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是一门最深奥的学问
做人,是一门最深奥的学问【散文】
文/王世杰
做人不易,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许有人不解,会问做人到底有多难?当耐着性子读完下面这篇粗浅的文字,也许就会从中悟出一点儿做人的基本道理。
——题记
“人”字仅有一撇一捺支撑着,看似非常简单,却内在最复杂、内涵最多样、负荷最沉重,稍有不慎就会坍塌。所以说做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世间一项最为艰巨的学问“工程”。
既然命运造就我们奔波于茫茫红尘之中,就避免不了要学习、学会和懂得做人的原理,这是游走人生的前提。当然,人生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做人这门学问做得如何。那么,我们要知道人的一辈子就是那么区区数十年光景,能超过百岁的人毕竟是寥寥无几。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具备时间概念,如若有所怠慢或者疏忽,也许转眼已是黄昏,到那时只能把遗憾有朝一日带到另外一个世界。华罗庚先生曾说:“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说明抓紧一切时间去思考、去修炼、去吃苦、去提高、去运作人生,是走向未来的根本保证。我们若想得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首先得让世界看到最优秀的我们。
大脑是指挥一切言行的中枢,思想意识的品位高低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常说积极的思考造就积极的人生,消极的思考造就消极的人生。只有在各个方面努力、付出心血和汗水,便是实现自强的启始。怕吃苦的人吃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吃苦一阵子,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人类社会是由众多人的个体组成,必然就会存在人与人的潜质不同、人与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人与人的思想意识不同,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性、不一样的人品、不一样的人生,使人充满了多面性和复杂性。如果每一个人的想法和做法都相互一致,那就不是实际中的人类社会了。正像有人将人归纳为靠本领生存的是浑人、靠欲望生存的是俗人、靠情感生存的是凡人、靠信念生存的是贤人、靠智慧生存的是达人、靠灵魂生存的是圣人这么几种,不能不说见解之独到。还有人以为,有的人似荷,只能远观;有的人如茶,可以慢慢品;有的人像风,不必在意;有的人是树,值得依靠。那么想想,我们应该成为哪一种人呢?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奋斗,不是征服而是努力拼搏。如果总是生活在昏昏噩噩之中,不注重思想境界的提升,看不到机遇就在眼前,也就不存在什么理想、愿望、丰盈和成功了。成功需要有心,需要把握,更需要成本。时间就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生活已经告诉我们,有的路要脚去走,有的路要心去走,有的路要靠信念去走;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所以看起来是路伸展在面前,可实际上是心扑腾在路上。人生,就是学习走路的过程;做人,就是走路过程中的最大课题。使人成长的不是岁月,是实实在在的经历。
人常说人生难,做人更难,不能不说是一句大实话。生活绝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也可能会有跌宕起伏。挫折其实并不都是坏事,也许是走向成功的前兆;逆境并不可怕,而是脱胎换骨的机会,虽然过程许有痛苦,但可以成就更完美的自我。成功并不在于别人在努力我也在努力,而是在于别人停下来时我仍在继续努力。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会明白奋斗就是每天都难,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容易,可一年比一年更加艰难。说到如何能够成功,其实并不复杂而很简单,就是当坚持不住的时候,咬紧牙关再去坚持一把。
做人要有自信而不自傲,果断而不武断,严谨而不拘谨,知足而不满足,平常而不平庸,随和而不随便,放松而不放纵,认真而不较真。这方方面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易事,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得来。做人就跟解一道深奥的难题一样,如果知难而不放弃,敢于和情愿去努力,答案就会离得越来越近,过程就是享受,否则就会在茫然和无为中让时光从指缝悄悄溜掉,过程就是一种痛苦。
走在人生的路上,没有向往和目标,就等于是在瞎撞;有向往和目标但不切合实际,就等于自找烦恼和困惑。人的忧心往往在于总是去拼命渴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却不去珍惜那些已经拥有的美好。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往往会过高地估价自己的能力,常常去做失败的帮凶。大千世界,人头攒动,因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所以发生什么样的状况都有可能,见多就不为怪了。
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那么就免不了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冲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助。只有做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平等相待、和平共处,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每个人才可能有发展、进取、收获的良好环境。喜欢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我从你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一个人越聪明、越善良、越真诚,他在别人身上看到的美德就越多;而一个人越愚蠢、越阴冷、越恶毒,他在别人身上看到的缺点就越多。当然,过度地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是对自己的不认同。做人可以低头,但绝不可以折腰。倘若每做一件事都在纠葛于考虑“别人怎么看”时,那其实已经是在放弃自己了。总是生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做人这道题就是这么复杂和沉重,掂量不好就会出错或栽跟头。
