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珍贵的鸵鸟肉

作者:黄泽宁 阅读:323 次更新:2023-10-10 举报

    清晨,我在小区里练。

 “铃……”口袋里的手机响起,我停止了晨练,掏出手机接听,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是弄光村阿今天是中秋节,今早我杀了一只鸵鸟到集市上去卖,留得几斤给您。您在家吗?我到县里来看您了。”我谢意道:“留着自己吃吧,我家已买有鸡肉的。”“鸡肉经常得吃,鸵鸟肉少得吃,而我已坐车到路上了。”阿克执意着说。好的,你过来吧,我在家等你打完了电话,我不再晨练,回到家洗好凉,坐在沙发上等候阿克,脑子里涌现出阿克的影子……

 2018年5月,单位派我到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作驻村工作队员,阿克是村里一名身残志坚的贫困户。

 阿克出生第二年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小时候病很重,到走路的年龄还是用手脚爬地,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辗转了县内外几个医院进行救治,但他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1990年,阿克转到市里的医院治疗,病情才有了好转,虽然不能直立行走,但能驼着背缓慢迈步。

 阿克坚持读完初中毕业后就不再升学,因为那年他家正好分家,母亲和二哥心疼他就把他分在一起。打那以后,阿克就陪着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辛地劳作,过着平淡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二哥和母亲相续去世,家里只剩下孤零零的阿克,他情绪一度低落,生活看不到希望,迷迷糊糊地过着日子。

 2016年,弄光村正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精准识别,阿克被评为因残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党的扶贫政策像春风一般拂暖他的心,将他从低迷的生活中拉了回来。他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凭着自己的才干,因地制宜,用政府补贴的“以奖代补”资金办起了小型养猪场,办起了小卖部。阿克精打细算,统筹规划,将养猪作为主业,小卖部作为副业,每天都不停奔忙。生猪养殖是技术活,他时常请乡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下来指导,慢慢学会了养猪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单凭养殖业这一项收入,2018阿克实现了脱贫,村里人都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铃……” 门铃响了。

 我打开了大门,阿满面笑容:好啊”“好,进屋进屋。”我迎着阿克说道,他迈着一高一低的步伐进了屋

 这是今早刚杀的鸵鸟肉,拿点来给您尝尝进屋后,阿克将一个装有三斤左右鸵鸟肉的黑色塑料袋递到我面前。

 我接过这鸵鸟肉,它超乎万斤之重,它浓缩了阿克的情和意,我的眼睛湿润了,脑海里浮现了扶贫驻村工作时的情景:那一幕幕与群众朝夕相处,那一幕幕走访入户,那一幕幕参与田间劳作,那一幕幕解决民忧………我把自己从思绪中拉回,将黑塑料袋放在茶几上,招呼阿坐下。

 “村里古树下盘息的老人们都健康吧?”“去瑶娘亭的路铺水泥了吗?”“我们的光棍兄弟都有老婆了吧?”“阿克你有小孩了吗?”……我兴奋地一口气问个饱。“都有实现,都有实现。”阿也一一回答,听了他暖心的答语,我心里蜜一样的甜。

 “乡村振兴这些年,你又做出哪些产业呀?”我迫不及待地问阿克。

 “我现在建有庭院经济了,在家后院鸵鸟、鸡和鸭,一年单卖鸵鸟我就有不少收入啦! 阿克两眼眯成一条线,高兴地说到,我除了这养殖业外,还种植有杉木,感谢党的好政策每年还得种养补贴乡村振兴的今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了。

 坐了好一会儿,阿说有事要回去了,我给他鸵鸟肉的钱,极力挽留他吃饭,他没有依。

 送走阿,我回到茶几边坐下,望着眼前装着鸵鸟肉的黑塑料袋看到阿克的身影不再是残疾,而是顽强不屈、百折不挠、催人奋进的身影。

作者简介:黄泽宁,1970年出生,壮族,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就职于田林县教育局,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网》《中国文明网》《广西文明网》《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右江日报》《百色新闻网》及《三月三》杂志等。

上一篇: 秋 满 乡 野

下一篇: 曹村-曹豳-5-林初兴编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