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华丽嬗变
〔报告文学〕
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华丽嬗变
班祖恒
楔子
弄陀是一个地名。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名,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是群众时兴开荒植树造林的年代。
我的六叔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他意识到靠山吃山、植树造林是一条致富门路,于是很想大面积开荒种植用材林。可家里劳力少,好在当时不少县内外石山地区的外乡人来到我们这里“走茅山”。
所谓“走茅山”,就是自身耕地少的石山地区群众,到土山地区租地造林,间种玉米等农作物,或帮当地群众造林,自己间种玉米等农作物,以获得收益的一种生产活动。
当时我在田林县福达瑶族乡政府工作。福达瑶族乡于1984年建乡,2006年并入八渡瑶族乡。我的老家离乡政府只有几公里,周末我经常回去帮家里做农活。就这样,我便认识了“走茅山”到我老家帮六叔种杉木、在幼林地里间种玉米的小伙子杨宗敏。
杨宗敏说,他来自本县浪平弄陀村,他们那里全是石山,土地很少,在石窝窝里种植的一点玉米根本解决不了全家人的温饱,为了生活只得到外乡“走茅山”。
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二十年,我竟走进了这个叫弄陀的地方。
这完全缘于国家号召的精准扶贫攻坚战。
初到弄陀村 体验“蜀道难”
弄陀是田林县浪平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浪平镇中部,属大石山区,村部所在地上弄陀屯距田林县城72公里,距镇政府12公里。全村辖32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现有397户1703人。2015年精准识别时,弄陀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91户744人,贫困发生率达41.77%,是“十三五”贫困村,也是后来认定的深度贫困村。
2016年精准扶贫开始后,弄陀正是我们单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贫困村,也是单位的定点帮扶贫困村。
交通不便、缺土地、缺水,是弄陀的典型特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远比当年“走茅山”的杨宗敏向我描述的还要艰苦。
浪平镇,是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严重石漠化地带,九石半水半分土。记得十年前,曾有上级专家到浪平考察调研,到弄陀以及其他一些村屯走访一个多星期,无奈地下了结论:“这地方什么发展路子都没有,只有移民!”
我和几位同事的帮扶对象,在这个村的甘垌子屯。虽然时过五年,但对第一次入户的情景,至今我仍历历在目。
那天我和几个同事早早驱车从县城出发,到达浪平乡(2017年9月撤乡设镇)政府领取材料后,便沿着通往平山那弯弯曲曲的乡级公路前行。由于不知道甘垌子的位置,我们不时下车问路,走走停停。近一个钟头后,在一个标示弄陀村村部方向牌子的屯子边,我们再次停车问路。
当地一位村民说,他们这个屯子叫玉家陀,下坡往前几百米就是弄陀村村部所在地上弄陀屯。去甘垌子还没有通公路,平常大多从一个叫弄欢的村庄步行前往上弄陀。
由于拐过弄欢屯的路口太远,我们只能弃车前行,从前面不远处那个坳口的小路走过去。
山路难行,特别是石山地区的山路。当地人到村部办事一般抄近路才走这条小路,走惯山路的村民最快也需要半个钟头。这条山路的难行程度是我这个山区农家子弟也没有见过的。
说是通屯道路,其实比我老家群众去山地的小路还要难走,到处山石嶙峋,路面不是坑坑洼洼,就是突兀的石头,而且要上一个弯弯曲曲的陡坡,别说是行人,就是山中放养的马和骡,走起来都不是易事。
一位女同事第一次走山路,走一会就需要停下来歇息,我们几个男同事只得陪着她,从玉家陀到甘垌子屯,我们用了一个小时。沿路我们看到,凡有些许泥土的石窝窝,无一例外都种了玉米,还间种着当地人叫豆豆米的豆类,足见当地土地的珍贵。
石山区不像我们土山区那样有很多河流小溪。由于没有河流小溪,石山区吃水绝大多数靠雨水。在甘垌子村头,我们就看到路边有一个容积100多立方米的旧水池。这个旧水池由于入水口低于路面,雨水混着泥水流入水池,水池里膝盖深的积水浑浊不堪,水池内壁长着绿色的青苔。
