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莫负春光 莫负卿

作者:楚国良 阅读:688 次更新:2023-05-04 举报

莫负春光  莫负卿

一一南岳后山行纪

野莓谷风景区野莓谷风景区

  早就听说衡山县野莓谷风景区为仙人流连的凡尘美景,未经修饰的自然馈赠。五月一日,应好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刘敏邀请,在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常务理事,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湘潭洛口诗词楹联学会主席杨孟雄带领下,莲乡诗人郭国亮,张新果,楚国良一行如愿以偿,终能一窥野莓谷的美丽身影。

  上午8时,我们在易俗河汽车站出发,直奔潭衡西线,在衡山白果高速收费站下,历时近100分钟,顺利到达南岳后山野莓谷。

  野莓谷风景区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衡山县岭坡乡福星村 ,为大南岳衡山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距衡阳市区39公里,距潭衡高速公路白果出口14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最高峰为南岳衡山北部第二高峰紫盖峰,海拔1029米。景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有万亩竹海,千层梯田,奇石遍山,瀑布如画,峡谷秋冬季节野莓簇生,娇艳欲滴,更有两株千年红豆杉隔溪相守,不离不弃,堪称镇山之宝;赵氏三忠,匡扶宋室,名垂青史;城前书院,化育英才,誉满三湘。景区分为野莓谷、天子山、仙人石、紫盖峰、竹海、梯田、千年红豆杉等30余个景点。地处衡山竹海景区核心地带,是一处观光休闲、寻幽探胜的好地方。

  唐代王维在自己的《相思》一诗曾写下这样的文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从此以后“红豆”便成为爱情的象征。但红豆究竟长什么模样,结出红豆的红豆杉又是怎样一种树,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今天大家就跟随我的这篇游记,去探访藏在大山深处的:红豆杉。

  沿小路前行,一路几乎没有遇到行人,陪伴我们的只有路旁那潺潺溪水。清脆的水流声,一下子把我们从之前的烦闷中解脱出来,同时也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我们。

  虽无奇山异水,但行走在这斑驳的石板路山让我们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古人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看来是不错的,走在这幽静的山间小道,无比的惬意与舒畅。

  一路行来,景物在变,唯一不变的那痴情的溪水,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可能也担心我们看厌,于是不停地变幻着模样。于是就有这这姿态万千的大小瀑布。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路爬涉终于望见红豆杉的倩影。

  眼前的这株是雌树,屹立于此遥望几百米以外的另一株雄树。看来植物间的爱情也足以感动世人。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我们在休息片刻之后继续寻找雌树眼中的 “情郎”。沿山路继续前进。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虽说只有百米的距离,但沿蜿蜒的山路前进也花费了我们近30分钟的时间。终于也找到了那“情郎”,但我们发现这棵红豆杉的待遇远远不及前者,枝条上少了那些祈福的丝带。这或许就是王安石所说的“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但这棵雄树全然不管游人的看法,依然翘望着他的爱人,眼光是那么的痴情,意志是那么的坚定!

  沿着天子古道上行,左边是葱绿竹海,野莓谷是此行最为期冀的美景之一,它藏身在衡山县岭坡乡福星村,这里也是衡山竹海景区的核心地带。

  天子古道为天子山登顶石径,凿取山中天然岩石层层垒砌而成,全长900米,相传是南宋百姓为纪念抗金英雄、宰相赵方(后人敬称“天子”)而修,称为“天子古道”。

  天子坟位于岭坡福星村与黄谷村交界的贺家岭(海拔513米),墓外围上方的天然岩石上刻“宋丞相赵方墓”,为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赵方(1133-1221),南宋人,淳熙八年(1181)进士。因抗金屡建功勋,任京湖制置大使、刑部尚书。嘉定十四年(1221)卒,追赠光禄大夫、太师、谥忠肃。

  快乐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看着时间不早,开始踏上返回的路程。返程途中,我们顺道参观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岳北农工会旧址。

  走进湖南省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捷三公祠,庭院里植被景观错落有致,一片宁静与祥和。

  从外观上看,捷三公祠与寻常祠堂并无二致。步入其中,方能感受到这个祠堂的独特之处,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岳北农工会旧址。伫立在旧址前坪的“锤子大刀梭镖”图案前,仿佛仍然能触摸到那段风云历史。

  时间回到1923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初六,4000多名岳北农民及手工业者聚集于此,欢庆象征“工农握手革命”的岳北农工会正式成立,不满24岁的白果镇青年工人刘东轩当选为岳北农工会主要负责人。

  何谓“工农握手革命”?要从当时岳北农民的生存境遇说起。岳北主要指衡山县南岳衡山以北的农村,以白果镇为中心,方圆数十里。

  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长期军阀混战及官吏贪婪,农民饱受压迫。白果镇是大军阀赵恒惕的“胞衣地”,赵恒惕“窃取”了湖南省省长一职之后,对劳苦大众横征暴敛,农民生活更加苦不堪言。

  岳北地区许多农民被迫到安源、水口山等地干苦力。其中,刘东轩到水口山当工人,谢怀德到安源当工人。1922年末,工人们回到家乡岳北过春节,带来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水口山工人大罢工胜利的消息。尤其是参与领导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的刘东轩,那时已是共产党员。他回家后在穷苦朋友中做了许多介绍,让大家激动不已,纷纷要求刘东轩回乡指导他们斗争。

  1923年夏初,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先后选派刘东轩、谢怀德回家乡岳北发动组织农民运动。经过几个月的串联、发动,岳北农民按照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经验,以十人团为基础,以十代表、百代表、总代表的组织形式,成立起岳北农工会,意为岳北农民与水口山工人相联合,工农“握手革命”。

  成立大会选举了刘东轩、谢怀德、彭桂峰、李渭璜、杨仕润、李甘霖、旷荣七等为岳北农工会委员,由刘东轩、谢怀德分别任正、副委员长。《岳北农工会宣言》发出农民觉醒之声:“现在我们知道了,要为自己解除痛苦,只要大家联合起来啊!”

  1920年,刘亚球跟着刘东轩一起到水口山铅锌矿当了工人,参加反抗封建压迫的工人运动。在组织领导岳北农工会的这几个月里,父亲刘安益加入了斗争,7岁的弟弟盛翼联,也开始跟着父兄跑腿报信。

  岳北农工会失败后,刘东轩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到湖南,以特派员身份在衡阳继续领导农民运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推动大革命深入发展。他先后参加秋收起义,并担任过祁阳县委书记等职务。直到1928年6月,他被敌人残忍杀害时,年仅29岁。

  刘安益、刘亚球和盛翼联也投身于火热的农民运动,参加工农革命军,并加入了*。刘安益担任过中共安福县委交通员,1930年,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所杀害。

  刘亚球和盛翼联两兄弟身处红军不同军团,坚定地跟党走,走过长征路,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贡献。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