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龙民》(附录二)
附录二
论姜传富长篇小说《龙民》的艺术特色
萧尚华 萧立宽
一部长篇小说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是表现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图的两个基本层面,前者决定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生命力,后者决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二者缺一不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之所以能雄视百代,长传不衰,是因为这些作品都能做到形神兼备、文质俱佳,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姜传富的新作《龙民》,其鲜明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以尊重生活的真实、贴近底层生活、艺术反映现实的创作原则和情系中国农民、关心农业发展、关注农村变化的热情,以全方位、多层面的视觉记录了中国农村走过的艰难曲折、尖锐复杂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走进农村、结识农民、了解农业的窗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美好未来描绘了一幅颇具前瞻性的壮丽画卷。《龙民》会给读者带来多方面的思想营养、多层面的情感体验和多角度的精神享受。本文试对《龙民》一书的艺术特色进行肤浅的探讨,为读者赏析本书的艺术价值提供一个解读性的参考。
一、 概括性
一部书就是在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对一群特殊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场景的浓缩性的概括记述,让读者通过作品描写的这个“小世界”来了解和认识更广阔的“大世界”。要较好地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就必须运用概括化的创作原则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形形色色的人物、林林总总的现象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处理,把这些都集中到一个特定的艺术环境下的一个人的身上。这样,作品中的人就不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具有类似个性特点的一群人和一个人,这就是艺术的概括性。姜传富的《龙民》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书中反映的时代背景,即从全国刚解放到中共十八大前后这六十多年的时间区间,书中仅用“土改工作队”、“分田地、钉地界”几个词就把解放初期农村土改的社会背景概括出来了。同样,解放后的一系列运动,作品中用“三反”、“五反”、“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农民打工”、“新农村建设”等词概括地反映出来了,这一系列运动的社会影响,都在书中人物的身上表现出来了,这就是概括性手法的巧妙运用。具体到人物形象上,农国庆就是解放后一代农民的化身,他的经历遭遇、他的理想追求、他的困惑痛苦、他的个性特点,无一不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这类人的生活进行高度概括的结果,所以,他的形象既有代表性,又有可信性。书中的郭氏父子的形象,也是在高度概括了不少农村干部的各种特点之后塑造出来的。书中的钟白美、郑雪莲、和美、曾贞、盛祖远、邢春雷、郑雪飞、谷尧仔、罗镇长、陈苗苗等各色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对号入座”的人,他们都是作者运用概括手法进行创作的产物。
六十年短暂又漫长的历史,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年的沧桑巨变,作者用几十万字的作品很艺术很形象地反映出来了,这当然是概括性手法在宏观思构上的运用,而且运用得很巧妙很到位,这是难能可贵的。
二、典型性
