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杂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编辑:admin 阅读:1585 次更新:2020-03-02 举报

核心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今天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行万里路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现实生活的深处更深处去增加阅历、体验人生、孕育情感,读万卷书则是不断提高知识素养和艺术修养,丰富文化艺术上的储备 

不在现场、不在人群里、不参与事件进程,创作者跟生活之间永远隔着“情感”这道障碍,作品和读者之间也就永远隔着一层 

文学不变的价值是真善美。善是动机,要对社会人生有建设性;美既要焕发艺术的形式之美,又要有情感上、理想上、人性上追求光明温暖的内在之美;通过善和美,会让我们认清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接近本质,接近真。 

 

作家档案 

 

 

阿来,藏族作家,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2009年3月,当选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机村史诗》《格萨尔王》《瞻对》,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散文集《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以及中篇小说多部。2000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凭《机村史诗》六部曲获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由此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奖、鲁奖的双冠王。 

 

好作品永远都是好题材和艺术创新表达的结合 

记 者:2019年众多年度书榜里都能看到长篇小说《云中记》的身影,这部回望汶川大地震的作品赢得读者好评。它体现你在处理社会现实题材方面怎样的文学追求? 

阿 来:对文学来说,题材固然重要,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现实和独特现实感能成就一部作品。但题材并不决定一切,文学止于题材、止于现实生活的话,会使写作者忽略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这个题材跟社会生活主流、时代精神主流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所谓现实题材写作,捕捉的只是浮光掠影、泡沫一般转瞬即逝的表面现实,没有发掘出本质;二是过于注重题材,有意无意间忽略文学在艺术层面上的规范与要求,本来占有了很好的题材,却因为语言、形式等方面欠缺努力,作品效果大打折扣。好作品永远都是好题材和艺术创新表达的结合。

 

记 者:题材发掘和艺术表达这两方面在今天都面临挑战。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现实和信息资讯,有人说,现实比虚构更精彩,人心比匠心更复杂,文艺在表现现实和艺术创造方面是否有些力有不逮? 

阿 来:变化是新变化,应对方法恐怕还是老方法,对创作者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今天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行万里路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现实生活的深处更深处去增加阅历、体验人生、孕育情感。读万卷书则是不断提高知识素养和艺术修养,丰富文化艺术上的储备。毕竟,积累是创造的前提。这种积累既有纵向的对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精神溯源,也有横向的对其他文化的汲取借鉴。举个例子,我们用中文进行写作,对中文修辞从古到今怎么一点一点丰富起来的审美经验应有充分了解,对中文在形、意以及音韵上的强大表现力不该视而不见,应该深潜其中,不断体悟。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是文学创作与修养的一体两面。去往任何一个地方,都需要先作知识准备,深入乡村要有乡村的知识,深入文化要有文化的知识,深入脱贫攻坚也要对脱贫攻坚各个层面有认知和了解,要提前做足案头功课。有些时候,我们四处行走却收效甚微,重要原因就在于把行走和读书割裂开来。如果走进山岳大川,连一点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的知识都没有,那就只能写些老生常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固然好,但古人已经说过了,今人的表达在哪里?今人的表达必须建构在新的认知基础上。可惜在有些作品里,常常看不到科学进步给我们认知世界带来的改变,更不要说利用现有的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在内的很多学科工具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现实了。

 

如果过于依靠“二手生活”,文学对情感的提炼和表达就会变得愈加困难 

记 者:身处媒介急剧变革的时代,人们接近现实、汲取知识的方式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媒介了,微博上找素材、抖音上看生活也在影响不少文学艺术的创作生产。 

阿 来:的确,接近现实、感受生活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发生很大变化,但文艺特别是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它是靠情感靠思想参与生活,而不只是客观的、表面的、知识层面上的了解。要想真正深入生活,获得深刻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必不可少。文学感动人、能够诉诸人心,归根结底在于“以情动人”。如今,文学对现实的提炼和思想情感表达容易肤浅,原因之一就是过于依靠二手生活。资讯发达使得大量二手材料甚至三、四手材料可以便捷得到,靠这些材料可以把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甚至也能把细节做得很好,但不在现场、不在人群里、不参与事件进程,创作者跟生活之间永远隔着“情感”这道障碍,作品和读者之间也就永远隔着一层。

 

记 者: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有目共睹,你的作品《尘埃落定》《攀登者》都有影视改编的“触电”历程。如今很多读者是通过影视改编、通过网络综艺的“译介”进入文学,如何看待这种逆向的文学接受? 

阿 来:经常有人说,我们到了影像时代、读图时代,我觉得不能这么看,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之前,一直就处在图像时代,处理图像是我们人类由来已久的能力。但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使用语言文字进行抽象思辨,分析、演绎、推理。我们思维的依凭是语言。我担心的是,重图轻文、过分依赖图像视频,会使人的文字感受能力、文字使用能力和表达能力退化。这不仅仅是人均少读几本书的问题,更关系到人类的思维思想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中国有世界上最漫长的没有中断的文字传统,所以才有如此丰富的审美资源和思想资源,我们文化财富的重要依托就是文字。接近文学的人,也是想通过文字来提升审美和思想能力。这一点是文学难以被取代的关键原因。文学就是创作者与现实、与社会、与时代相遇的反应。这个反应不是化学的,也不是物理的,而是情感的、审美的、思想的。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我们越来越重视消费,重视文艺的娱乐功能,文学教化、熏陶、提升人的作用显得似乎有些“过时”。如果随着时代发展,需要把文学牺牲掉,来迎接一个可以取代它的更高级的文化形式,那我当然举双手欢迎。问题不在于失去什么,而在于失去的同时,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用来取代文学的东西能够提供胜于文学的价值吗?

 

越是身处变化的时代,越应该保持对文艺永恒价值的笃定之心 

记 者:脱贫攻坚是中国当下社会的重要时代主题,许多作家艺术家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脱贫攻坚助力加油,也将广大基层当作自己创作生产的“一线”。  

阿 来:参与脱贫攻坚,既是我作为一个作家的责任,也是我作为四川作协主席的工作。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地方。这几年,我们组织作家深入基层、定点到村到户、广泛跟踪脱贫攻坚工程的各个方面,陆续拿出一些有分量的作品。最重要的是作家们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复杂现实有了更深了解,跟干部群众建立了感情。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浩大工程,不仅是一村一户摘掉贫困帽的问题,也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它涉及交通、电力、通信、教育、卫生、文化等方方面面,是包括产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精神面貌提升在内的全方位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面对这样重大的社会现实和史无前例的历史进程,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如果视而不见,那与社会实在是太隔绝了。

 

记 者:关切社会、回应时代、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这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文学艺术的根本原因吗? 

阿 来:古人说“目眩于五色”,身处变化的时代,我们既要追逐“变”,又要有对永恒价值的笃定之心。这关系到文艺工作者自身的建设问题。现实如同茫茫大海,蕴藏丰富,一味在海边追逐浪花,而不是沉潜到大海深处,那就永远不会知道大海伟大的力量来自哪里。不论中外,好的文学一定引领读者面对真实人生、正视复杂社会,这是文学认知的力量。文学不变的价值是什么?我以为还是真善美。善是动机,艺术的动机是善,是对社会人生有建设性的;美既要焕发艺术的形式之美,又要有情感上、理想上、人性上追求光明温暖的内在之美;通过善和美,会让我们看阿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