴才可就惨了呀!”

“和二,你这么说就不公平了吧?假如我输了,我输的可是我自个儿家里的藏品;而我赢了,却纯粹是为我大清国编撰《四库全书》。我的家里穷得叮咚乱响我都舍得,你和珅家里奇珍异宝堆积如山,一丁点儿的买书钱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你又何必这么小家子气呢?”

乾隆将折扇一挥说道:“你们俩就不要再争了,去杭州‘汲古斋’买书的钱你和珅就痛痛快快儿出了吧!现在所有人都已对完,爷就简单点评几句吧。总的来说,各位的下联都对得非常不错,其中三句值得一提——

第一句,老袁的‘乾坤笔下展乾坤’。因为当时他正手握毛笔,纯属即景即兴之作,而且此联与上联心意相通、情景交融,值得一提。

第二句,杏儿的‘胭脂泪里淌胭脂’。老袁刚才说了,虽然她这副下联与上联并不是十分贴切,然而她仅凭两年前在老夫人那里听了一耳朵,就能将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这首词理解得那么透彻,并且还能即景即兴将‘胭脂泪’一词灵活运用到她的对句之中,诚属不易,值得一提。

第三句,就是老纪的‘风光画里揽风光’。因为这‘烟雨楼’本身就是一幅典型的风光画,老纪的下联不但将‘烟雨楼’这幅风光画,‘画在眼底、人在画中’的优美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他的对句纯属另辟蹊径以虚对实,胜过诸位的以实对实,与上联融为一体堪称珠联璧合,值得一提!好了,对句已圆满结束,该坐下来喝喝茶,润润早已发干的喉咙了。杏儿啊,茶水都准备好了吗?”

杏儿跑来笑着道个万福,俏生生答道:“回主子爷的话,奴婢全准备好了,就在爷您身后,这会儿刚好是‘满口茶’,就等着主子爷和各位先生就座呢!”

和珅笑着对乾隆说道:“主子您请,杏儿这小丫头办事儿就是麻利。奴才已经检查过了,茶是奴才从杭州带来的西湖‘龙井’春茶,水是老陆刚差人从惠山送过来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水。杏儿在主子您开始点评的时候,就已亲手将茶水都沏上了,这会儿刚好是‘满口茶’呢。主子您尝一口试试?”

乾隆这会儿正口干的厉害,等回到座位上坐下后呷了一口,顿觉满口生津,不由赞道:“嗯,好茶!各位都坐下尝尝吧!”

大家见乾隆了发话,这才按各自位置坐下,边聊边品起茶来。等茶水斟到第三遍时,钱陈群的重孙钱文澜趁杏儿为他斟茶之际,忽然笑着对杏儿说道:“杏儿姑娘,文澜有一句下联,不知你敢不敢对个上联?”

第四节

“那有啥敢不敢的?”就是不知赢了奖什么?输了又罚什么?”

杏儿话刚说完,钱文澜接口答道:对句输罚背书。

杏儿想也不想笑着说道:“行,就依你,请出句。”

钱文澜捂嘴一笑:“这还不明白吗?‘对句输罚背书。’就是我的出句呀!”他们两人这一问一答调门儿虽然不高,却吸引了桌子上包括乾隆在内所有人的注意。大家饶有兴趣地望着杏儿,看她怎么作答。

杏儿听后先是一愣,接着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笑着问道:“假如你胜了,我输了,你准备罚我背什么书?”

钱文澜笑笑说道:“你是小姑娘,我也不想为难你,就背个《三字经》吧。这可是启蒙读物,再简单不过,总共也就1145个字。”

杏儿也不理会又接着问道:“那……出联胜奖吃甚?

钱文澜得意地说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啥好吃,就奖励啥。请对句!”

杏儿侧身掩口噗嗤一笑,然后也学他刚才的模样和腔调说道:“难道这还不明白吗?‘出联胜奖吃甚?’就是我的对句呀!两句连在一起就是——

出联胜奖吃甚?

对句输罚背书。’你觉得是你输了呢?还是我输了?”

钱文澜听后不由脸上一红。钱陈群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对乾隆说道:“让龙爷见笑了。我这个重孙呐,虽然读过不少书,也很聪明伶俐,就是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这次遇见杏儿姑娘也算他的造化,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免得将来吃大亏。”

纪晓岚笑笑对钱文澜说道:“小兄弟,从你这副六字‘谐音联’来看,你还是很有文采的,只是做人得谦虚,千万不可小瞧他人。就拿你俩这副对联来说,如果杏儿将上联的最后一字换做剩余的‘剩’,她肯定是输了,罚她背‘三字经’对她来说再容易不过;可是作为胜者,你就吃亏了,因为这个‘剩’字指‘剩饭剩菜’,更无其他。杏儿之所以口下留情,那是龙爷家老夫人多年调教的结果,若换做别人,那可就难说了呀!”

钱文澜到底是书香门第有些修养,听了纪晓岚这番话后不但不恼,反而诚恳地向纪晓岚深鞠一躬说道:“学生谨记先生教诲,谢过杏儿姑娘。”得到大家一片赞扬。

钱陈群在谢过纪晓岚和杏儿之后,恭敬地对乾隆说道:“龙爷,在下早就听说您的笔墨丹青天下闻名,不知今日能否劳您大驾赐我嘉兴南湖‘烟雨楼’一幅墨宝,让我嘉兴父老得以世代瞻仰?”