《龙民》在运用典型化手法上做得很到位,首先,作品展示了一个典型的社会环境,即解放后六十多年的中国农村这个背景。作品把宏观的社会环境具体而微,浓缩到某一个村,用一个村的微观社会环境来代表整个农村这个宏观的社会环境,这就是典型化手法的运用。社会环境如此,人物形象更是如此。作者在高度概括即“杂取种种人”的基础上,把他们的命运、遭遇、经历以及性格特点等集中起来,通过一个人和一群人表现出来。作品中农国庆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农民、农民工、农民知识分子和农村干部,而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的缩影。在他身上,中国农民的勤劳、善良、憨厚,有志气、有追求、有操守等的精神品质都集中表现出来了,中国农民的不幸的遭遇、贫困的生活、艰难的处境、无助的苦恼、挫折的爱情、不公正的待遇等,也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了。还有农村中的部分农民的自私奸诈、勾心斗角、见利忘义、为富不仁、庸俗自私、粗俗不堪的劣根性的东西,也同样在郭由舒等人物身上表现出来了。通过这些人,读者可以了解认识农村中的一大批人,通过这些典型化的人物形象,读者可以了解社会,认识人生,洞悉大千世界,从而获得艺术的享受。
《龙民》一书中不但描写了“好人”和“坏人”,而且还塑造了一大批“中性”人物。钟白美阴险狡猾、投机钻营,为了当官而不择手段,甚至连未婚妻都拱手相奉,在“捣莲计划”、“夺琦工程”中与郭由舒狼狈为奸,他的丑恶嘴脸无不让人唾弃,但他与郭由舒相比,形象上还是有差异的。同样是农村妇女,郑雪莲、邢春桃和盛祖花在形象上是各有特色。“闽中三花”中的洪和美、黄芙蓉和蓝招娣在对待人生、生活和爱情的态度上是大相径庭。同样是外商,钱源广与邬泽田的经商理念、经营之道、为人处世简直有天壤之别。还有众多的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十分相似的人,但书中的人物更有典型性,是艺术的真实形象而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张三李四,这是作者运用典型化手法的结果。
三、故事性
读《龙民》始终有这么一种感觉,就是自始至终都是作者在“讲故事’,讲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大故事里边套着若干个小故事。“讲故事”就是把生活中的人和事写出来,讲述给受众听。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的确如此,读书就是在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首先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进而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继而被故事中的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所作所为所感染,所震撼,最后,读者接受了“讲故事的人”的美的熏陶和思想教育,逐渐成为作者所希望的那种人,从而实现创作目的和愿望。《龙民》一书的故事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故事的生动性。故事的生动性是通过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表现出来的。《龙民》一书中,几乎所有的爱情故事和情节都写得十分生动,如郑雪莲的大胆直白,和美的缠绵执着,曾贞的温婉含蓄,等等,都具有十分动人的力量。作品中还有许多生动的场面描写,如写农国庆与和美在山洞避雨偶遇大蛇的惊险场面,清明节曾贞在墓地遇“鬼”的恐怖场面,还有“龙村花园”一期工程竣工庆典时的热闹场面,等等。这些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故事的生动性的表现。
二是完整性。就小说来说,无论篇幅长短,故事情节不完整的话,总会给读者留下遗憾,或许就是缺陷。《龙民》一书在故事情节方面就十分注意情节的完整性。在书中,作者采用埋伏笔、作铺垫等手法,使本来复杂的故事件件有头尾,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举例来说,农国庆与和美的情感纠葛就写得温婉缠绵,曲折复杂。从儿时的路上偶遇相救,两人第一次打交道,到长大后的再遇再相识,和美本来是以“商业间谍”或“卧底”的身份出现在农国庆身边的,但事情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和美的身份,她由“间谍”、“卧底”身份破茧化蝶,嬗变成农国庆的仰慕者和追求者,最后变成心心相印的红颜知己。但福建一别,两人再无交往,几乎断绝了关系,正当读者怅然若失、扼腕叹息时,和美突然飘然而至,二人终于再次相聚,此时,读者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二人的情感纠葛也终于有了个结尾。这只是一个例子,书中还有郭由舒、郭由安导演实施的一系列的违法犯罪案件,如盗挖古墓、强奸曾贞和柳妞等等,一件件,一桩桩最后都有各自的结局,满足了读者追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阅读心理和社会伦理,使作品的情节更具有完整性。
