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小城故事”之启迪
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小城故事”之启迪
翟 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抹乡愁,或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般的诗意,或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式的亲切,又或许只是夏日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只是冬夜围炉读书谈心的温暖记忆……。
记得几年前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在确定新型城镇化规划等重大事项时,即已明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涉及面很广,要积极稳妥推进,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点子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鉴此,笔者即联想到了更早时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当时即已特别明确提出:城镇建设水平提高,要达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
可见,中央早已明确的“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确实与“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建设水平提高之所要达到的目标,可谓是如出一辙的。
故此,这就不得不令人有了更多的欣喜和感慨。
海德格尔说:在乡愁所有的言说中,它始终呵护本真的东西,呵护作为居者的人所熟稔的东西。
我们期待更多“记得住乡愁”的城镇,为的是能让我们更加顺利地找到回归乡愁之家的幸福之路。
而且,放眼世界城镇化建设的历史,确实亦不乏依据“记得住乡愁”的理念进行城镇建设,从而使其声名鹊起的范例。
这是一个真实的小城故事——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东北部,有一座叫温斯洛的小城,它建于19世纪80年代。温斯洛位于铁路沿线,是圣塔菲铁路的枢纽,凭借这一优势,它曾繁荣一时。后来,随着火车旅行的衰落和绕过温斯洛的洲际公路的通车,这座城市逐渐被人遗忘。到20世纪70年代,它甚至被人称作“记不住乡愁”的“末日之城”。
一些对温斯洛怀着深厚感情的人不甘心它就这样消亡,他们想尽办法挽救这座小城。
格利菲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当他和几位朋友到达当地一个名叫波塞达的饭店时,他们找到了希望。
波塞达饭店于1929年建成,虽然只有70个房间,却耗资200万美元。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花这么多钱建造饭店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曾是温斯洛的地标性建筑,是当地人的骄傲。随着小城的衰落,波塞达饭店于1957年关门停业。此后的许多年里,饭店里的部分客房成为流浪者的居所,饭店四周杂草丛生。
格利菲斯和他的朋友却从饭店一片衰败的景象中看到了小城的希望和未来。
原来,波塞达饭店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女建筑师玛丽·科尔特,她在美国建筑史上的地位非同寻常。接受设计任务时,她正好60岁,处于设计生涯的巅峰期。
当时,她并没有按照套路设计一座高级豪华的饭店,而是用心选材,努力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让人“记得住乡愁”的艺术品。
玛丽·科尔特最初的设计理念是,让旅行者一走进饭店,就如走进19世纪美国西部一个农场主家一样感到温馨自在。她选用的建筑材料颜色跟温斯洛的土地浑然一体,地板全部用温斯洛本地的石头、砖头、瓦片和橡木铺就,让人感到舒适惬意。客房内部,玛丽·科尔特还要求铺上本地族人制作的地毯,而且还特别鼓励工人在施工时尽可能地在地毯上不断踩踏,为的是带给游客一种怀旧感和归属感。
为了增加饭店建筑自在舒心的氛围,她还大量使用温斯洛丝绣等当地出产的装饰材料,以及风格迥异的温斯洛家具,如来自温斯洛教堂的水壶和从温斯洛市郊收集来的约有200年历史的木柜等。
玛丽·科尔特设计时还考虑到,让客人在房间里可以通过隔音效果很好的窗户,观看外面的风景。因此,饭店客房的窗户被设计得形状、大小各异。透过窗户欣赏飞驰而过的火车,是一种别样的感受。
此外,她还在饭店里设计了图书馆、茶室等多处休闲场所。
如果客人们不愿意待在室内,还可以享用玛丽·科尔特为他们奉献的另一杰作:在饭店附近,有一片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花园。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喷泉、鲜花和树木,还可看到花园垛墙上的枪洞。设计师阅读过大量与温斯洛当地历史有关的书籍,她设计垛墙是为了给温斯洛市民和游客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历史感,让人们回想起几个世纪以前,当地的墨西哥庄园主是怎样利用垛墙保卫温斯洛庄园的。
据说,波塞达饭店在繁盛时期,曾经接待过爱因斯坦、杜鲁门总统、霍华德·休斯等知名人士。
格利菲和他的朋友们面对这个充满艺术感和历史感的饭店,萌生了一种责任感。经过不遗余力的修复,波塞达饭店被列入美国“全国著名古迹名录”。
不久,洛杉矶一位叫阿兰·艾弗尔特的人读到关于波塞达饭店的报道,他驱车到了温斯洛,对小城一见钟情。他相信波塞达饭店能带动温斯洛这座小城的复兴。
阿兰·艾弗尔特首先筹资,买下波塞达饭店。接着,阿兰·艾弗尔特在其艺术家妻子蒂娜的帮助下开始装修饭店。蒂娜是位有心人,她从尘封多年的铁路部门工程档案的微缩胶卷中找出了玛丽·科尔特的原始设计蓝图。通过对比,她发现许多珍贵的东西已经丢失。于是,她四处奔走呼号,连温斯洛的市长也被动员加入寻找队伍,很多物品由此失而复得。
数月后,艾弗尔特成为重建后的波塞尔饭店的第一位客人;几年之后,他与妻子蒂娜一起搬入,把饭店当成了家。
很快,艾弗尔特的合作伙伴丹·鲁切克买下了当地一家被废弃的百货商店,将其改造为温斯洛艺廊。
接着,艾弗尔特夫妇又花费4万美元买下关门多年的温斯洛市电影院,办起了第一届温斯洛电影节。
“记得住乡愁”的重建主旨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连锁反应。
小城再次兴盛。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仅为了参加当地各种具有文化气息的艺术展览、诗歌朗诵会和电影节活动,更为了体验历史,寻找乡愁。
故事是外国的,其中的做法和理念也许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玛丽·科尔特正是因为坚持“记得住乡愁”的设计理念,所以设计的饭店永远不会过时。
格利菲斯和他的助手们沿着“记得住乡愁”的道路执著前行,让波塞达饭店恢复了光彩。
艾弗尔特和他的妻子更是扬起“记得住乡愁”的旗帜,让温斯洛魅力重现。
想起莫言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演讲,题目是《讲故事的人》,从其过世的母亲说起,继而谈到他的学习经历和创作生涯。
在这位文学大师的作品里,到处是几十年前高密东北乡的景象。
对于艺术家来说,乡愁是创作灵感的来源。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乡愁同样寄托着对过往岁月的缅怀。
一个饭店能救活一座城市,靠的是“记得住乡愁”的理念。
而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工作中,倡导“记得住乡愁”的理念,靠的即是立足本地资源、立足本地历史、立足本地发展特色、魂系乡情的“乡愁”。
记得住回归乡愁之家的路,才能守得住“家”的幸福!
我想,此即是该“记得住乡愁”的小城故事给予我们的启迪。
下一篇: 两个结合结硕果,中华现代新文明
评论[6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