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林伯襄:从金寨走出的教育家

作者:胡遵远 阅读:397 次更新:2023-08-09 举报

       

         林伯襄:从金寨走出的教育家


当您走进位于开封市的河南大学校园内,一尊巨大的铜像便会映入您的眼帘。这尊铜像是在河南大学诞生90周年之际,海内外校友在校园里为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河南大学前身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首任校长林伯襄先生重塑的。

林伯襄,1878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镇(当时属河南省商城县)。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主张“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放眼欧美、培育人才。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任职4年中,他广罗有识之士、辛苦经营,培养了大批人才。人们称他是“河南高教第一人”,开启了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先河。

一、苦难童年

林伯襄的父亲林维垣是个秀才,忠厚善良、吃苦耐劳,20岁时开始掌管林氏家庭。1878年,他的大儿子林伯襄出生,时隔一年半,二儿子林仲桓出生,接着,老三、老四、老五、老六相继出生。

林伯襄的父亲去世后在那个生产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林伯襄的母亲一人根本无法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家庭重担大都压在了林伯襄和大弟林仲桓的身上。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贫穷。林伯襄、林仲桓兄弟俩都知道,光靠跟别人借钱只能应付眼前。于是,他们就萌发了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想法,并且立即付诸行动。没几年,辛勤劳作便有了收获,家境开始慢慢地好转起来。

林伯襄的母亲为了把孩子拉扯大,自己省吃俭用,起五更睡半夜地辛勤劳作。历经千辛万苦,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895年,她生了一场大病。于是,她便有了让大儿子早点结婚,让儿媳帮助分担家务的想法。

那年,林伯襄刚17岁,本打算先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去深造几年再结婚的,结果听了母亲这样说,他就放弃了去上海的念头,与一个比自己大4岁的李姓姑娘结了婚,让其帮助母亲料理家中之事。3年后,李氏因生孩子难产,母子双亡。

 二、奋斗青春

当时,清廷腐败、帝国列强入侵,地方政府不重视文化教育发展,整个南溪地区没有一所像样的学堂。林伯襄意识到教育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于是,他就和二弟林仲桓说起在林家十德祠创办一所学堂的打算。他的二弟说:“行,办学是个好事,但是,一要族人同意在祠堂里办,二要有好老师,三要有钱买教具、桌椅板凳。”他弟兄俩商议后,老大去找比他大四岁的叔叔林维镐,林维镐当时就同意了,并表示大力支持。老二到南溪新湾去找比他大四岁的哥林英锺,林英锺也完全同意。

1903年,林伯襄在林氏十德祠创办了“明强学堂”(也称明强小学),取意“明耻所以教战,强身即以兴邦”。当时,他们共同推举叔父林维镐为校长,林英锺为校务,林伯襄、林仲桓任教习。就这样,他们办起了全县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新式学堂。两年后,林伯襄以扫耻、强国、兴邦为已任,考入了上海中国公学。他到上海学习时,常常研读《时务报》《申报》及西方进步书刊,从此开启了民主思想

1908年,林伯襄修学期满返乡,再次任教于明强学堂。此时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以教育兴国为主旨,提倡新学、力主实用。他率先剪去自己的长辫子,以示不为清奴,此时,明强学堂也扩大了招生范围,只要想上学的孩子,不问贫贱,都可以到明强小学上学,鼎盛时,鄂豫皖边区的200多位青少年学生在此读

1910年,河南优级师范缺少教师,林伯襄被聘前往任教,林仲桓大力支持。 19143月29日,明强学堂教师、国会众议院议员林英锺因阻止袁世凯的复辟被暗杀。虽然形势险恶,但是校长林维镐和老师林仲桓始终坚持正常教习。1916年,河南被袁世凯的势力所把持,林伯襄斥之为“倒行逆施”。他想到家乡的明强学堂教师林英锺被暗杀,林维镐校长又经常到省城去议事,家中的明强小学只有林仲桓弟弟一个人任教,于是便称病还乡,在明强学堂6年