三是张弛性。高明的作者往往会制造出一张一弛的对比效果,紧扣读者的心弦,硬是把观众拉进了故事情节之中。《龙民》一书中就很好的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使故事张驰结合,扣人心弦。比如“祭谭”一幕,正当农国庆即将沉入潭水的紧要关头,土改工作队龚队长飞马而来,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农国庆。农国庆在主管工程建设时,一次又一次遇到危急紧张的事情,正当事情到了火烧眉毛,读者忧心万分的时刻,作者却有意的运用电影中的“切换”手法,把镜头“切换”到另一个毫无紧张气氛的镜头,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的心快蹦出嗓子眼时,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结果是化险为夷,让读者虚惊一场。如农国庆与和美在山间的“房洞”避雨时遭遇大蛇时的情景是万分危急,眼看大蛇一步步地逼近,而农国庆却手无寸铁,周围又无人相助,和美已经吓得魂不附体。作者运用张弛法使读者的心脏狂跳的时候,突然一个闪电,吓得大蛇落荒而逃,农国庆和和美有惊无险,读者的心情才得到放松。这种张弛法的运用不仅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更好地表现了农国庆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在张弛相间的叙述过程中,一步步完成了对农国庆形象的塑造,读者可以在阅读中仔细品味。
四是通俗性。这部作品把通俗性、趣味性和传奇性高度融合,使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取得了雅俗共赏的效果。作者长期生活在农村,即便后来进城了,也仍然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并继续种着责任田。他对农村、农民、农业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农民的生存现状、心理诉求、期盼愿望等是知根知底,所以他在作品中记的是农民身边的事,写的是农民熟悉的人,说的是农民一听就懂的乡村话,再加上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出来,十分直观地表现了农民真实的生活。在《龙民》一书中,常有一些人们认为土得掉渣的方言,这是作品通俗性的表现,比如“满盏幺姑”,农村婚俗中的“给交谈”、“拿八字”、“送期单”、“定日子”、“送年茶”等词,都是农民耳熟能详的方言词汇,虽然土,却既有生命力,也很形象具体。农村读者读来有一种语言的亲切感,这也是《龙民》一书的一大语言特色。
五是传奇性。通读《龙民》一书,故事的传奇性给人印象深刻。为了表现“龙村精神”,书中借长辈的嘴讲述了“龙王庙的传说”和“七龙子”的故事,还有龙潭和龙行河的来历,使农国庆的生活环境具备了传奇色彩。农国庆的经历从头到尾贯穿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写他的爱情故事,还是打拼创业的经历,无论是遭遇“色毛四鬼”还是遭遇大蛇,无不充满曲折和惊险,富有传奇色彩。特别是结尾部分,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和美、郑雪莲、曾贞都对农国庆射出了丘比特之箭,使他陷入“三难”的矛盾处境,这是最具有传奇性色彩的浓重一笔,使主人公农国庆的人生经历更加充满了传奇色彩。
六是趣味性。《龙民》一书的故事还具有趣味性,表现在一是语言的趣味性方面,二是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方面,比如郑雪莲设计“红窑捉奸”,后来再设计让郭富旺乱伦奸淫儿媳,就是故事趣味性的表现。还有农国庆与郭由舒、钟白美“三牛”在结拜兄弟后,“三牛”对称呼的调侃戏谑性的语言;郭由舒拉选票跟综到门口,看到邢春雷和曾贞类似打情骂俏的夫妻调情;“龙村花园”公投大会结束后的回家途中,一群兴奋无比的大嫂与曾贞充满野性的嬉戏,无不令人觉得趣味十足。这样不仅突出了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还调节了读者的神经,更使作品显得荤素搭配、雅俗共赏,使作品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口味和阅读需求。
四、兼容性
人们欣赏一部作品,往往用悲剧、喜剧来衡量其情感特色。《龙民》一书,既向读者讲述了许多悲剧性的故事,也为我们描写了一系列喜剧性的情节,是悲剧与喜剧并存,让读者眼泪与欢笑相间。作者把一个个悲喜性质不同的情节、场面和人物有机交叉组合,让我们时而高兴得手舞足蹈,时而悲伤得涕泗滂沱。他有一双神奇的妙手,拨动着读者的情感之弦,让我们与文中的人物一起同欢乐、共悲伤,从而达到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效果,这是兼容手法在情感特色方面的兼用。
