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文化的明灯
今年五一假期,我们没有出游,而回了一趟老家——田林县百乐乡板干村。
在老家,我看到了老家的发展和变化,如今的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了,尤其在乡村振兴推进中,“农家书屋”点亮了乡村,成为了农民精神生活的“充电宝”。如今,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室,“农家书屋”成为了广大农民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丰富精神生活的文化平台。
走进村里的“农家书屋”,只见书籍分类登记编号,排列整齐的放在指定分类的书架上。有红色革命书籍、有养殖技术书籍,有各种中外名著,还有小朋友们爱看的各类故事书,图书种类齐全。“小小书屋”逐渐成为村民长知识、学技术、学本领的“小课堂”,他们来这里交流各种技术,寻找问题的答案,寻求各种帮助,寻找生活的快乐。
农家飘逸书香,田野充满希望。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期,为掌握好农业生产技术要领,许多村民利用空闲时间,走进农家书屋“取农经”。板干村七组的黄甫克承包了村里的六亩水稻,今年全部种植杂优水稻新品种,为了把农田种植好,他严格按照书上讲的秧苗生长期的管理,培育的秧苗长势喜人。尝到甜头的他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喜不自禁。一时间,板干村掀起了一股“读书热”,大家纷纷投身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取经致富。“农家书屋”门庭若市,成了老百姓的第二个家。
板干村八组40多岁的李捡窜,多年脚患关节炎。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后,他便成了那儿的常客,什么《健康快乐100岁》、《身心健康辽法》、《家庭医生》等等书刊,让李捡窜学到了许多保健知识。他按照书上的方法保健,如今关节炎不常犯了,身子硬朗多了,还常给领居的老人讲家庭保健知识,村里人见了他都亲切的叫他“家庭医生”。
“农家书屋姓‘农’,我们要建成农民自己的书屋。”板干村党支部书记黄喜新介绍,“我们祖辈吃尽了知识匮乏的苦头,在发展板干村特色产业的同时,我们决心建设好自己的文化阵地。”农家书屋的书贴近农村、契合农民。乡亲们从中了解政策、学习知识后发展生产,乡村振兴有奔头,美好生活有盼头,农家书屋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
书香农家一小步,和谐社会一大步。板干村自“农家书屋”建成后,村里喝酒赌钱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离开赌桌,走进书桌,阅读一本好书,结识一位智者,收获一份希望。农家书屋日益成为劳动村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陶冶了村民的情操,更为乡风文明建设赋能,美丽乡村,文化铸魂。小小农家书屋,汇聚发展大能量。
这个五一假期,平凡而有意义。我坚信。“农家书屋”给板干村铺设了一条智慧之路,给村民心中点亮了一盏文化的明灯,他们一定能走出自信,走向辉煌。
作者简介:黄泽宁,1970年出生,壮族,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就职于田林县教育局,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网》《中国文明网》《广西文明网》《广西日报》《右江日报》《百色新闻网》及《三月三》杂志等。
下一篇: 人生成功密码:心“眼”看世界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