据一位叫杨昌林的老人说,那个旧水池原来全屯群众共用,后来各户自建水柜后才废弃的。由于公路不通,材料运输困难,各户建的大都是二三十立方米的小水柜,一年有好几个月都要缺水。
农户的住房是石山区典型的木瓦结构房屋。杨昌林说,由于石山区没有木料,交通又不便,材料难以运输,过去建房要到很远的土山村屯购买柱子、横条,当时没有多少马匹,而且山路弯弯,柱子、横条又长,驮运也不方便,大家只好互助,动用全屯男劳力肩扛人抬,一天到晚也只能运一趟,以致一座房子挤住两户,甚至三四户人家。
也许木瓦房起建时间久,看上去非常陈旧。现在通公路的地方都起建楼房了,但甘垌子由于不通公路,无法运输建材,二十多户人家至今仍然住在木瓦房里。
杨昌林还向我们讲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年前有位县领导来浪平调研时到他们甘垌子来,由于不通公路,这位县领导与随行人员和乡领导从平山乡级公路下车后一路翻山越岭,途中突然下起大雨,走到甘垌子用了一个多钟头,县领导那双八成新的球鞋竟烂得无法再穿了。
五年攻坚战 弄陀换新颜
脱贫攻坚五年,甘垌子变了。
2018年底,从平山乡级公路到甘垌子的通屯公路修通了。2019年,又实施了道路硬化,结束了甘垌子群众祖祖辈辈肩挑马驮的历史。现在从平山乡级公路到甘垌子只有10多分钟车程,有好几户买了私家车。
极度缺水的甘垌子,2019年新建水柜24座,覆盖了全屯的所有农户,每个水柜的容积在80-100立方米,从山腰到屯子,沿路一座座水柜,成了群众安全饮水的保障。
2019年,甘垌子实施了屯内硬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实施农网改造,建设了一个篮球场,外出务工、春节返乡过节的年轻人有了活动的场地。
路修好了,车子可以拉着建材入屯,甘垌子十多户贫困户中,2018年以来已有杨秀海、杨胜令等5户起建了楼房。他们新建的楼房风格各异,一个比一个高大、宽敞,装修一个比一个漂亮。
甘垌子的变化,着实让人赏心悦目。整个弄陀村,与五年前相比也是另一番景象。
2020年初冬时节,我们特地来到弄陀村采访。那天,天气格外晴朗,冬日暖阳驱走了寒气,弄陀村实现贫困户清零,更是给我们带来了融融的暖意。
在村部,第一书记谢荣师向我们介绍,2020年10月13日,弄陀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在村部召开会议,组织开展预脱贫户的双认定工作,由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经过对预脱贫户“八有一超”逐户逐项进行评议,一致认为杨胜建、杨宗茂等本村最后5户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后经上级层层严格审核,最终确认这5户贫困户脱贫出列,标志着弄陀村贫困户于2020年全部实现清零,而且2016年以来的脱贫户无一返贫。
据谢荣师介绍,开展脱贫攻坚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以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兜底保障为重点,摸底子、定举措、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从而给弄陀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到弄陀村的巨变,谢荣师如数家珍。开展脱贫攻坚前,全村有团垌子、上弄陀老山、甘垌子、弄边、下弄陀、弄背、上长垌等6个自然屯和1个村民小组没有通公路,已通公路的自然屯中,只有通往村部一条硬化路,其他都是砂石路。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先后修通平山公路—甘垌子、弄欢—团垌子、马兰—弄边、平山公路—弄背屯、黄泥堡—上长垌二组、上弄陀—下弄陀、弄陀村部—上弄陀老山并完成硬化;完成平山公路—弄坪—苏麻垌、平山公路—下长垌、黄泥堡—上长垌一二组—弄西—弄汉一二组、弄陀村部—弄西洞坎上等通屯公路硬化。全村共修通、硬化通屯公路15条,总里程26公里。乡亲们行路难问题全面解决了。
全村新建容积为80-100立方米的家庭水柜144座,解决144户缺水群众的吃水问题,群众吃水难的问题解决了。
全村32个自然屯全部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里的夜空被点亮了。
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空壳村”到现在年入十余万,贫困村开始可以自主造血了。
