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七一”之际访直罗

作者:高原晨钟 阅读:293 次更新:2023-06-27 举报

                        “七一”之际访直罗〔散文〕

                                   文/王世杰

        

        在*诞辰的前夕,我怀着十分特殊的心情,专程回了一趟我的第二故乡、风光旖旎的富县直罗镇,欲在凸显无穷魅力的洋洋夏日,重走革命先辈走过的路,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感悟人生境界升华的真谛。

        一踏入直罗镇的地界,与往回一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扑面的苍松翠柏、绵延重叠的山峦和引人入胜的盛夏美景。这个时候,阔叶林的叶子、地衣类植物、河湾的水稻无不呈现出翠绿的颜色,萦绕出一个让人陶醉的葱灵山川田园的氛围,使整个葫芦河川周围的山野,散发着赛过尘外仙境的浓郁气息。

        直罗镇的形象,在我自己乃至在无数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被红色浓浓包裹的具有特别内涵的地方。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在这里打了第一个举世闻名的大胜仗,不仅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处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区的小镇直罗的名字,从此蜚声海内外。

        位于葫芦河流域中下游的直罗镇,由于山青水秀、植被丰厚、土地肥沃、文化和文物遗迹众多、生态环境经久良好,自古就有“陕北小关中”、“塞上小江南”的美誉。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下,使直罗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葫芦河流域的全面治理、退耕还林、禁伐禁牧,还是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小城镇建设,无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如今迈步于直罗小城,已不见了往日由土木、砖木结构瓦房组成的老旧小街道,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现代气息、交通发达、楼房林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高原上远近闻名的小城市。

       远望四面重叠的山峦,林木郁郁葱葱;近眺终年不息、清澈见底、蜿蜒曲回的葫芦河穿镇而过。镇子东面是古代直路县、直罗县的城池遗址,至今依稀可辨;西面的山腰,矗立着被绿色簇拥的柏山寺八角唐塔。在宝塔山的山腰和脚下,坐落着庄严肃穆的直罗镇战役烈士陵园和纪念馆。陵园内安葬有中共中央委员、红一军团四团代政委黄甦、红二团团长李英华等325名烈士,还有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未能留下姓名的富县籍630名烈士长眠于此。我凝立于先辈的陵墓前,看着那一座座坟茔、那一块块墓碑、那随风微动的素花,虽然园区内宁静得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我的心海里却掀起了汹涌的波澜,对革命烈士们的崇敬、钦佩、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我闭上眼睛,当年红军英勇鏖战的情景,似乎浮现在了脑际,让我万分激动和眼睛湿润。

        走出松柏掩映的烈士陵园,我的脑海深处突然有一个抑制不住的冲动,想立刻走一趟当年毛主席直罗镇战役指挥所的所在地吴家台。便在街上一位要好的朋友那里,借了一辆两轮机动摩托车,不一会功夫就来到了我所向往的地方。这里地处镇子东北方大约四公里的东沟内。在小路边停好摩托车,径直沿着一条密草覆盖的羊肠小道,向吴家台的高地攀缘而上。这个美丽诱人的地点,其实在当地人称呼中叫做“吴家塔”,由于“塔”、“台”两个字容易造成口误,平日里叫什么都对。再则一直以来,这里只有几口旧窑洞和废弃院落的轮廓,就连当地最年长的老人也不知什么年代何人住过,只是传说下来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地名。

        在我年少的时候,就曾经许多次来到过这里。但那时根本不知道毛主席曾经在此指挥过直罗镇战役。记得在后来,一次翻阅历史书籍和富县县志时,偶然看到毛主席给彭老总的电文中写着“我在吴家台台端高地”一句话,才知道这儿原来是一代伟人涉足过的地方。也许,今天的人们已经没有谁真正知道当年毛主席的指挥所究竟在什么地方。然而我想,不管在哪里,终归就在这一带,终归就在这一块热土之上,让我的心头发热,让我想了很多、很多,让我感慨,亿万人崇敬的毛主席,就是在这荒山野岭上的移动指挥所,指挥打赢了那场红军困难时期关键性的战役。

        站在吴家台这块视野开阔、高耸扶云的葱岭上,由不得心潮起伏和思绪万千。有时想着想着,好象感觉到了脚下土地的温热,闻到了山涧里似乎没有散尽的一丝硝烟,脑空间碰撞起了一阵阵感情中的激荡。浑身发烫的我,对这满目蓊葱、绿色渲染的世界,对这电波曾经密集穿梭过的自然空间,产生了无法形容的亲切感、神圣感和灵境感。凝立许久,我不愿挪动脚步,在意念中展开了无限的遐想,从脑库里迸发出了一连串揉满激情的文字,以及对今日来之不易的强烈感慨。

        夏,是一个诗意横生的季节。那缓缓摇曳的绿叶,像似对曾经在此运筹帷幄的故人的思念;那让人惬意的清风,似乎把远去的时间与今朝相衔;那草丛中、山坡上一点点、一片片各种颜色、不知名姓和炎夏里特有的小花朵,恰似对英烈们专注和浓情的祭奠;那枝头累累的小果儿,俨然是对有名和无名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伟大共和国的建立,所潜心酝酿的一份礼赞。

        在吴家台的周围,分布着茂密、浩瀚的森林。极目环顾,层林叠嶂,峡壑交错,绿色横流,一派令人叹为观止、格调非凡的大自然奇异景观,让我痴迷和深醉。我默默地在想,也许,先辈们的英灵有知,此时此刻也正在注视着这块红色土地,变成了天然“氧吧”的浩瀚绿洲,变成了处处教人心灵震撼的胜地,变成了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西安市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洛滨文学》总编;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文学》《诗刊》《农民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国农机安全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延安日报》《人民网》《中国作家网》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因被转载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        

上一篇: 诗赠关仁山

下一篇: 丰碑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