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王远芬的家风故事
拒绝特殊和享受 保持平民之本色---开国少将王远芬的家风故事
王远芬,1907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的一个贫农家庭,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和赤卫队,1929年5月参加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后被编入红32师学兵团。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立下了赫赫战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几十年得革命生涯中,王远芬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身处贫穷闭塞的边远山区、还是住在繁华热闹的省会城市,无论是当战士、基层干部还是升任高级指挥员、共和国将军,他都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平民本色。
一、饥饿面前,他与战士同甘共苦
1941年至1943年,日军疯狂“扫荡”太行山区,实施“铁壁合围”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加上当时严重的自然灾害,太行军民进入非常艰苦的斗争时期。尤其是太行军区一分区北控正太路、东临平汉路、南逼邯长公路及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日伪军不惜一切代价加紧对其进攻和掠夺,一分区的斗争形势十分激烈和艰苦。
时任太行军区一分区参谋长的王远芬和一般干部战士一样,每天顶多只能配到半斤小米,掺上野菜分作两顿,半干半稀的吃个半饱。他跟大家说:“我们一定要学习和发扬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去夺取胜利。”他与士兵同甘共苦,经常到山上挖野菜充饥。冬天挖不到野菜,他就带领机关人员到几十里外的山村买玉米核回来碾碎充饥,结果吃得人人肚子发胀,甚至解不下大便。尽管这样,当他得知地方上发生饿死人的情况后,立即带头节省口粮救济灾民,他还带领干部战士帮助群众灭蝗、抗旱、翻地、种庄稼。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渡过难关,他和全分区官兵一起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加紧开展大生产运动。王远芬带头上山开荒、种粮种菜,迅速缓解粮菜困难。到1943年,一分区的干部战士每人都完成了3个月粮食和全年蔬菜的自给任务,从而战胜了敌人封锁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困难。
二、小事面前,他也做到公私分明
王远芬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小事,他也要做到公私分明、毫不含糊。
1955年底,王远芬由安阳军分区司令员调到河南省军区任参谋长,搬家时警卫员误将军分区的一只绿色搪瓷脸盆带到了郑州。一次,他的两个女儿用那脸盆洗脸时被他撞见了。他叫过警卫员,询问原因。警卫员吞吞吐吐地说“不小心、带错了”。他听后非常生气,严肃地叫他马上想办法捎带回去。警卫员见他的两个女儿正用着那只脸盆,便轻声嘀咕:“这点小事,就算了吧。”王远芬却毫不含糊地说:“小事也应分得清,绝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
后来,他还追问那个警卫员“脸盆送去没有”,当警卫员汇报说“已妥善归还”,他才满意。
三、险情面前,他和群众奋战一线
1959年黄河出现特大洪峰,河南郑州段险情迭出,形势非常严峻。时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的王远芬因从小有病无钱治、战争年代又多次负伤,积劳成疾,身体状况很不好,住进了医院。当他得知广大指战员和群众都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时,他连忙提前出院、赶赴黄河岸边指挥抗洪抢险,直累得哮喘病复发。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他坚决地说:“水情就是敌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们放心,我能挺得住!”他像战争年代一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有我无敌”的大无畏精神,连续多个日日夜夜奋战在黄河岸边,硬是坚持同广大群众一道战胜了洪峰。
四、人生面前,他始终保持平民本色
王远芬虽然是我军的一位高级将领,但丝毫没有“官架子”,始终将自己放在与人民群众同等的位置待人处事。他不管到哪里,总是和群众打成一片、融入到群众中去,嘘寒问暖、拉呱谈心、情同手足。大人小孩都喜欢围着他拉家常、听故事,把他当作贴心人。
王远芬虽然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生活非常简朴。他常对身边的人说:“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牺牲了,革命胜利后也有许多功臣放弃城市生活、回家种田去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好好工作,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因此,他总是勤奋地、忘我地工作着。只要一有空,他就带领全家人和警卫员在房前屋后种植瓜菜或干杂活。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缝补多次的旧衣裳,从不奢侈浪费。他总是要求儿女们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珍惜每一粒粮食。
在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可以经常看到在河南省军区大院里,一位衣着朴素的长者在种菜、栽苗、除杂草……不知内情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位辛勤的老园工,可谁知他就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王远芬将军。
1962年12月,王远芬将军病逝于郑州,年仅55岁。虽然他英年早逝,但是,人们永远怀念这位始终保持布衣本色的开国将军。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