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学老师
〔散文〕
我的中学老师
班祖恒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身心发育、智力提高、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人生重要的过渡期和转折点,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为一个人的一生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是中学老师为我们铺垫了人生的道路。
我的母校者苗中学从建校到1976年上学期,每个学年只有两个年级——说是两个年级,其实只有两个班,因为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1976年下学期,开办高中班后直至1980年上学期高中停办,每个学年增加两个班。高中班停办以后,随着生源的增加,每个年级才招生两个班。
在我的中学时代,从初中到高中,有五位老师给我们授课,他们的谆谆教导至今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何老师主教我们的政治课,同时与其他老师分担地理等副科课程。他既是教师,也是校长,但我们从不叫他“校长”,而习惯叫“何老师”,他也乐得让师生这样称呼他。
政治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但他教学方法独特,在课堂上总是引经据典,广征博引,生动活泼,我们听起来总是兴致勃勃。
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对学校、教师、学生的管理十分严格。有一件事对我印象十分深刻。
那时候,虽然女生不多,但一些女同学爱耍小脾气。对此,何老师在上操后的集合讲话时,要求同学们要搞好团结,在语重心长地进行思想教育后,委婉地批评女生:“有的女同学肚量太小,和同学闹起别扭来一个星期互不说话,要改改这个毛病,你们看看男同学,中午还吵得不可开交,放晚学后就有说有笑凑在一起吃饭了。”
可以这么说,何老师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学校兴办高中班之初,由于缺乏资金,因而改善基础设施所需材料大都靠自力更生解决。
有一次,学校安排班主任雷老师带我们班到离学校十里开外的一个小山包上烧石灰。挖窑到第四天,何老师到工地慰问和检查工作,当他进到窑里的时候,忽然发现疏松的窑壁不时有大块的泥土掉落下来。
“这是窑子要坍塌的征兆!”何老师说完,随即命令在窑内的雷老师和我们几个同学马上撤离。约十分钟后,整个窑子全部坍塌下来,好险啊!
汤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桂林人,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文史知识非常渊博,他是我们初中时期的班主任,上我们班的语文和历史课。
我非常喜欢汤老师那带着浓重桂林口音的普通话,他给我们示范朗读那篇描写毛主席在井冈山茅坪八角楼办公情景的课文,至今我还犹然在耳。
他见我有较好的写作潜力,便常常给我“开小灶”,因而我的语文成绩特别好,作文写得不错,还常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励。我想,我今天之所以成为一名业余作家,是当年汤老师最先铺路的结果。
汤老师看起来有些严肃,其实他有一副热心肠。我们刚进入初中就读的第一个星期,邻生产队有一个同学因为想家,第一星期从学校返家后就不回学校了。第二个星期天,汤老师便踩了近20公里的单车,来到这个同学家里,苦口婆心做这位同学的思想工作,最后用单车驮着这位同学,把他接回学校。
赵老师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是我们家乡父老乡亲公认的热心人、
好心人。他主教我们初中的数学,还教体育和音乐。他爱生如子,与当地群众和家长、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那时候,办学条件很差,校舍起的也不规范,东一排西一间的平房,大都是砖瓦结构,个别还是泥瓦结构。我们大队几个同学的宿舍就挨在赵老师的家。每晚熄灯钟响过约二十分钟,他会准时来看我们是不是关好房门,要是热天,他会看我们是不是下好了蚊帐,要是冷天,他会看我们是不是盖好被子。有时见我们没有按时休息,他就提醒我们按时睡觉,别影响明天的功课。
他还热心资助困难的学生和群众。那个年代,同学们的家里普遍困难,一个星期很难有几毛钱的零花钱。每周的饭菜,都是从家里背来。大米必不可少,是不会忘记的,但油盐这种小件偶尔还会忘记。
有一次,由于大家都忘记带食盐,原有的食盐不多,有一餐我们没有盐了,虽然煮的是上好的白菜,但没有盐放菜,谁也吃不下。这时赵老师正好走过来,问我们好好的一锅白菜怎么没有人动筷?得知原委后,他立即从家里拿来一斤多熟盐给我们。
有一个星期六是当地一个传统的小节日,很多同学放晚学后都赶回家了,我们几个同学因为家里远就没有回家。赵老师得知后,拉着我们一起到他家过节。从初中入学到高中毕业,我们已记不得沾了赵老师几次光了。
雷老师是我们高中时期的班主任,他可谓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虽然不是什么科班出身,但通过自学和函授取得了本科学历,其毅力和精神总是激励着我。
雷老师一直是我初中和高中的物理和化学老师,数学老师外出学习培训时还顶其他老师的数学课。他上课很有技巧,很有趣味,我虽然有些偏科,爱文而疏理,但理化这两门功课我的成绩仍然排在上游。
他身体力行,不怕苦不怕累。开办高中班后,是他带领我们投入到建校工作中,带着我们上山烧石灰,砍横条,挑砖瓦,修课桌和凳子,为学校的建设好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
我参加的两次高考,都是在邻公社开考,那时没有班车,是雷老师带着我们整天步行,来到考点后又无微不至地关照我们的生活。
韦老师和雷老师一样,是土生土长的田林县本地人。他是在者苗中学开办高中班后才调来我们学校的。他是师专数学系毕业不久的高材生,数理化的功底很好,教学方法灵活新颖,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过去很多怕学数学的同学,在他的循循善诱下,也变得爱数学了。以前数学成绩平平的我,数学成绩也一跃名列前茅。
韦老师和赵老师一样,喜欢运动,他还带来了新的体育项目——排球。从此以后,机关各单位喜欢运动的年轻人晚饭后常常聚到我们学校,不是打篮球就是打排球,非常活跃。
为了解决学校师生照明问题,在韦老师提议下,学校买来了水力发电机,他与雷老师一起,利用几天时间,在者苗河上自行设计安装了一个小水电站,从而改善了师生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往事如烟,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早已离开学校,在不同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两年同学们已陆续退休,而我们的中学老师,也早就退休了,早已离开学校回到各自家乡安度晚年。虽然时间远逝,空间远隔,但老师们对我们父母般的那份恩情,我们永远铭记!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