《龙民》是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长篇巨著中,也兼容了各种文学体裁:有诗歌、楹联,有民间传说,有神话故事,有古典诗词,有现代佳句。书中的一些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都可以独立成篇,同样可以单列成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精美的散文。在内容方面,涉及有爱情、婚姻、家庭,有领导艺术,管理知识,书法艺术,建筑美学,风水八卦,数字游戏,碑林文化,自然景观,奇闻趣事,名人轶事,教育案例,民俗民风,饮酒文化,民谣俚语、流行歌曲等等。阅读本书,可以汲取多元文化的营养。
《龙民》一书的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的,但同时体现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风格。作品立足于现实生活,绝大部分按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来写作,但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增强作品思想内容的丰满度,书中写出了一系列带有浓厚神话、传奇色彩的故事和情节。如龙王庙传说,七龙子的故事,龙行河的来历,牛豹不平等竞争等。浪漫主义风格与现实主义风格有机的结合,实现了自然合理的兼容,且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在叙述方面,他灵活运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各种手段,使故事情节完整,文章脉络清晰。在描写方面,无论是环境描写(社会和自然)还是人物描写(外貌、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都能随心所欲,运用得恰到好处,使作品显得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在语言风格方面,《龙民》一书既有严肃认真的行文方式,也有诙谐幽默的笔法特色。可以说是严肃与诙谐相间,高雅与平俗相伴,很好地体现了语言风格兼容性的特点。
兼容性的特点使《龙民》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为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揭示主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五、悬念性
一部优秀的作品总会在书中有意设计安排一些悬念,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心理。悬念设计得好,不仅使情节曲折生动,跌宕有致,而且有利于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龙民》一书有几处悬念颇值得品味。
郑雪莲的爱情经历,可以说是悬念重重。首先她被上辈许配给表哥钟白美,她被迫认可了父母之命,但她能同钟白美结婚吗?这是悬念一。钟白美为了讨好郭富旺以求当上大队干部,不顾廉耻地将女朋友郑雪莲“转让”给了村长之子郭由舒。郑雪莲会爱上并无好感的郭由舒吗?这是悬念二。后来在割草归途中牛车翻了,郑雪莲和牛草都落入水中,作为男朋友的郭由舒无动于衷,而不会水的农国庆却奋力相救,还差点被淹死。经过这件事的冲击,郑雪莲会继续保持与郭由舒的“恋爱关系”吗?此悬念三。在后来的生活中,农国庆的品行高洁,能干聪明,越来越占据了郑雪莲的心房,郑雪莲会移情别恋,投入农国庆的怀抱吗?此悬念四。郑雪莲出于报答农国庆的救命之恩,以借书为由主动接近农国庆并赠布鞋和绣花鞋垫,后来,二人终于冲破重重顾虑,坚定地走到了一起。但他们能终成眷属吗?此悬念五。再后来,郭由舒、钟白美设“捣莲”毒计,她被陈中保强奸。富有心计又生性刚直的郑雪莲会屈服郭家父子的淫威吗?此悬念六。后来的故事,是旧的悬念未结,新的悬念又起。故事就在这一个个悬念的了结和新的悬念又产生的过程中步步推进,把读者引入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结之中,让读者与书中的人物同欢乐共忧心,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和强烈共鸣。郑雪莲忍耻受辱,在实施了一系列的报复、惩罚恶人的行动之后,违心远嫁他乡,成了强奸自己的人的妻子。他们能相处得好吗?后来怎么样了?又是一个悬念。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郑雪莲的女儿陈苗苗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农国庆的生活中。从陈苗苗的口中,农国庆知道了郑雪莲的心中仍装着自己,并一如既往的爱着自己的真相,这又是一个悬念。后来郑雪莲的丈夫突然脑溢血死去,郑雪莲在无牵挂无忧虑的情况下与农国庆重续旧缘,应该是美梦成真了吧?但又出现了“三女追农”的“三难”局面。
