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喝酒和品酒

作者:罗里宁 阅读:353 次更新:2023-10-09 举报

  喝酒和品酒,一“喝”,一“品”,意思大不相同,“喝”俗“品”雅,是它们的区别所在。喝酒容易,仰起勃,贯进喉,使劲往肚子里吞就行了,品酒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一定的味觉能力。听一位烟酒公司的经理讲过,有年春节,有位老人到他们那儿买了瓶贵州茅台,要让家人品尝一下这驰名中外的“神品”,刚喝了一小口,感到有点焦糊味,就认定这是假酒,跑到烟酒公司那儿索赔,烟酒公司解释了,酱、窖、粮、酸、苦、焦,是茅台酱香特有的层次感,可这位老人不听,坚持要索赔,最后闹到省城去鉴定,鉴定结果是真酒,这位老人只能悻悻而去,也不知道那瓶酒他们后来喝还是不喝。又听人说,以前没那么严格,有发达地区到贫困地区扶贫,后者以茅台酒待之,酒酣猜码时,有输者偷偷倒掉杯中酒,被客人发现,暗中数数,每次以“又去了二十元”念叨,成为茶余饭后一时的“佳话”,影响很不好:没想到贫困地区,还能这样喝茅台。——现在喝茅台,可是个大事情,一些当官的,一不小心就栽到这酒里头了,而且收的喝的还不一定是真酒。我还是个小青年时,贵州茅台四元一瓶,后来升到八元,以后又慢慢升,也不十分贵,刚开始学喝酒时还可以喝一点。

  年纪轻轻就喝酒,肯定不好。只是有个战友,在汽车站当司机——你可别小瞧这当司机的,那时候司机、医生、电影院售票员等一类职业,可吃香咧,司机收入,也比其它行业要高出一些。这位司机战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会品酒,且品的都是高度酒——我们对高度酒的定义,就是瓶装酒。这个定义,是非常准确的。其时瓶装酒,大部分都是五十二、五十三度,不像后来,什么度数都有。喝高度酒在当时,也是很特别的,因为大部分的人,喝的都是农家自酿的米酒,二十度左右,我们就叫它低度酒。

  战友的职业是好职业,他未婚妻的职业也不差,是糖烟酒公司一个门市部的经理。那年代好烟好酒不多,年节时候有一点,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点特权其实也不算特权,名烟名酒在当时就是放开,也没多少人去买,买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有条件的,该留的就留出一些,其它的就自家人优先购买,有时候也会帮朋友买一些,因此我们聚在一起时,就常有一点好酒用来品尝。所谓品酒,我们的做法是,每次拿出三样,每样喝一小杯,然后就是“品头论足”,酱香浓香清香兼香,各自都有什么特点,这个跟那个比,又有什么不同,如此等等,当然都是胡说八道的多,却也把八大名酒、十大名酒都品尝过了,也练就了一点辨别真假名酒的本领,以后流行公款吃喝,酒也贵了,假酒也多了,自己也少喝了。过去喝真名酒,除了茅台和五粮液贵一点,其它都只有十块八块一瓶,我请客常用的一款习水大曲,就在单位对面一个小卖部那儿买,三块八一瓶,酒质很好。酒业改造升级时,酒普遍提价了,在一个乡镇的一个小卖部那里,司机战友看到一批卖不出去的老款泸州老窖头曲,八块钱一瓶,一共三件,就全都买了,也把小卖部那个店主给高兴坏了——新款的泸州老窖头曲,已经卖到几十块一瓶。

  爱品酒的那位战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调到广东顺德去,就没有机会再和他一起品酒,有次路过那儿,他还拿出一瓶泸州老窖大曲老酒来招待我,一起重温了一次过去的味道。

  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还有没有像我们过去那样的品酒,只是有两个朋友,一个好酱香,一个好清香,好酱香的专好茅台嫡系的,如王子迎宾一类,好清香的专好北京二锅头,如京都牛栏山二锅头一类,各说各的好,却又总是大口的喝,不是小口的品,不知道他们都领悟到酱香清香各自的好,都好在哪里了没有。

上一篇: 中秋月里的思念

下一篇: 暮年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