2019年,全村新建篮球场4个、戏台1个,活动场地从此有了,群众的娱乐活动丰富了,乡风文明的红旗也在村里飘起来了。
那些通过外出务工、发展产业腰包鼓起来的村民和贫困户,争先恐后把旧房推倒重建,全村新建楼房98户,其中贫困户43户;有62户贫困户易地搬迁到百色深圳小镇和田林县城百花寨、浪平镇等易安点居住。群众的住房问题解决了。
在甘垌子,杨胜令的楼房是最惹眼的,看起来就像一座别墅,造价有几十万。
杨胜令的父亲杨昌相告诉我们,开展精准扶贫后,小儿子杨胜令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买了5匹骡,夫妻俩到区内外给山上的超高压输变线路等工程工地运送沙子、水泥、钢材等,每年有近十万元的收入,几年时间不仅还清借款,还存下一笔不小的积蓄;他和妻子两人双休日接送在浪平读书的孙子女,平时管护地里的核桃、油茶,在房前屋后种植红薯、玉米喂猪,每年也有一万多元的收入,他们一家2018年实现脱贫,2019年起建了新房。
杨昌相的次子杨胜建,2013年2月被医院确诊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2015年精准识别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以来,杨胜建一直享受A类低保,各类低保逐年提高,2020年A类已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还能享受大病补助或医疗救助,同时由他们代种代管1.7亩核桃和2亩油茶等产业。虽然每年的住院医疗费都在3万元以上,但是住院医疗费报销90%、慢性病门诊报销80%以上,最后每年只需自费三千多元。
在村部所在地上弄陀屯,一个农户建房的建筑工地,我遇到了杨宗敏——那个当年“走茅山”帮我六叔种杉木、在幼林地里间种玉米的小伙子。现在算来他已年近五十,看上去整个人有些发福,头顶也有些稀疏,但脸色红润精神很好,现在在上弄陀屯帮农户起建楼房。
我和杨宗敏第一眼就不约而同认出对方,并互打招呼。
杨宗敏见到我,便停下手中的活走过来和我寒暄,我才得知他家住在弄陀村弄背屯,2015年底开展精准识别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家里有3口人,他本身上肢四级残疾,妻子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小儿子还在大学读书。
回忆当年“走茅山”,杨宗敏说,他们“走茅山”帮当地群众种树、自己间种玉米,采用的都是刀耕火种,一般一年一个人可以种植50亩左右,一年收获玉米1万多斤,3年后树长高了又换一个地方,因而到过福达、六隆等乡(镇)不少村屯,累计“走茅山”有好几年时间。每年收获的玉米留够一家人食用后,就卖给小贩,每斤玉米卖得3毛钱左右,收入很少,但总比在老家的石窝窝里种作物收益要好。
当问到后来为什么不再“走茅山”时,杨宗敏说,后来土山地区也没有什么荒山了,毁林开垦是违法的事,要找活路只能另辟蹊径。
当问到弄陀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而他为什么不去务工时,杨宗敏说,自己文化低,又有点残疾,出去打工收入也不会高,妻子患高血压一个人在家做工不方便,当时两个老人需要照顾,重要的是需要督促孩子读书,如果自己外出务工,对小孩的学业肯定有很大的影响,不能让孩子像自己那样没有多少文化。
杨宗敏介绍,随着生活、收入不断提高,群众纷纷将旧房推倒起建楼房,于是他不再“走茅山”,而到本地建筑工地打工。当初做的都是杂活,后面慢慢跟师傅们学习泥瓦工,师傅们见他勤快好学,对他精心指点,后来就成了熟练的技术工,现在可以独当一面了。但精准扶贫之前,当地很多屯子没有通公路,群众起新房较少,家里又有客观原因不便远行,收入不多。这几年来每个自然屯都修通了公路甚至实现了道路硬化,群众争先恐后起建新房,需要做的建筑工很多,收入非常可观,因此2018年就脱贫出列了。
最令杨宗敏自豪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个个勤奋好学,成绩优异,都考上了大学。
大儿子杨隙汀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百色某企业工作,在城里安了家。农闲时,杨宗敏夫妻俩不时到百色跟大儿子小住,享受城市风光;小儿子杨隙任2011年7月考上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目前,还在广西医科大学读研究生。
对杨宗敏一家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佩服不已。我想,杨宗敏不正是弄陀村众多贫困群众的典型代表吗?