对人和事物能看得透的人,处处是生机,反之则处处是困境。每个人都有一段情,或浅或深;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或幻或真。汇集流香的点滴,无论冷暖,静静收藏;悠然岁月的丝缕,无论好坏,默默珍惜。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渐渐减少对事物的欲望;学会让自我常常归零,把每一天都当作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生活中和人生路上的许多失望与哀痛。
古人老早就告诉我们“饱满的麦子都是低头的”,一个真正有内涵、有修养、有自持力的人,不需要处处去显摆自己高于别人,而那些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强的人,往往内心有自卑感、空虚感和虚荣感,需要用别人的不足来找到自己的自信。作为一个要在社会生活中行走的人,这当然是非常不可取的低级修为。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懂得,行远,必先修其近,登高,必先修其低;近不修无以行远路,低不修无以登高山。箴言谨记,道理融通,我们应当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微笑,学会赞扬;我们还应多留财富少留包袱,多留风范少留遗憾,多留稳重少留浅薄,多留经验少留缺陷。更要知道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德,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有人曾说生命的完整,在于宽恕、容忍、等待与爱,如果没有这一切,即是拥有了所有,也是虚无。也就是指出,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关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他人有过不究,于人有恩莫念,爱人先爱己,责人先问心。我们应该懂得,把别人扶上去的时候,自己一定在高处,把别人拉下来的时候,自己一定也在下面。
人生首先应是望远镜,看远;其次是显微镜,看细;再就是放大镜,看透;接下来是太阳镜,看淡;最后是哈哈镜,笑看人生。这样我们就不难悟出,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失败是自大,最大的无知是欺骗,最大的悲哀是妒忌,最大的错误是自弃,最可佩服的是精进,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债务是情债,最大的欣慰是布施,最大的可怜是自卑,最大的罪过是自欺。
生活在经济社会里,对人最大的诱惑不排除钱是其中之一。人不能没有钱,但不能只为钱而活着。钱能成就人,也能毁掉人;钱能让人变得糊涂,也能让人变得清醒;钱能使人富得流油,也能使人倾家荡产;钱能让人名扬天下,也能让人遗臭万年。把钱看得太重的人,那是被私欲浸湿了脑子;只为钱活着的人,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家庭也不能例外,夫妻之间如果过多地在钱上动脑筋,那这个婚姻注定会变颜色了。有人说过,你若富得眼睛里只有钱,就算要孤老终生,我也绝不苟且选择你;你若穷得心里只剩下了我,即便有九九八十一难齐阻挠,我也义无反顾地跟随你。正是这样,不分你我,相濡以沫,是白头偕老的法宝。大凡许多家庭走向破裂,多是因钱在作祟。我们知道,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自私。因为人只有在爱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别人付出,一旦没有了爱,整天想到的只有自己。只有把金钱看淡,把情意看重,婚姻家庭就不难维续。同时,生活早就告诉我们,爱不是朝夕相伴,不是银钱簇拥,而是清心无私和风雨同舟。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说穿了这样的人大多都是因为一己“面子”、更确切一点是钱在左右了自己的灵魂。有的人为了出人头地和在人群中有面子,也许就会在经济运作中放弃做人的底线,而最终丢失了面子。我们要说,面子并不是完全可以要由金钱来获取,争得面子的途径有很多很多。有人说向上生长的生命,才能与阳光对接。只要心地纯净,低头做事,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人,那么你的面子自然就会映入众人的眼帘。钱,面子,当然要有,没有面子的人生,也是一种不幸。但绝不能让“面子”左右了自己的思想与心灵。记得有人说过,当你可以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那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换回你的面子的时候,那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用面子可以赚到钱的时候,那说明你已经很社会了;当你还站在那里闲扯、只爱所谓的面子的时候,那说明你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
优雅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一种人生阅历,淡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生活沉淀,成功做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一种超越。说到天东地西,终归一句话,那就是做人的学问做得精到,距离实现人生梦想可能就不远了,如若做人的学问做得一塌糊涂,那么人生梦想可能就是一缕缥缈的烟云,会离得越来越远。
2019.10.17.即笔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西安市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洛滨文学》总编;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文学》《诗刊》《农民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国农机安全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延安日报》《人民网》《中国作家网》《丝路金融文学网》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因被转载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
上一篇: 让心态简单和轻松起来
下一篇: 种恩田,通福脉,种福田,通慧脉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