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红色作家蒋光慈的别样少年

作者:胡遵远 阅读:1175 次更新:2023-05-31 举报

巍大别山,英雄鄂豫皖。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这块红色热土诞生过无数英雄豪杰。伴随着沸腾的革命事业、火热的斗争生活,还诞生了一位名扬四海的红色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蒋光慈。

他出生在大别山北麓、安徽省金寨县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人烟密集的山村小镇---白塔畈(时属霍邱县南乡

蒋光慈的祖籍是六安县徐集区莲花庵(今裕安区分路口镇古城村)。这里临近淠河,老淠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虬龙,动不动就发怒,造成平坦的沙滩土地七灾八难。靠土地吃饭的老百姓实在不能糊口了,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蒋光慈的祖父蒋德福是个轿夫,在家排行老二,大哥蒋德发,三弟蒋德贵。蒋德福家境清贫如洗,只能寄居在人家的破草屋里,用自己的肩膀作有钱人的上马石。一年又一年,还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为了养家,他不得不随着逃荒大军,拖家带口流落到大别山脚下的小镇白塔畈。

贫穷家庭百事哀。蒋光慈的父亲蒋敦芳,号从甫,从小无钱上学读书,十几岁便到河南固始县当学徒。店主家设私塾教自己的儿子读书,他便一边帮店家干活,一边偷偷学习。由于天资聪慧,不懂就问,深受私塾先生的喜爱与眷顾。久而久之,集腋成裘、积沙成塔,成了小有学问的人。他不仅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且会吟诗作赋,一度还做了私塾老师!

这以后,蒋从甫回到了白塔畈,先租房后买房,开了一个杂货店,名曰“蒋恒兴”经营锅碗瓢盆纸张文具之类的小物品。在农村收获季节,还开了一个临时性的米行。

苦过来的蒋家,生活节俭全家勤劳他们从牙缝里抠出一些积蓄,在白塔畈东边不远的乡下,买下几十亩田产,盖上几间草房,家道逐渐好转起来。

安居乐业的蒋从甫与贤惠妻子陈氏诞下的三男一女逐渐长大成人。大儿子蒋儒谦,二儿子蒋儒让,三儿子蒋儒恒,即蒋光慈,小名巧子(后来改名为蒋光赤、蒋侠生、蒋侠僧、蒋北峰、蒋光慈等),女儿蒋儒香。

陈氏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是与白塔畈一岭之隔的小关村陈姓女儿为人忠厚善良,是难得的贤妻良母。当蒋从甫长年在外奔波生活时,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当蒋从甫赋闲在家打点生意时,她就是最好的贤内助。

蒋从甫在教学蒙馆期间,一次赴一个学生家的丧事宴席,无意中坐到了王家老楼亲族王小夫一桌。席间,王小夫奚落蒋从甫的父亲是轿夫,没有资格与白塔畈乡绅王子敬家族子弟同桌。蒋从甫受这无端凌辱,愤然离席而去

陈氏知道此事后,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她在安慰丈夫的同时,也坚定地对孩子们说:“靠自己力气吃饭,讲到哪里不为孬,靠盘剥人家吃饭,讲到哪里不为好。”在母亲这种朴素思想的教育下,蒋儒谦蒋儒让都娶妻生子老实本分,靠勤劳的双手打点田地耕耘生活。

饱经沧桑、看惯世态炎凉、受尽压迫剥削之苦的蒋从甫,因父亲是个轿夫而饱受别人的冷眼与欺凌。常在外面走动颇有丰富阅历的他,决意要培养一个出人头地的孩子来“撑门面”。他悉心培养着1901年9月11日出生的小儿子蒋光慈。

1907年秋,刚满6岁的蒋光慈就被送到当地私塾朱丹老师开设的学馆开蒙,学名蒋儒恒。

当时教育主要开展“儒学教育”,教育场所有书院、私塾、县学、社学和义学。如果按教学内容分,又可分为蒙馆(专门对儿童进行教育启蒙)、经馆(主要学习“四书五经”)和混合馆(学生文化程度不同)。蒋光慈就读的是混合馆,同馆学习的有20多人。死记硬背的私塾老师只教字音,不教释义。蒋光慈对此不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是:写大字,吟《千家诗》。

那时的蒋光慈,小小年纪,身材颀长健壮,梳一条油光可鉴的麻花辫。冬天穿蓝布长衫,夏天穿粗布短装,手提竹子编成的“书笼子”,红扑扑的脸上神清气爽,在白塔畈鹅卵石铺就的小街道上,迈着轻快的步子。他读书很用功。课堂上,他和孩子们一起抑扬顿挫、随意挥洒、摇头晃脑的诵读声,清脆悦耳地响彻在山镇上空。

据翟光熙先生《蒋光慈事迹考》一书记载:他自幼特别聪明,在家乡有“神童”之称。孩提时与人下棋,简直所向无敌,找不到对手。他写得一手好字,十一二岁就会写春联,而且对文往往是自撰的。当时他身材还很矮小,常站在凳子上书写。

他好学苦读,常常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寒暑假在家也是读书习字,从不与地方乡绅周旋结友,喜欢与贫苦的人们联系。

随着西学东传,私塾所教授的内容也有所变化。1903年,清政府颁布“葵卯学制”,废科举,兴学堂。民国之后,“中西兼授”的小学,也在一些地方兴办起来。

翟光熙先生说:“光慈七岁入私塾读书,两年后到离家五十里的河南固始县钟子集的志成小学读书,读了五年毕业,又在校补习了两年,得到学校里一位秀才出身的老师的器重,为他讲解了《四书》。”

