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老家“渡船口”的来由

作者:黄泽宁 阅读:322 次更新:2023-06-26 举报

       老家有一条清秀的小河,它温顺、柔美、具有老家人和善的性格。河小哪来的渡口?这要追忆到50年代的事了。

50年代的老家跟全国一样艰苦、贫穷,虽困难但村里人依旧乐观向上,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一片和祥的氛围。

老家人和气的美,也延伸到小河潺流的美。老家大部分的田地都在环抱整村的对面山里,但必须得过河去,原先划竹排,竹排小人多,完成全部运送,时及中午,一天没剩多少时间劳作了,大家都怨声气气,把如何渡河作为茶余饭后的专谈,渐渐地全村人都献话献策,一致同意做船渡河。

当时的小河水清碧绿,河里鱼儿成群,榕树蓝天倒影河面,赛过桂林山水。河虽小但整河深渡非一般,要找渡口,必须找河面最短河底最深的地方。村里人通过探测后,定在下寨一河口,命名为“渡船口”

定好“渡船口”,村里力大的男壮丁上深山找回了做船木头,请好做船工匠,加班加点将船做好,选好时挂好彩放了鞭炮,新船下了河——渡运了!全村人高兴了,喝彩了!

有了船渡,老家人出工方便了,年年五谷丰登,和睦兴旺了。今天现代桥代替了“渡船口”,船没了,可“渡船口”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就是老家“渡船口”的来由。作者简介:黄泽宁,1970年出生,壮族,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就职于田林县教育局,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网》《中国文明网》《广西文明网》《广西日报》《右江日报》《百色新闻网》及《三月三》杂志等。



上一篇: 散文·二则

下一篇: 甘州遍.望月遐思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