在浪平镇政府附近的易地扶贫安置点,我们见到了从弄陀村弄西屯搬迁来的姚彩银。姚彩银说她一家有5口人,儿子常年在外跑运输,儿媳妇在镇上打零工,两个孙子在镇上读书,2018年底搬迁到易安点的新房居住。她说,作为祖祖辈辈劳作的农民,还是想做点农业生产,毕竟家里有产业心里才踏实。她把这一心思告诉了帮扶她家的第一书记谢荣师。于是,谢荣师与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商量,最后大家认为搬迁户的土地如果丢荒也很可惜,决定把村里的搬迁户也列为产业扶贫对象给予扶持。就这样,2019年初,姚彩银在自家5亩责任地和山地种上了村里统一调配的核桃苗,平时没事就抽空回去管护,现在苗木长势良好,按目前核桃市场销售价,这5亩核桃盛产后每年应该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像姚彩银这样,“产业在山上,居住在城镇”的搬迁户,在弄陀村还有不少。
这就是弄陀村的五年新变化。从群众生活、村容民居到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的变化。
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弄陀村就实现了水、电、路、房等方方面面的根本性改变,成功解决了祖祖辈辈的贫困问题,创造了大石山区发展史上的奇迹,为走向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干群讲协作 共描“同心圆”
弄陀村的大变样,有党和政府的精准决策、扶贫政策的惠泽和群众自身付出的艰苦努力,而更多的是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心血的共同倾注。
来自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派驻弄陀村的第一书记谢荣师,瘦高的个儿,年纪只有三十多岁,那张娃娃脸看上去有些稚气。他把弄陀村的变化归结为后援单位自治区联社领导大力支持和村“两委”、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密切配合,自己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多锻炼,取得了不少进步。看到谢荣师不愿向我们抖料子,我们转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伍玉长。
伍玉长很健谈,他说,第一书记谢荣师到弄陀后,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其中有三件事让他记忆深刻。
首先,他改变村部旧貌。村部办公楼虽然修建年限不长,但设计不规范,地板和墙面老化、脱落;办公室里的桌子陈旧、破烂,会议室空间小,很多椅子已经损坏,村干部开会得自己带板凳,有大型会议,大部分人只能挤站在走廊里。谢荣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他向后援单位自治区联社争取25万元资金,用两个月时间翻修好村部办公室,添置了一批新桌椅、新电脑等办公用品。
其次,他推进“3+1”特色产业。选定“3”产业为猪、鸡、油茶,“1”产业为核桃。2018年,在原有石漠化改造项目种植3280亩核桃基础上,利用自治区联社帮扶资金25万元,为群众发放树苗共2万多株和配发三年的化肥,动员农户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补种、扩种核桃1300亩,使全村核桃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实现全村贫困户户户有当家产业,预计核桃盛产后,每年每亩能为农户增收5000元,有效消除贫困户脱贫后的返贫风险。
另外,他发展了集体经济。他向单位自治区联社争取60万元资金作为发展基金,投入到田林农商行购买股份,每年可按照投资资金进行分红约4万元。2017年,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经营模式,利用集体林地与广西丹桂园林绿化工程种苗有限公司合作种植油茶1065.6亩。目前成活率、保存率均达标,长势良好,2020年底有的已开花挂果,按目前油茶市场价估算,盛产后年收入有望达到200万元,公司与村民合作社按照3:7比例分成,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近60万元。同时采取“飞地扶贫”模式,筹资25万元与兄弟村在本镇塘合村抱团发展猕猴桃170亩,三年挂果后预计可为弄陀村村集体经济增收约9万元。2019年,弄陀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5.53万元,实现“零”的突破,预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6万元。
“几年来,作为谢书记的‘娘家’,自治区联社在弄陀村投入的资金就有一百多万元,田林县国有乐里林场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伍玉长说。村里还开展了油茶管护技术培训。
培训那天,虽然下着毛毛雨,但在弄陀村集体经济油茶基地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田林县国有乐里林场请来的广西林科院油茶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国臣对贫困户开展油茶管护技术现场培训,他一边向贫困户实地传授和操作油茶施肥、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一边深入细致地回答贫困户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
通过培训,40多名参加培训人员掌握了油茶栽培管理技术,他们看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潜力,增强了贫困户产业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据了解,田林县国有乐里林场在资金、物资给予弄陀村力所能及帮助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林业专业技术和自有苗木优势,结合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土地资源、气候特点和产业发展意向,先后给浪平镇61户贫困户免费赠送油茶、杉木、松木等苗木4万多株,其中油茶苗23900多株,弄陀村有33户贫困户受益。