志成小学靠史河西侧,大门朝南,门楼后面布列着四幢房子,校舍60余间。学校实行新学制,师生300多人。按照入学先后顺序,蒋光慈被编在丁班。蒋光慈是插班来上新学的,所以住校吃大伙。寝室里每人一床一桌一盏灯,学习条件较好。课余时间蒋光慈信步走出校外,面对波涛翻滚不舍昼夜的史河水,或吟诗,或远眺,或遐思。

志成学校推行民主教育思想,老师多具有真才实学。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英语、历史、地理、卫生、公民、自然、手工、图画、体操、音乐等。蒋光慈在家叫蒋儒恒,在志成小学叫蒋北峰。他的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好,尤其国文成绩突出。加上他真诚待人,品行端正,每每受到老师的表扬。詹谷堂詹佛堂曾楚香等德高望重的老师更是对他特别看重与关照。

受詹谷堂老师器重的蒋光慈,也很崇拜老师。他不仅佩服老师的渊博学识高深素养,更佩服他倡导民主自由、解除思想禁锢、彻底砸碎封建桎梏的主张。

学校以詹谷堂为中心,很快凝聚了一批进步骨干。詹谷堂经常借一些进步书刊给蒋光慈阅读,教导他要做一个品行高洁、堂堂正正之人。蒋光慈进步很快,他心中的火种被点燃。那些社会不公、尔虞我诈、贫富不平等的尖锐矛盾,常常感到愤愤不平。当他从詹谷堂那里了解到多次靠卖主求荣、叛变捻军的李昭寿儿子李荫堂横行乡间鱼肉百姓无恶不作之时,便对之切齿痛恨!

一天上午,刚下第二节课,不知谁喊了声:“李荫堂的轿子停在学校大门口!”蒋光慈和几位同学跑过去一看,果不其然,校门口停着一顶四人抬的轿子,威风凛凛,势不凡。“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蒋光慈领头怒气冲冲地扑向轿子,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轿子给砸了。

李荫堂气得七窍生烟,连喊带骂地找到校长叶兰谷,要求惩办“祸首”,开除学生,还要学校赔偿经济损失,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开明的叶兰谷校长了解了蒋光慈一行砸轿子的本意,加上自己也痛恨李荫堂的为非作歹,他先是敷衍,采用缓兵之计,答应一定要严惩学生,事后,左右搪塞,结果不了了之。

有一,固始县的县知事坐轿子来志成小学视察,学校集合学生听他“训话”。校长叶兰谷派人从学校背后的丁大山采集一束鲜花,让品学兼优、仪表端庄的蒋光慈献给县知事

蒋光慈走上讲台,双手献上鲜花,并规规矩矩地行了个鞠躬礼。可县知事毫无表情,不仅不还礼,甚至连头也没点一下。

县知事的傲慢,使蒋光慈怒火中烧。他很快走下讲台,跑出学校大门,一口气奔到史河边上,用河泥捏了一个翘着长辫子,有点像县知事的泥人,头高高昂起,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然后,将泥人放在路上,自己躲进树丛中

不一会儿,县知事视察结束,所乘轿子经过河岸时,忽然从树丛中飞出几块碎石、泥巴,直往轿子砸来。县知事发现有人砸轿,一边命轿夫停轿,一边大声喝问:“是谁?!”

蒋光慈从树丛中跳出来,大声说:“是我砸的!”说着指着放在路上的泥人,讥笑道:“县知事大老爷,你看它辫子翘得多高啊!”话音刚落,上前一脚,将泥人踢翻踏碎。

县知事怒声喝问:“大胆小子,为何砸我轿子?

蒋光慈毫不畏惧,上前一步责问他:“刚才我上台向你献花,向你施礼,你为何不还礼?常言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堂堂县知事大人连这点礼节都不懂吗?分明是傲慢无礼目中无人嘛!

怒砸李荫堂坐轿脚踢泥捏县知事这两件事,使蒋光慈成为志成小学无人不晓的学生。此外,他还和学友们下乡铲除程姓地主家种植的罂粟,在校周围村民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蒋光慈在詹谷堂老师的教育影响下,开始萌发改造世界的梦想与渴望。即使暑假回到家乡白塔畈,也会结交行侠仗义、豪气爽直的同乡朋友。他们常常秉烛而卧彻夜长谈。什么英雄豪杰行侠仗义文人学士社会不公,如何改革等都是他们的共同话题。

1916年暑假,蒋光慈离开志成小学,与同学叶毓敏一道,赴固始县城的固始县立中学参加升学考试,两人均顺利通过录取。

固始县立中学与志成小学相距50余里,都是靠近史河岸边的学校。在大别山脚下,风景秀丽,田畴一碧的环抱之中。这个有“大别山文化摇篮”美誉的学校,虽然有很多学富五车的老师任教,但整个学校封建思想氛围浓厚,让刚从志成小学出来民主思潮涌动的蒋光慈深感压抑。特别是校长刘春阶,对待贫富悬殊的学生亲疏不一,让蒋光慈常常感到愤懑不已。第一个学期快要结束时,他实在忍不下去了,就同几位主持正义的同学,打了校长刘春阶

捅了大娄子的蒋光慈,被校方开除了学籍。他回到家乡白塔畈,过起了忧郁愤懑的“闲暇”日子。他在放牛、干活的空闲,爬到山顶陡坡极目远眺拢手长啸......口吟“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的诗句,恨不得化作一只自由翱翔的飞鸟,飞向山外大世界,为穷苦乡亲点燃照亮前路的灯盏。

 

(作者:胡遵远,系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副院长。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