至于农国庆如何应对钱源广的表妹邬泽田的各种刁钻乖戾、自以为是、蛮横霸道的德行,又如何对付所谓“儒霸”茹爱新及“色毛四鬼”之类的黑道人物的威胁,如何处理好和美的爱情攻势,如何摆平与两个不仁不义的“义兄”的复杂关系,如何破解藏宝地图等等,悬念一串串,答案由读者去找。把读者引入一系列悬念之中,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文学艺术的曲径通幽之美,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多方面的艺术享受。
六、前瞻性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除了社会环境更概括、人物形象更典型、故事情节更集中,就是事物的发展更具有前瞻性。所谓前瞻性,就是现实社会尚未达到某种程度,尚未进入某个阶段,文学作品往往先于现实,把这些尚未变成现实的事物用艺术的手法将其描绘出来、展示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憧憬向往,给人们以目标上的引领和方向上的导向。《龙民》一书的前瞻性表现在农国庆对龙村未来的构想和设计上。我国的农村在经历了解放初期的土改,又经历了几十年的吃大锅饭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再次把土地分给农民,改革开放几十年过去了,大量劳动力进城打工,土地需要经过合理流转,再集中到种田大户手里。有的地方已经这么做了,荆门市彭墩村已率先实行了土地流转,把农村建设成了一座富有特色的村中城。再说农民的生活状况已大大改善,他们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还有更高层面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新农村未来是什么样子?作者在《龙民》一书中,用他的前瞻性思维把未来变成了新龙村建设三部曲,这就是,中国的农民不但要享受城市市民的生活,而且还有追求优越于城市市民的生活。农民不仅生活条件优越,环境优美,而且收入颇丰。虽然目前尚未变成现实,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变成现实而且比现在的想象还要好。正是理想中的事物,所以作者把它描绘在图纸上,印在农民的脑海里,给他们以方向上的导向和精神上的引领,让农民觉得生活有奔头,有甜头,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创造,快乐劳动,这就是姜传富的作品的前瞻性特点给读者带来的精神动力和美的享受。
还有一些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作者在《龙民》一书中也有一些独到的前瞻性的真知灼见。比如,关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承传问题,书中借麦大发与农国庆的辩论,提出了一个社会发展中绕不开避不了的命题:传统道德究竟还能撑多久?农国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位有文化、有头脑、有思想的知识型农民,他的看法是:“传统道德,永年长久。过去的放在现在是传统,现在的放到将来是传统。所谓传统美德、优良传统,是人类对正确的坚持,传统美德要与时俱进,随时代刷新”。我认为这是一段十分精辟而又深刻的经典语录,蕴含着非常深刻的辩证哲理。
七、空筐性
有文学批评家认为,当读者打开一本书阅读的时候,就等于作者在读者面前放下了一个空筐子。读者从书中能得到多少收获,就等于在筐子里装进了多少东西。姜传富在我们的面前放了一个很大的筐子,只看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如何。社会学家可以通过这本书来研究中国农村六十多年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史,进而探究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民俗学家可以从书中了解江汉平原地区民间风俗特别是婚俗的特点及其变化;青年人可以从书中弄清楚什么是纯洁真挚的爱情、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爱情、怎样处理好情感矛盾,怎样才能使家庭生活和谐幸福美好;官场中人可以对镜自照,从书中知道老百姓最欢迎什么样的干部,怎样做一个为官一任,富民一方的好官;中青年人可以从书中明白为人处世和处理生活中的大小矛盾、人际关系,情感纠结、误会冤屈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找到坚守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道德底线,保持高尚情操,优化完善人格道德的妙方。我相信多读本书,一定会受到多方面的积极教育和良好影响,对于优化品性、提升品位,实现人生的崇高价值一定大有裨益。
