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玉华山
情牵玉华山〔散文〕
文/王世杰
许多年以前,曾数次想去观瞻闻名遐迩的玉华宫,由于种种原因,均未成行,使我久久地挣脱不出这个让我甚为遗憾的情感上的圈子。前不久,终于有几位朋友邀约,来到仰慕已久的玉华山,识得了“庐山”真面,一种欣慰、激情、满足的心绪,顿然而生。
当真正踏上这块神秘土地的时刻,才知道这里无愧是一个令世人神往的地方。那种世外桃源般的幽静、脱俗和娟美,让人慨叹和折服,思想上的兴奋度也一下子被簇升至极致。
玉华山,座落在陕西省铜川市西北远郊的玉华镇。这里的玉华宫,是唐代帝王四大避暑行宫之首。在所有避暑胜地中,玉华宫修建最晚、规模最大、风景最为纯美。这里以雄秀、奇丽、清幽为特征,自然景观的绝伦,为所有行宫中的佼佼者。微步于其间,真是一步一景,一步一绝,一步一惊,让人不得不痴迷和陶醉。
凝立一处较为开阔的谷地之间,举目环视,四面群山环绕,峰峦叠翠。那二十八座山峰,二十六处岩嶂,雄伟壁立,气象万千,似乎在猛然间,整个人的心魂,都被那似乎缠绕着仙气的山脉掠走。山峦上林木密布,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据介绍这儿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美称。由于海拔两千四百多米,加之植被丰茏和地形特殊等种种原因,使这里形成了与外界不同的小气候,一年四季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迁,环野的景色也随之各异。阳春时绿色横流,繁花似锦,意境盎然;盛夏时浓荫蔽日,凉风习习,给人以愜意的清爽;深秋时遍山红叶,烂漫奔放,如火如荼;朔冬时跌宕起伏的群山,素裹银装,远近是“玉树”,扑面是“梨花”。无论是哪个季节,置身其中,都是无尽的享受,都会使人感觉误入了仙山琼宇。
我们一行到此游览,恰逢鲜花盛开的时月。只见远山、近崖、路旁,处处是美不胜收的花朵,馨香弥漫,娇媚袭人。那清新靓丽、情趣横生的意境,实在让人流连忘返,仅观赏花草和苍翠有序的丛林,就耽误了许多的时间。
沿着高低、左右盘旋和曲折迂回的林中石径,缓步挪移,越走越觉新奇,并强烈地感受到了悬崖峭壁之上那富有节奏的韵律,以及层次丰富的奥妙与深邃。
玉华宫的绮丽风光,之所以能够引人入胜,与那萌动充足的水源密不可分。整个景区内有五处姿势各异的瀑布,有十处规模不一的碧湖,有五条潺潺蠕动、姿态不一的清溪,还有一孔自古出名的寒泉。玉华之水,处处明清如镜、碧透潋滟,生机扑面,久负盛名。这盈盈之水,承接于穹天,喷之于大地,出露形式多种多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秀丽诱人的几处瀑布,水势虽然不是多么丰沛,却多了几分奇异和特殊,倘若仰首去仔细凝望,“崖顶飞瀑晴亦雨,碎珠拂面夏如秋”,给人以无尽的震撼,让心海不禁荡起层层涟漪。
在东宫所处的郭玉沟,那里地势平坦开阔,高崖泻瀑,世人称之为“水帘”,为玉华山的一大奇观。也许吴承恩先生所著《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是由此瀑布升华和衍生而来的。只见悬崖、石窟、瀑、溪、泉、林无不颇具特色,一道道的风景线,实在让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东宫遗址的悬崖,气势超凡,呈大环形,崖顶瀑布垂泻,状如飞雨,让人不得不为之罕见而大赞。据说,每年十二月到次年的四月,在这里还能观赏到层岩及悬崖壁下的“冰凌玉塔”,晶莹剔透,风光旖旎。虽说没有青藏高原上三江源的冰塔那么林立和壮美,却也不能不说是一处极为称奇的景观。
对于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在游览任何地方的过程中,往往最关心的是所到之处蕴蓄的文化内含。玉华宫是中国西部唯一集皇家避暑行宫、高僧成佛地、度假和冰雪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玉华宫的前身为仁智宫,始建于唐武德七年五月。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将“仁智宫”扩建,改称为“玉华宫”,并亲自书写了玉华宫手诏。扩建后的玉华宫面积很大,占地九顷之多,拥有五门十殿,气势嵯峨恢弘。整体建筑以“玉华殿”、“排云殿”为中轴线,根据河谷走向,因地制宜,同东侧的“晖和殿”,西侧的“别殿”构成东西对称的布局,慎思巧妙,典雅气派,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徐徐挪步,兴致盎然;边走边看,全神贯注。但见那整个宫殿建筑和周围的绝崖峭壁、蜿蜒曲回的流水、蓊郁苍翠的林木等等幽雅景物镶嵌融合,那庄严肃静、象征尊仪的青瓦白墙,衬托着富丽的宫殿与千峰叠峦相互辉映,真是气度万般,不由得教人去强烈感叹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与非凡绝伦的创造力。