为了确保贫困户种植的核桃、油茶等经济林尽快投产收效,林场还组织帮扶干部开展送化肥、送技术活动,对帮扶户进行核桃、油茶施肥、抚育管护技术指导;组织本场专业技术人员实地给贫困户作油茶栽培、管护技术培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多次邀请自治区林科院专家多次给贫困户作核桃、油茶栽培、管护技术等现场培训,为贫困户增收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精准扶贫,没有帮扶干部倾心帮扶,我的几个孩子恐怕都辍学了!”在玉家陀屯特困户姚美家,这句话她对我们重复念叨了好几次。
根据姚美的帮扶手册,我们算了一下,她家5个孩子一年的教育补贴就有一万多元,5年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姚美所说的帮扶干部,就是田林县国有乐里林场资源培育股副股长、党支部纪检委员牙小红。
姚美是个残疾人,丈夫常年卧病,丧失劳动能力,于2019年5月去世,她的5个孩子分别在高中、初中和小学读书,生活十分困难。
为了确保姚美子女不因贫辍学,牙小红极尽所能给予帮扶。2019年春季学期放假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筹集秋季学期生活费,姚美的二女儿莫瑜萍找到牙小红,要求帮她和妹妹莫瑜粉在县城找份力所能及的暑假工,她欣然应允。由于女孩力气小,在县城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牙小红只得与在田林县潞城瑶族乡某苗圃场做老板的丈夫商量,让姚美的两个女儿到苗圃场做暑假工。说是打工,其实只是让姐妹俩在苗圃场拔拔草、淋淋水,同时还免费为她们安排食宿。20天后,每人领到1500元的工钱,第一次收获劳动成果的姐妹俩高兴不已。
2020年1月,牙小红亲自走访田林县多家从事苗木培育的企业,向老板们介绍孩子们勤奋学习的情况,讲述姚美家的困境,希望爱心企业为姚美奉献爱心。有5家企业老板深受感动,每个企业捐助姚美1000元。从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牙小红就对就读田林初级中学的莫瑜萍每月资助300元,秋季学期考上百色民族高中后费用更大。牙小红除了鼓励姚美克服困难坚持送女儿读书外,还表示一直资助莫瑜萍,直到她读完大学。对其他联系户,牙小红同样从多方面给予倾心帮助。
潘海德是田林县国有乐里林场选派驻弄陀村的工作队员,老家住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一个偏远的屯子,家中父母年迈,尤其是母亲常年生病,经常住院打针;他的爱人在德保县,边工作边带小孩读书,辛苦的程度可想而知。未驻村前,潘海德双休日要么回老家看望父母,要么回德保探望妻儿,尽儿女孝心和为夫为父责任。驻村后,为了工作,他舍小家顾大家,常常一个月也难得回去一次,父母、妻子因此曾抱怨说:“驻村就那么忙吗?”他只好表示歉意并耐心解释。
在弄陀村的采访中,我们常常听到当地干部群众这样的评价:“弄陀两个书记一条心”。“两个书记”指的就是第一书记谢荣师和党支部书记伍玉长。
现年62岁的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伍玉长,1977年1月在弄陀大队附中做民办教师时就兼任大队团支部书记;1985年1月至2017年8月,历任弄陀村计生专干、民兵营长、调解主任、党支部委员、村民委副主任兼文书等职;2017年9月至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是一位一步一个脚印、名副其实的老村干。
伍玉长熟悉村情民意,各个自然屯、各个村民小组,甚至全村每一户的基本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对于贫困户,哪户因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致贫,哪户因病、因残、因学或其他原因致贫,他都心中有数。第一书记谢荣师曾私下对我们说:“到弄陀村,我能很快掌握情况,在较短的时间内打开工作局面,得益于伍支书这个‘活地图’的支持和帮助。”
弄陀村两个书记从年龄上隔了一代人,但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分工协作,圆台补台不拆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驻村效益大大提升。
伍玉长也是一个做实事的人。在新建几条通屯公路时,谁都知道征地工作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可伍玉长却自告奋勇包了起来。在修建村部至弄西坳的公路时,按设计途经下弄陀屯几户农户的山地,山地里有近300株核桃幼林和50多株核桃大树,幼林虽然可以移栽,但农户没有可以移植的土地,而核桃大树无法移栽只能砍伐做柴火。核桃大树每株每年可以给农户带来5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而且征地没有补偿,被砍核桃树最多的老邹,思想抵触最大。伍玉长上门动员次数多了,老邹就采用躲避的办法,故意在工棚待到很晚才回家。伍玉长很有耐心,得知老邹回到家,就是半夜也要入户。从不通公路带来困难和不便的现身说法,到脱贫攻坚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再到修建公路后带给群众的便利,反复给他做思想工作。在先后入户15次后,终于做通了老邹的思想工作,公路得以顺利施工。
弄陀村从一个深度贫困村到环境设施大改变、所有贫困户清零的华丽嬗变,在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于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密切配合,更在于弄陀村干部群众自强不息的奋斗。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上一篇: 或缺与自慰
下一篇: 昔日宫廷贡品 今日福祉田林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