这里特别要提的是,本书的结尾部分的“三女追农”的戏剧性高潮及农国庆所面临的“三难”处境,这是作者投给读者的最大的“空筐子”。聪明的读者也不禁为主人公农国庆感到十分为难:和美是他情投意合的红颜知己,她对农国庆爱得死去活来,她甚至有意借农国庆醉酒之机,让农国庆与她有了一夜情,实现了她一生中梦寐以求的做真正的女人的愿望,享受到了纯洁爱情的幸福。说农国庆不爱和美是不可能的,但农国庆是有理智、有责任心的人,为了两个家庭的和谐,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手的爱”。几年过去了,和美的无性丈夫死了。当她从杨律师那里得知农国庆丧妻的消息后,在双方子女的帮助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当她千里迢迢追到农国庆身边时,农国庆当着孩子们的面作出了“明天就去领结婚证”的决定。当人们都为他们的爱情修成正果而欢呼雀跃、为他们祝福时,农国庆的初恋情人郑雪莲在农平平和陈苗苗的陪同下也来到了农国庆身边。农国庆与郑雪莲有过 “非你不嫁”、“非你不娶”的海誓山盟,若不是郭由舒和钟白美的毒计暗算,郑雪莲怎能违心地远嫁他乡?几十年后,她的丈夫突发脑溢血去世。当她从陈苗苗口中知道了农国庆丧妻的消息后,便义无反顾地决定与农国庆重续情缘。双方儿女把她接到了农国庆的身边,两人结婚,肯定是水到渠成,合情合理。她来到农家时,农国庆面对的是典型的“两难”,左也难右也难:他对和美和郑雪莲,接受和拒绝都是十分困难的事。仅这一个“两难”就够难坏人的了,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贞带着有农国庆血液的龙儿出现了。且不说农国庆在她最危险的时候救过她,也不提曾贞早在农国庆老婆去世前对她作出过照顾好农国庆下半辈子的承诺,更不谈曾贞早就在心里把农国庆当作丈夫看待,仅农国庆与龙儿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父子关系这一点,他也应该与曾贞结合,更何况邢春雷已经与她离婚,她现在走进农国庆的生活,也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国家的法律不允许一夫多妻。曾贞的出现使“两难”变成了“三难”,农国庆该怎么办呢?作者始终都没有作出回答。这就是姜传富的高明之处,他狡猾地把这个“三难”的逻辑命题抛给了读者,把一个不可能有三全齐美的答案的“空筐”交给了我们。说姜传富精明,是因为他没有让农国庆作出选择。但故事总得发展啊,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是镜花水月,也不符合咱们的国情啊!后来的事情是怎样的,“三女追农”的结局如何,聪明的读者,任你猜想好了。有一位读者读了“三女追农”的“三难”局面后,指着作者笑骂:“你太坏了,害得我几天寝食不安,还险些出车祸”。一个“空筐性”的结尾,不仅给了读者回味无穷、遐想无限的空间,而且使作品产生了“余音绕梁,不绝三日”的艺术效果,这就是“空筐性”手法的特殊魅力!
还有广泛性、真实性、曲折性、巧合性等等。《龙民》之所以具有这么多的艺术特色,原因是多方面的。成名的作家中,有的得益于本身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的受益于大量的阅读,有的凭借于观察和思考。姜传富的成功,是以上三种情况的综合。
姜传富是一位事业型的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他带头亦工亦农,成为农村第一批万元户。正当他踌躇满志,带领农民工冲进城市,甩开膀子,打算在建筑事业上大干一番事业时,亲人生病,为了爱情和家庭,他放弃了事业,解散了施工队伍,陪伴爱人种田打工,撰文抒情。
《龙民》的艺术特色,使本书添色不少。我相信,这本书将是一片涵养着丰富的水源的砂石地,掏井者开挖得越深越广,得到的泉水就越清澈、越丰富、越甜美。愿我们这些掏井者从《龙民》中获得无限多的精神营养和艺术享受吧!《龙民》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或许现在还不能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有理由相信,《龙民》是一坛新酿的酒:时间越久,味越香醇,价值就越高。
上一篇: 悲悯与文学(6)
下一篇: 七律.中国人民站起来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