再看北部的肃成殿,建筑物与峭壁巧妙衔合,成为广殿式和歇山式窟檐建筑,充分体现了古代传统的技艺特色。这别致精湛的建筑艺术,让人惊异,让人恍惚走进了幽深的古代,仿若看到了旌幡摇曳下戒备森严、凝重肃穆的情景。那富有古朴气息的建筑群,那唐韵幽幽、唐风依依的挑檐斗拱,那古香古色的内部饰缀,显示出其极高的设计规格,以及流露出古代皇家的至高无上。
美丽的玉华宫,曾是唐太宗晚年处理朝政的中心之一。当时的贤相房玄龄就病逝于此,后葬在了昭陵。唐高宗二年,玉华宫废宫设寺。从此,这个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地方,就与佛教牵上了甚深渊缘。在唐显庆四年,闻名世界、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西游记》里的主角玄奘法师,奏请高宗皇帝,带领门徒,从长安移居这溢美静寂的玉华寺,以潜心翻译从印度带回的大量佛经。唐玄奘在此居住、生活和工作了四年,译完了长达二十万颂《大般若经》的辉煌大典,终因废寝忘食、劳累过度和精力耗费过大而一病不起,于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于玉华寺的肃成院。玄奘在此译经期间,除自己的四位高足以外,还有大德弘彦、释诠等一代佛界名流,以及当时的大学者沈玄明等也应玄奘相约,参加了译坊的工作。由于众多佛界高僧汇聚于此,使玉华寺在国内外佛学界影响颇为深远。天下无数的僧人,把玉华寺公认为世界上又一处佛门圣地,国外许多本已成名的高僧,也慕名纷纷前来求学,使玉华寺的特殊地位,一直蜚声海内外。
想到玄奘法师,只身不远万里前往印度取经,历经十几年。返回长安后又呕心沥血,翻译了大量的经书和典籍,给后世留下了灿烂的佛学文化和历史文明。这无疑是因为他有一颗执著的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拯救天下无数的人。玄奘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矢志不移的高贵精神,不仅让亿万中国人受到感化和教育,而且影响到了全世界,更将成为人们永远的导师和楷模。我们今人,倘若能有玄奘恒心的十分之一,又何愁有什么事情不能去办到、不能去实现?单凭法师的决心和毅力来说,就已经给我们万世千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认真地去回味和深思。联想到我们阅读《西游记》原著,或者观看电视连续剧,如果仅仅去注意那些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与妖魔鬼怪打斗的场景,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完全委屈了原著和电视剧本的一番本意了。
当浏览完所有的景点之后,我依然迟迟不忍离去,总有一种余兴未止的感觉,魂灵好像还在那山峰、那清流、那殿群间飘游。特别是对于我心灵深处的碰撞,使我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之后而受益终生。虽然在同伴的催促下,我们终于离开了玉华宫景区,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心情都沉浸在那富华、肃静、清闲和俨然尘世之外的氛围之中,并不住地产生对祖国琦丽的自然山川、烁烁闪光的悠久历史、灿烂博深的文明的崇慕之情。
神奇神秘神异的玉华山,从此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于2017年春.西安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西安市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洛滨文学》总编;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文学》《诗刊》《农民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国农机安全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延安日报》《人民网》《中国作家网》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因被转载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
上一篇: 五律吟杜甫诗为红莲而作
下一篇: 一个充满故事的古镇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