乾隆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大喜功,最爱别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并乐此不疲,钱陈群此话妥妥的就搔在了他的痒处。只见他兴奋地把折扇‘唰’的一合,高声对和珅说道:“和二啊,爷我今儿个高兴,就满足老钱的请求了。笔墨伺候!”

“笔墨宣纸奴才早已备好,就等着主子您挥毫呢!”

乾隆呷了一口茶水,然后一挽袖子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舔墨便在一张四尺生宣上尽情挥洒起来。约一个时辰完毕,顿时博得一片赞叹与喝彩。在满意地舒出一口长气之后,乾隆接过杏儿端来新沏的茶水呷了两口,然后笑着对纪晓岚说道:“老纪呀,现在这幅《嘉兴烟雨楼图》还差一个题跋,爷给你湖柳、花雨、似锦、如烟’八个字,命你写出一副对联;然后再以此图赋诗一首。如果你能写得如爷心中所想所愿,爷我就允准你把它写进这幅图的题跋里,然后再将当年康熙爷亲赐,一直挂在爷我腰上的这块玉佩赏赐给你。就看你纪大烟袋有没有这个造化了。时间为一盏茶功夫,开始吧!”

纪晓岚心里清楚,这是乾隆皇帝对他在司马彦反诗一案上所受委屈、所立功劳给于的一种补偿。他感激地看了乾隆一眼,又望望身边诸位羡慕的眼光,略作构思,先写出一副对联来——

柳如烟,雨如烟,都化作如烟往事;

湖似锦,花似锦,俱铺成似锦前程。

接着在猛抽几口烟后,又写出一首七言诗来——

《题嘉兴烟雨楼》

细雨斜织淡淡烟,疏林小径北楼边。

钓鳌柳惬莺轻唱,放鹤亭幽燕喜穿。

鲤打青荷催细浪,碑腾紫气笼澄岚。

三千秀美迷离景,径向风光画里玄。

纪晓岚写完拱手对乾隆说道:“纪昀交卷,请龙爷……”

和珅是看着纪晓岚写完的,见他要交卷,急忙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嬉笑着说道:“老纪呀,先别忙着交卷。你仔细看看,那句‘鲤打青荷’的‘打’字是不是用得太生硬、太轻率了一点儿?就没有别的更贴切、更优雅的词汇了吗?”

纪晓岚笑着问他:“你还记不记得明朝书法家、文学家祝枝山‘池中荷叶鱼儿伞’的上联?如果记得,那这个‘打’字就不难理解了吧?”

乾隆见和珅把嘴一撇溜到一边儿去了,不禁呵呵一笑对袁枚说道:“老袁,你对纪晓岚这副命题对联和七言诗如何评价?实话实说。”

乾隆这突然一问着实出乎袁枚的意料,好在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只见他想也不想,躬身答道:“属下遵命,先说对联吧。老纪将龙爷八个字的命题一分为二,然后将其分别揉入这副对联的上下联中,可谓构思精巧、布局合理且意境高雅,给人留下对美好前程的无限憧憬,属下认为可得满分。

关于这首七言诗,属下就要多说几句了。北魏曹植七步吟出——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该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二十个字道出了兄弟间自相残杀的悲与愤,才思之敏捷,咏物之形象,堪称千古名作

唐朝史青五步之内吟出——

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摧。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唐玄宗听后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之职。

宋朝寇准七岁时在宾客筵席前,以西岳华山为题赋诗助兴,刚迈三步,一首五言便脱口而出:

只有天上见,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寥寥数语道出了西岳华山雄伟险拔令人拍案叫绝

老纪的《七言·题嘉兴烟雨楼》诗,虽然不敢说可与唐宋名家诗作比肩,但他一步未迈当即成诗,与北魏曹植七步成诗,唐朝史青五步成诗以及宋朝寇准的三步成诗相比,又略胜一筹。在这首诗中值得一提的是颔联钓鳌柳惬莺轻唱’一句,老纪将湖边一丝丝垂柳形象的比作正在钓鳌,其惬意的情态惹得黄莺儿也轻声唱起了歌谣,令人赞叹。尤其是颈联中‘鲤打青荷催细浪’一句,前半句‘鲤打青荷’引用的是明朝文学家祝枝山的名联‘池中荷叶鱼儿伞’,后半句‘催细浪’则是引用宋朝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中的‘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吹’讲。似这样在一副七字联中同时引用两句名人名句的例子,可谓十分罕见。另外尾联中迷离’一词,紧扣首联和题目中‘烟雨’一词,与之形成呼应;而尾联中最后一个‘’字既有‘悬挂’之意,又有‘玄妙’之意,更是为这首诗作生色不少。属下以为,老纪这首诗作无论是在遣词用字、叙景状物上,还是颔联与颈联的对仗上,抑或是首联与尾联的呼应上,都显得那么生动、形象,犹如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没有一丝矫揉造作,较完美地诠释了龙爷的《嘉兴烟雨楼图》,不愧我大清‘第一才子’之称号。

袁枚的点评得到了包括乾隆在内所有人的称赞。乾隆当即从腰间解下那块康熙爷当年亲赐的玉佩,当众赐予了纪晓岚。纪晓岚连忙跪下磕头谢恩。

上一篇: 繁星璀璨 照亮前程

下一篇: 我也老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