在这6年里,他不仅教好了明强学堂的学生,还经常在南至湖北罗田、漆店,东至双河、上码头,东南至古碑、汪家大湾,甚至到河南省光山、潢川、固始、息县一带传授新文化知识,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这期间,到明强小学上过学的和在其它学堂听过林伯襄讲过课的学生,以及那些在不同场合下受过林伯襄影响的人,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革命者和共产党人,比如:周维炯、漆德玮、林承萃、林瑛、林英奎、林英坚等,有的还成为党政军的高级领导,如林维先、林月琴、林英亮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明强小学成了当地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的一个特殊阵地。詹谷堂是金寨地区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也是金寨地区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创始人。1926年,他按照上级要求,返回家乡准备在南溪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认为到明强小学去最有利于开展工作。于是,詹谷堂就找到他的弟弟、和林伯襄住在一个村子的詹生富,向他说明情况。詹生富马上去找校长林维镐,当时林校长到河南省议事去了没在家,他又去找林伯襄的弟弟林仲桓,林仲桓马上答应。因为林仲桓知道詹谷堂21岁中秀才,在河南省固始县任过教,是个好教师。就这样,詹谷堂利用明强小学这块阵地,培养了很多党的积极分子,发展了党的组织,成立了南溪农民协会。

再后来,为了支持周维炯、漆德玮带领的红军队伍,林伯襄、林维镐、林维盈(罗荣桓元帅夫人林月琴的父亲)建议在林氏十德祠成立红军总医院。为此,他们建议将明强学堂移至南溪彭氏祠。

三、光辉人生

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林伯襄被任命为河南省教育司科长。在河南省议长陈善同的推荐支持下,倡导效法欧美,引进西学,谋求富国利民的良方,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1912年4月29日,林伯襄与林维镐、王敬芳、王印川等九人联名在《大中华报》发表“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的倡议,各方群起响应。随后,经河南省都督张镇芳提议,河南省临时议会决定,立即筹办一所主学外语、以派遣赴欧美留学生为主的预备学校。

在当时的河南教育界,林伯襄以诚信笃实著称,他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经河南省议长陈善同举荐,他被任命为预校”第一任校长。择定开封铁塔以南,历代河南乡试重地“河南贡院”东半部为校址。林伯襄主张“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放眼欧美培育人才,建立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旧式教育的开放式大学,开启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

林伯襄上任不到月余,便发布《河南提学司招考留学欧美预科学生广告》,首届设英文科两班,招录体肢健全、语数成绩优异的12至16岁高小毕业生,毕业后择优公费派出欧美各国大学留学,或升学或任教。实际招生140人,超出预计招生人数,最后只得分为三个班。原本担心招不来学生的林校长欣喜地发现,渴望新学的报名者积极踊跃,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大有人在。9月下旬,首届140名新生入学,这所中国近代史上全新的学校在开封古城正式诞生了!

河南留学欧美预校开始确定的学制是4年,后来参照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学制改为5年。因为这种学校当年在国内很少,教学无模式可循,学校的教育主要以西方教育为蓝本。课程设置摆脱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窠臼,外语教学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外语课课时占总课时的30%,西洋史、地理、数学、化学等课程皆用外文原版授课,学生均能用外语会话、作文等。

当年,全国共有3所此类高校,另两所分别是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和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并列为全国留学生培训基地,成为培养出国留学生的摇篮。

冯玉祥继任河南省主席后,应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创办大学的要求,决定从查抄军阀的财产中拨出专款作为创办大学的筹备基金。经河南省议会讨论,决定将学校定名为“中州大学”,委派张鸿烈为筹办专员,随后,正式任命张鸿烈为中州大学校长,以林伯襄创办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州大学。

   1923年3月,中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宣告正式成立,设文、理两科,张鸿烈任校长,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

1927年6月,在冯玉祥的支持下,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1930年8月,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张仲鲁任校长,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信阳、南阳、洛阳、西安、宝鸡等地,虽然图书、资料及仪器损失严重,但仍办学不辍。

1942年,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著名教育家于右任题写校名,自此办学经费有了保障,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六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后经历次变故,于1984年5月确立校名为河南大学,学校由当时的师范院校重新转变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百年岁月的磨砺,在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南大学锻造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铸就了宠辱不惊、沉着稳重的办学风格,成为蔚然屹立于当今中国大学之林中的一所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现代大学。

