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湘潭民俗风情概说》序

作者:楚国良 阅读:433 次更新:2023-09-27 举报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湘潭民俗风情概说》序

赵志超


  湘潭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俗文化绚丽多姿、底蕴深厚。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湘潭境内的先民就开始定居和炊煮熟食。原始社会末期,湘潭主要为蛮、越聚居区。商周时代,属于“荆蛮”之地。战国时属楚国。公元621年,唐置潭州,湘潭归其统辖。749年,湘潭属衡州衡阳郡。806年,改属潭州长沙郡,宋、元皆沿之。1295年,湘潭升为州,属天临路。明时,降州为县,属长沙府,清沿之。1949年8月,湘潭和平解放,湘潭县属长沙专区。1983年7月,湘潭地、市合并。几经变迁,湘潭市现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面积5015平方公里,人口287万。

《湘潭民俗风情概说》序《湘潭民俗风情概说》序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资源,民俗在民间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又称为传统文化,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包括民俗及日常生活。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民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民俗学是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社会学科,它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如今,各地、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高校则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学科,将民俗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的凝聚力。《荀子・强国》篇中说:“入境,观其风俗。”《管子・正世》记载:“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民俗,就在于约定俗成,能够规范集体行为,并使他们通过这种行为把人们维系起来。所以说,民俗是自然的默守,是亲情与世情的纽带,是文化基因的传承。
  湘潭自古乃苗蛮之地,民俗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湘潭各地民风民俗异彩纷呈,耐人寻味。早在远古时代,湘潭境内已有人类活动,留下了原始社会的踪迹。根据地下文物发掘证明,距今约15万年前,湘潭土著居民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旧志记载,自唐至清,兵乱迭起,特别是每次改朝换代,战事无不波及湘潭,尤以元末明初之劫为最。劫后十室九空,只得移民入潭,以实其地。湘潭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演绎出特有的地域文化与民俗事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潭民俗文化。
  湘潭历史上长期处于吴文化与楚文化交融之地,社会动荡与民间交往频仍,民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十分明显,不同地区的风俗在共性之外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湘潭民风剽悍,崇文尚武,豪侠仗义,代代传承忠孝礼义之风与耕读传家之俗。老莱子莱衣起舞,周昭王南征遇水而没,许旌阳斩蛟于昭潭,陶侃垂钓陶公潭,褚遂良题书“大唐兴寺”,杜甫“终是老湘潭”,刘锜挂甲昭山,陈孝子埋身母墓,何腾蛟被杀流叶桥,秋瑾壮烈殉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古老传说,也留下了不少沧桑庙宇。士风崇尚儒术,究心经史,相率讲礼乐,文庙祭孔音乐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舞龙灯、赛龙舟、踩高跷蔚然成风,娱乐有节,俗尚近古。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载体,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俗活动,造就了人民开放包容、永不服输、敢于创新的精神。这些特色文化都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源泉、重要载体和鲜活素材,唯有不断挖掘、凝练和传承,才能使之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
  民俗学与文艺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创作已有40多年,从事民间文艺与民俗研究也可说有40多年了,虽然还没有出版过关于民间文艺方面的专著,但我所出版的30多部著作,每一部都离不开湘潭这个大背景,离不开湘潭这片沃土所赐予的丰富养料,当然也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浸染和民间文艺的熏陶。
  我从小对民间文艺很感兴趣,喜欢大人讲那些古老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参加工作后,接触到许多人,了解到湘潭一些独特的民风民俗,对民俗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先后参加了市、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并担任过一届湘潭市民俗文化学会理事长,组织会员开展过一些活动,写过一些民俗文章,搜集整理过一些民间故事;也曾打算系统研究湘潭民俗并写一部专著,但终因冗务缠身,始终未能如愿。不过,这为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诸如《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毛泽东一家人》《湘潭人物皕咏》《湘潭风物皕咏》《吃在湘潭》《味蕾上的湘潭》《香约湘潭》《中华民俗皕咏》等专著,便涉及诸多民俗风情,亦得益于本人早年对民俗资料的积累及民间文艺的研究。
