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俗礼仪的文化底蕴
壮族民俗礼仪的文化底蕴
班祖恒
笔者曾在乡下任教多年,群众遇到红白喜事,常常向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求助,比如书写请帖、挽幛等等是常有的事。本来,我对此一窍不通,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我常常向民间的那些老师傅们求教,很快便掌握了民间习俗文书的书写方法。在书写实践中,我深感红白喜事的民俗礼仪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中国称为礼仪之邦的具体表现之一。下面把自己多年来一些书写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结婚请帖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结婚请帖,又称结婚请柬,是即将结婚的新人所书写的邀请函,通常要写结婚日期和典礼、婚宴举行时间,较特别的是日期通常会写上两种日期,一种是农历日期,一种是公历日期。邀约人要么是新郎新娘本身,要么是双方的家长。结婚请帖在中国由来已久,形式有直有横,颜色多为大红色。内文撰写的方式到现在依然大至相同,有一套俗成的礼仪用字。现就结婚请帖中常见的错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受邀人称呼问题
为了表示对受邀人的尊敬,请帖必须书写其正式的姓名。但在实际书写中,一些人比较随意,没有写受邀人正式的姓名,而是写其乳名(小名)、外号或冠以其子女之名,连姓也免去了,如只写“某某爸”,是不妥当的。一般地,除了要写受邀人的正式姓名之外,还应写对其之称呼,以表尊重,如男士冠以“先生”,已婚女士冠以“女士”,未婚女士冠以“小姐”,由于现在“小姐”称呼已经变味,在书写时,对女士而言,大多一律冠以“女士”。另外,对于亲戚而言,应按亲属关系称呼来写,表示亲近,如把叔叔称为“先生”,会令人生气。
(二)对自家子(女)称呼问题
不久前,笔者收到一份结婚请帖,上写“为见儿举行婚礼”,“见儿”是什么意思?没有人知道,因为根本没有这个称呼。又有一份结婚请帖是这样写的“为小女举行婚礼”,我就很纳闷,这对夫妇不是只有一个独生女吗?这样写好像还有一个女儿(“大女”)呢?真是闹笑话了。
一般来说,子(女)结婚,是独生子(女)的,写“为儿子(女儿)举行婚礼”;虽然有两个以上,既有儿子,也有女儿的,其中只有一个儿子或一个女儿的,也是这样写。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两个儿子,就写成“长子”(大儿)或“小儿”;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两个女儿,就写成“长女”(大女)或“小女”。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在未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一个家庭里面,既有多个儿子,又有多个女儿的情况,像在田林县农村,兄弟姐妹里,排序是按子女总数顺序称呼的,如一个家庭有“男、女、女、女、男、女”6个子女(两男四女)这样的排序,最后一个女儿对前面5个兄、姐的称呼习惯依次叫:大哥、二姐、三姐、四姐、五哥。如果他们先后结婚,在结婚请帖中,应分别按男女次序书写,即:父母对“大哥”应称为“大儿”;对“五哥”应称为“小儿”。父母对“二姐”应称为“大女”;对“三姐”应称为“次女”(二女);对“四姐”应称为“三女”;对“妹妹”应称为“小女”,以此类推。一般最后一个子(女)以“小”冠之,而不以排序数字冠之,以免他人以为之后还有其他子(女)。
二、挽幛的书写格式
祭拜是民间悼唁常用的方式之一,是对逝者的悼念和对生者的安慰,在祭拜中挽幛必不可少。
“公元故逾稀寿尊舅母李门张氏老孺人之灵仙游 驾返瑶池 奉严慈命阳居愚外甥王三率眷亲王四王五同叩首拜挽”,这是一幅标准的挽幛。挽幛一般用花白布,长一丈左右,文字为竖写,前一部分(又称“上格”)写于右上角,与后一部分(又称“下格”)文字一样,字号较小;中间四字(又称“中格”)写于正中间,大字号;后一部分写于左下角。
挽幛的内容和含义十分丰富,如果书写不注意,往往会闹出笑话。
前一部分(“上格”)的“某某故”表示逝者去世的年号。“公元故”表示逝者于现代去世,“民国故”表示逝者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去世,“清故”表示逝者于清朝去世,以此类推,墓碑亦参照此法书写;“某某寿”表示逝者去世时的年龄段,“逾稀寿”表示逝者年龄在71—73岁这个年龄段;“尊”表尊敬;“表舅母”是悼唁者对逝者的称呼;“李门张氏”表示逝者姓张,嫁到李姓人家;“老孺人”指逝者是女性,男性则称“老大人”;“之灵仙游”指去世,“仙游”一般用于女性,男性一般用“千古”或“作古”。
中间部分(“中格”)四字,也是男女有别的,“泰山”古喻岳父,故如果逝者是岳父,一般写“泰山其颓”等;“泰水”古喻岳母,故逝者如果是岳母,一般写“泰水西流”等。此外,一般男性通用有“恩义难忘”、“笑语何闻”、“音容何在”等,女性通用有“驾返瑶池”、“懿德常昭”、“赴会瑶池”等。
后一部分(“下格”)的前面部分书写比较严格,父母均健在的写“奉严慈命”,严,即严父,指父亲;慈,即慈母,指母亲;有父无母写“奉严命”,有母无父写“奉慈命”,无父无母只写“阳居”即可,从挽幛看,别人便知悼唁者父母是否健在。“愚”是悼唁者的谦称;“外甥”表明悼唁者与逝者关系;“王三”是牵头人,其余为跟随的人;多人用“同”,如果是一人则不用;“叩首拜挽”是悼唁之意。挽幛写法大同小异,书写时参照此幅挽幛“依葫芦画瓢即可”。
这里需要介绍的是,各个年龄段的称谓。按习俗,10岁称夭寿,11—13岁称逾夭寿,14—16岁称望伤寿,17—19岁称登伤寿;20岁称伤寿,21—23岁称逾伤寿,24—26岁称望壮寿,27—29岁称登壮寿;30岁称壮寿,31—33岁称逾壮寿,34—36岁称望强寿,37—39岁称登强寿;40岁称强寿,41—43岁称逾强寿,44—46岁称望艾寿,47—49岁称登艾寿;50岁称艾寿,51—53岁称逾艾寿,54—56岁称望顺寿,57—59岁称登顺寿;60岁称顺寿,61—63岁称逾顺寿,64—66岁称望稀寿,67—69岁称登稀寿;70岁称稀寿,故称“人生七十古来稀”,71—73岁称逾稀寿,74—76岁称望耋寿,77—79岁称登耋寿;80岁称耋寿,81—83岁称逾耋寿,84—86岁称望耄寿,87—89岁称登耄寿;90岁称耄寿,91—93岁称逾耄寿,94—96岁称望期颐寿,97—99岁称登期颐寿;100岁称期颐寿,故有“颐养天年”之说。年龄段的称谓有其规律,掌握要领,也是很容易记的。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上一篇: 田林壮族春节初一的“争早”习俗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