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哥江

作者:班祖恒 阅读:373 次更新:2023-06-20 举报

 〔散文〕 

                                哥  江

                               班祖恒


哥江是我在广西百色地区民族师范学校就读的时候认识的,他既是我的同学,更是我的铁杆朋友和兄长。


我是在高中毕业后通过参加高考补习,第二年考上百色民族师范学校的。哥江比我大两岁,他在考上师范前在本县潞城公社插队。我们的友谊从师范开始。


刚到学校,人生地不熟,作为农家子弟,又是第一次出远门,我一切都感到非常生疏。最先吸引我的,是那熟悉的乡音——本县的同学成为我最先结识、交往的对象。


哥江虽是干部子弟,但从没有看不起我们这些农家子弟,而是处处给我们关爱和照顾。在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中,他年纪最大,见的世面比我们多,他常常给我们很多大哥般的关照。


周末,他常常带我们这些在河边长大的同学到学校旁边的澄碧河游泳、摸鱼、捕虾,游泳中他时刻注意每个人的安全,回来后一一清点人数。 


作为干部子弟,哥江家庭条件优越,他常常在周末带我们到百色城里玩,看电影、吃粉等各种费用都是他“全包”。


作为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食堂那块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米饭实难满足我们肚子的需求。那时候,物品十分匮乏,就是现在市面多得人们不屑一顾的面条,也只有凭粮票、米票或粮簿才能买到,于是他常常写信让家里给他寄面条等食品,寄到后,他便出面请求饭堂的师傅让我们进去煮小吃,或偷偷用他带来的电炉煮面条和捕来的鱼虾做宵夜。


师范两年毕业后,我和哥江、阿良被县教育局分配到我老


家所在的那个公社工作。到学区报到后,才得知我们三个同学全部被安排到远离公社所在地的教学点,都属于水、电、路 “三不通”的屯子。


阿良那个教学点相对较好,离公社所在地较近,而且是一个村完小,有几个老师。哥江和我基本相似,远离公社所在地,步行需要三个钟头以上,出入要翻越几座大山,照明靠点煤油灯,吃水需要到村旁的小河里挑。哥江那个教学点与另一个公社相邻,到邻公社所在地比到工作地公社所在地近得多。我那个教学点则位于三个公社交界处,无论是从公社所在地还是从我的老家步行,都需要三个小时,更要紧的是由于地处偏僻,公办教师不愿去,有的民办教师干了两三个学期,宁可回家务农也不愿去了,学校办办停停,据说已经停办了一年。我和哥江那两个教学点,都是只有我们自己一个老师,因此需要教两三个年级的复式课,其辛苦不言而喻。


当时一个公社的小学教师队伍,学历普遍较低,大学生几乎没有,中专生也是凤毛麟角,我们作为中专生,在学校还是班级干部,学习尖子, “三好学生”,现在分配,连中心校都进不了,非常沮丧。


“去,还是不去?如果不去后来再参加考干,起码安排在公社一级。”我的心里非常矛盾。


哥江看出了我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关切地问:“你真的不想服从安排吗?”停了一会,他安慰似地对我说:“虽然条件艰苦,但比我插队好多了,插队可是做工呢!学区领导有学区领导的考虑,我们文化知识是比较高,但没有教学经验,这样安排,也是对我们的锻炼和考验!”


“只要我们做得好,以后会调到公社,甚至会调到县里的。”哥江最后还补了这么一句。


哥江这一说,我想:哥江是外乡人,又是干部子女,尚且能克服困难,定下心来,我作为本乡人,有什么理由不能克服呢?


后来的事实,的确应了哥江当年说的那句话。若干年后,阿良调出那个教学点,先后在县直单位、县乡党委、市直单位任职,是一名处级领导干部。我和哥江后来也调到了县直单位工作。


哥江非常勤奋,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哥江原来所在的知青点先后来了两批知青共30多人,既有来自省城的,也有来自本县的。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年,他一个最好的插友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后来成了文革后的第一届研究生,成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的教授。哥江则在参加三次高考落榜后,被百色民族师范学校录取。


毕业参加工作后,他勤勤恳恳,在教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后来奉调到了乡中心校,获得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调到乡教办担任了教研员。从不服输的他,从未放弃过大学梦。后来,他坚持参加自学考试12年,相继修完大专、本科32门课程,取得了法律专业大学文凭。


关于哥江自学考试,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2011年4月,53岁的他走进广西大学法学院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年轻的答辩老师疑惑地望着他:“老伯,您该不会是替人来答辩的吧?”


哥江微笑着对答辩老师说:“您仔细看,申请表上姓名相片是我的哦。”


“您是我这么多年来遇到的年纪最大的考生,大专本科连读。我相信您的能力,就不再提问太多的问题啦。”答辩老师被他那种老当益壮的精神所感动。


哥江于1991年2月调到县教育局,单位领导安排他到教育工会工作。他积极参加各基层教育工会和学校民主管理,参与调查侵害学校和教职工权益案件,为维护学校和教职工合法权益奔走于各有关部门。


他学以致用,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在履行工会职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先后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先进分子” “先进教育工作者”,被百色市教育工会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


哥江和我一样,爱好文学,尤其擅长古体诗写作,他创作活跃,收获颇丰,但很低调。他和我常常互相鼓励,在各自领域的创作上做出优异的成绩。


哥江退休后始终与在职时一样,甘于做同学和朋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哪位同学、朋友因病住院,哪位同学、朋友家里有红白喜事,他都不厌其烦一一通知到位,一一组织开展慰问,给当事人带去同学和朋友的温暖。


哥江热情永远依旧,他是我们的这帮同学尊敬的“大哥”!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

上一篇:

下一篇: 沉默(二十六首)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