  民间文艺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人民大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歇后语、对联及雕刻、剪纸、插花等民间工艺,包罗万象,是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努力传承,发扬光大。民间文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群众参与度高;尤其是知识性强、涉及面广,可谓博大精深。从事民间文艺大有可为。让我一直感到欣慰和敬佩的是,在中国、在湖南、在湘潭有这样一批深入现实生活、扎根基层百姓、守护精神家园、潜心研究民俗文化的人,他们经年累月的辛勤付出,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湘潭市民俗文化研究领域人才辈出,高手如云,身手不凡。诸如湘潭文化界老前辈阳光、唐愍、陈旸、夏振荣、李寿冈、王建章、鄢光润、曾谓等,都是民俗研究大咖;老作家江立仁、贺一鸣、王京山、彭建明、谷静、陈长工、杨永安、李衍湘、陈维昌等,亦是民间文艺高手;当今民俗文化研究者亦大有人在,文鸣、郭兆祥李翠萍、张作奇、楚国良、漆凌云、袁敏、吴渊等,堪称后起之秀。我曾受亲身感受到他们对民俗研究的投入和对民间文艺的执着。
  湘潭民俗文化专家鄢光润先生,湘潭县隐山人,笔名白丁、邑人,曾供职于湘潭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编著有《彭德怀元帅回故乡》《隐山采风》《湘潭人文风物掌故》(与人合编)《湖湘名谱辑要》等。其反映湘潭劳动人民情爱生活的传统山歌《湘潭情歌三百首》,入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馆藏中国书籍目录。鄢光润先生还曾编著过一本《湘潭民俗文化拾遗》,主要介绍湘潭民俗现象,附录个人民俗研究论文,市政协副主席周韶光为之作序。
  湘潭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王建章先生,笔名冷印,曾任湘大民俗民间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九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民俗大全》编委兼湖南卷主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编委、主要撰稿人,中国《民间故事选刊》顾问,在《中国新文艺大系》《民族文学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篇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其弟子漆凌云,2001年6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民间故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主讲民俗学导论、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文学人类学名著选读等课程。曾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民间文学教程》。现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湘潭吴氏纸影戏传人吴升平,雨湖区鹤岭镇方石村人,1937年生,是目前硕果仅存的湘潭老艺人之一。湘潭吴氏纸影戏由元末官翰林直学士吴伯清首创,历经数百年发展,形成吴氏代代相传的影偶道具制作、影戏表演、器乐演奏等整套纸影戏技艺。吴升平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执着追求民间纸影艺术,出版过《湘潭纸影戏》等多部专著。其孙吴渊,深受乃祖熏陶,从小热爱纸影戏,长大后亦业纸影。现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市政协委员。吴氏纸影薪火传承,后继有人。
  在当今湘潭从事民俗研究的专家中,楚国良先生算是“白领阶层”中颇有建树的一位。
  楚国良,湘潭县郭家桥人,多年从事新闻报道、政策研究和党建教育等工作,湘潭市委党校四级调研员退休,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也是一位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史专家。近些年来,他一直沉浸在读书、买书、藏书、写书的“书香岁月”。
  在我的印象当中,国良先生以“快”字著称。在性格上,他快人快语,讲话直来直去,毫无遮拦,也难免得罪过人,惹来一些非议,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秉性难移;在写作上,他“快刀斩乱麻”,犹如一把“快枪手”,一篇三、五千字的文章一个晚上便“噼里啪啦”地出来了,而且可以接二连三地喷涌而出,让人不得佩服他才思敏捷、精力充沛。
  国良先生写文章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体裁多、题材广。他不仅写散文、评论、通讯,而且写诗词、楹联;不仅写现实人物、新闻事件,而且写历史掌故、风土人情。他好像永远有使不完的力气、写不完的素材,文思泉涌,不时随着笔尖倾泻而出。
  最近,楚国良先生完成了《湘潭民俗风情》一书的写作与修改,并发来电子清样,嘱我作序。我开始有些疑惑,国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民俗了?民俗可是一门冷僻的学问,你一个搞新闻出身,后来转行“吃粉笔灰”的,怎么会对民俗感兴趣?能耐得住这个寂寞吗?仔细一看书稿,他还真有研究,并且很早就开始研究民俗了,还真下了一番功夫。近几年中,经常看到国良有多篇民俗文章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红网文化专栏及《湘潭日报》(湘潭在线)等报纸杂志发表。虽年逾六旬,他仍一如既往地为地方文化深情抒写、热情歌颂,致力于湘潭民俗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而今,楚国良先生这本《湘潭民俗风情》即将问世,这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也了却了许多人的心愿,令人欣慰,可喜可贺!
