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情
两年来的锻炼,我的病变化还是不大。
清晨,我穿好运动服,系好运动鞋,出了家门,去小区里晨练。沿着小道慢慢前行,步履开始沉重,我的心情也随之浮躁起来,我耐住情绪,调整好自己,因为这病不允许发火。我对着路边碧绿的小草苦笑一下,振了振心里最后的底气,脚步一高一低地继续前行。
“铃……”挂在身上小包里的手机急促地响起。我懒得理它,任它自然叫停。
“铃……” 又叫了。
我不情愿地接听,一个熟悉声音在耳边响起:“叔,我是侄女,您在家吗?我到南宁来看您了。”我心头一惊,没有在意她的话,因为现在是收芒果的季节,哪有时间来看我,我回道:“别跟我开玩笑。”
“叔,给定位吧,我要过去了。”听到她话音的急迫,我心头一热:“好好好,我马上发。”
发完地址后,我感觉到从来没有的兴奋,转身朝家的方向走去,夏日清晨的风凉爽舒适,路边的花草微笑点头。
回到家,我高兴地告诉妻子侄女马上要到家来访。她睁大眼睛望着我,似乎也不相信,我在大厅的沙发上坐着等候。
“铃……” 门铃响了。
我打开了大门,侄女满面笑容:“叔好啊,身体恢复好多了吧?”“好多了好多了,进屋进屋。”我太高兴了。
“叔,这是我们家新摘的芒果,家人让我带给您尝尝,对叔的身体好。”侄女高兴地说道。
我用没有伤病的手接过芒果,这来自百色革命老区的的一件芒果在我手中,超乎千斤之重,它浓缩了侄女和她家人的情和意,是一种念想,我的心里非常感动。
侄女是田林县百乐乡板干村人,多年前嫁到田东县平马镇怀民村巴怀屯的一户普通人家。刚开始,侄女夫妻俩在田林县生活,靠的是打工维持生活,很艰难。后来回田东家去种植了芒果,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侄女打开箱子里的芒果,屋子里立即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她小心地剥开几个芒果放在茶几上,我们边吃边聊。
“我们屯家家户户种有芒果,这段时间是收芒果季节,芒果压满枝头,果园弥漫香气,村民都在忙碌地采摘,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侄女描述她们屯今年芒果的丰收景象,乐得双眼眯成一条线。
“我们家种多吗?”我看到侄女的高兴劲,我问了一句。
“不多的只有50亩,今年也有20—30万元的收入。”她愉快地说到,芒果在家门种植,我们在家门就找得钱了,芒果已成我们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了,村里现在都是“芒果车”,“芒果楼”,“芒果路”等,大家的生活过得甜甜蜜蜜啦。
坐了好一会儿,侄女说要赶回家去,明早还要摘芒果,我与妻子极力挽留她吃饭,她没有依。
“叔,要好好养好身体,等病好明年到我芒果园去看看。”出了门口,侄女又深情地一句话。
送走侄女,我回到茶几边坐下,望着眼前芒果,心里在感激侄女的同时,也为她种植芒果产业丰收致富而感到高兴。
作者简介:黄泽宁,1970年出生,壮族,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就职于田林县教育局,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网》《中国文明网》《广西文明网》《广西日报》《右江日报》《百色新闻网》及《三月三》杂志等。
上一篇: 瓦匠做瓦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