河南大学精神的形成,不仅归功于历史岁月的千锤百炼,更归功于林伯襄等诸位先贤在艰难环境中的筚路蓝缕、敢为人先。

林伯襄的一生,从事教育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他自己特点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以教育致国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他办教育是以强国为目的,以爱国主义作为教育思想基础。二是重视教师的作用。他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他说:“办学就要办得有个名堂,没有好的教习,学生能学到什么?”为了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付出了巨大心血。三是教学内容力求新颖实用。四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林伯襄在任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长的4年时间里,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建设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出国留学,有的考取国内其他大学继续深造。他们刻苦勤奋,后来大都成为栋梁之才,不少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作家、艺术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1919年第三届英文科的学生黄玉璋,在其《河大回忆录》中写到:“留美学校头两届受林校长影响很大。林校长为人正派,热心校务,听课查斋,对学生要求严格,甚至连脖子纽扣不扣也不放过。他虽不召集学生讲话,但时常和同学交谈,特别着重身教。同学们对他都亲而敬之,从而为留美学校树立了严肃的校风……学生们在林校长的教导下学习踏实,对河南后来的教育、文化诸方面有较好的影响。”

林伯襄在任预备学校校长时,对学生录取严格把关。当时,国民党某师牛师长的儿子不符合入学条件,先生就拒绝其入学,并公开声明“他入学我弃校”,迫使牛师长强行送子入学的计划未能得逞,从而保障了生源的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事后,他作诗云“为官不以将军势,做事当为时代华。”

1922年,林伯襄应河南省教育厅邀请到当时的省会开封工作,任第一科科长,主管教育经费和人事任免,这在有的人看来是个“大肥缺”,可林伯襄在任职期间一尘不染,是出了名的清官。他坚持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整顿全省学堂,实行学校会计独立,并创办“高等学校豫籍学生贷金制”。林伯襄任职期间,除月薪外,另有200元特别公费,他从不私用,即使因公也力求节省。一次,事务人员将修缮校舍留下的木片、刨花送了一些到他家,他却当即派人送回,并告之说:“公私界线要划分清楚,作事务者对此尤当注意。”这个事务人员对别人说:“林老头这样怪,我真没见过!”也有人讥笑他的行为,对此,他曾作一联自解:“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有行耿而介者乐夫。”

与之相反的是,林伯襄却利用职务之便掩护过不少革命青年,其中包括同乡族人、红四方面军著名将领、解放后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的林维先,还有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等。特别感人的是,他还鼓励和支持其子林承萃走上革命道路。

1930年冬,林伯襄的儿子承萃到上海,在中央训练班和中央军委工作,成为职业革命家。1933年被叛徒出卖,遭国民党逮捕,后押往南京。敌人对他用尽酷刑,但他宁死不屈,严守秘密,两个月后被活埋于雨花台乱石丛中,英勇就义时年仅29岁。林承萃为国献身的壮举尘封了16年,直到1949年解放时,林伯襄才得知真相。不少同志对林伯襄老年丧子表示痛惜,每当有人提及此事时,林伯襄总是淡淡地说:“革命是不可能没有牺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伯襄以开明士绅身份被邀请出席河南省各届人民代表大会,并被推选为河南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教厅副厅长。他感慨道:“吾早年曾渴望以教育致国于富强,以科学开启民智,结果事与愿违……今天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我才亲眼看到民智大开,国运蒸蒸日上。”当时的林伯襄已经七十三岁了,但他布衣荆杖,精神振奋,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勤奋工作,为河南的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迁往郑州,林伯襄体力不支,未能随往。1956年11月26日,林伯襄逝世,享年78岁。当时,河南省各界人士怀着巨大的悲痛,络绎不绝地前往开封吊唁林伯襄,特别是河南大学的很多师生都泣不成声。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的嵇文甫、省教育厅厅长高镇五及河南省委统战部的领导等亲临吊唁,并主持召开追悼会,追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作者:胡遵远,系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副院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