  《湘潭民俗风情概说》分为《人生礼俗》《岁时节俗》《信仰崇敬》《生活习俗》《社会风情》《乡土文化》六个专题32章,共40多万字、50余幅图片。初稿完成于2017年,近几年进行了大幅度增删,2023年8月修改定稿。该书以保存史料、服务当代、有益后世为目的,从一个新的层面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些即将消逝的文化遗产,力求全面、系统地记述湘潭的民俗传统,从婚丧嫁娶、饮食起居、宗教信仰、交通旅游、地名掌故、方言俚语、农商百业等方面,围绕湘潭的民俗事象来进行描述和评说,不失为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这里有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民俗、顺应四时的生产民俗,还有精妙绝伦的传统工艺、甜美生动的地方语言、多姿多彩的戏曲艺术、妙趣横生的俗语故事、诙谐幽默的民间传说等等,构成了一幅灿烂的湘潭民俗画卷。
  湘潭民俗风情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具有地方特色的龙牌酱油、灯芯糕等特产的加工;过年、打油鼓、赛龙舟、烧宝塔等节庆活动和民间游艺;剃头、弹棉花等手工技艺,都倾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生存的智慧。其次是对平安幸福未来的向往。如粮食、林木种植时的规矩,对禽畜的爱护,农工商各业的忌讳,生诞婚丧中的祭祀等,都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是期盼祛恶避害,享有美满安康生活心愿的反映。三是诚信友爱和行善仗义的道德风范。这在商贾行为和宗族人情交往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湘潭自古为商贸重镇,商人格外注重经商道德。四是崇尚文化,重视教化。湘潭凡稍大的古村落,都有书院或书舍、学堂;祠堂、宅第等建筑中,多见为人处世的格言家训,洋溢着崇文重教的风气。这些习俗,融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和思想观念之中,经相互交流、碰撞、融合,成为世代传承的民俗风情,不仅反映了湘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还显示了湘潭悠久而厚重的人文传统。这些特点,均在《湘潭民俗风情概说》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和彰显,这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民俗文化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民俗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和文化情结,它诗意地栖居在广袤的乡村,我们应该倍加爱惜、保护,使之代代传承,与时俱进,延绵不绝。随着城乡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承载着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活记忆的传统村落加速消亡,让人感到失落。对已经消逝或即将消逝的民俗事象进行记录和研究,显得迫在眉睫。古老的民俗,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结果,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人类生活的智慧。希望国良先生这本书在全面反映湘潭民俗风情的同时,能够给每一位读者启迪和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图景。乡村振兴已经超越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是一个关乎农村产业、生态、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课题。显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流风余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民俗文化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俗文化起源于农耕时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评价标准,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良好的民俗文化,不仅催生了乡村文明,推动了乡村发展,还发挥出了凝聚民心、教化民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善待传统民俗文化,保护老祖宗的“筋骨肉”和“精气神”,让其在传承中迸发出勃勃生机,历久弥新。
  费孝通先生说过:“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唯有重视、挖掘和利用好传统民俗,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守护乡村文化生态,才能够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和不懈的精神动力。
  衡量一本学术著作的价值,除了思想性外,主要看有没有知识性、趣味性、史料性等。而史料性又主要看其有没有创新,有没有新的观点,有没有提供新的资料,而不是拾人牙慧,重复别人观点,或简单罗列、堆砌现成材料。楚国良先生这本《湘潭民俗风情概说》不仅“三性”兼而有之,而且新供了不少新的资料,展现了它的独特价值。基于此,本人愿为之序、乐为之序。

2023年9月13日于莲城耘斋


  (作者赵志超,曾任湘潭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中共湘潭市委原秘书长、二级巡视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诗词研究院副院长。)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