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我这棵竹子的1981至1985年

作者:张庆昌 阅读:321 次更新:2023-03-19 举报

我这棵竹子的1981——1985

19819月,教育局领导找我谈话,说和河北省青县相邻的一所高中校缺少语文教师,只要在那干满三年(也算支边),留在县城工作是很有希望的。听了这话,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因为我有几个愿望还没有了结。

愿望一:我在心里为一个同学许下过一个愿望,留不了市里,最起码也要留在县城。我那同学是市区人,和人家地域不能相差太悬殊啊!——如果你心里真有一个人,你首先要保证那个人生活得舒服和快乐!人不能总想着自己如何如何,你应该先为对方想想人家想要如何如何。每个人都有底线啊!

愿望二:我心里早就有了计划,要么参军,要么继续深造。1982年,我报名参军,政审时刷了下来。理由:我参加工作不满二年,主管单位不批。愿望三:1984年,我在偏远地区工作满三年,当再次分配时,没有像相关领导找我谈话许诺的那样,没能留在县城,以我的家乡少一名高三历史教师(事实也真是如此)为由,把我分配到我的母校。

至此,我的三个愿望——参军、留城、继续深造,均没能实现!夜深人静时,我留着泪遥对同学的方向说道:对不起了,我尽力了,我连最后争取一下的机会也没有了!

两个意外收获。

收获一:参加工作后,我一心一意扑在教学和学习上,对感情之事无欲无求。不像我的许多同学或同事那样,搞过来搞过去的,换的女朋友像走马灯一样,严重的还出现了许多是是非非。事业受损不说,在当时,也多多少少辱没了名声。毕竟都是20岁的人,处理感情事容易冲动,一旦“燃烧”起来,往往很少考虑后果。

人,可能至纯才能至美。因为我省去了这方面的“麻烦”,故教学成绩比较突出,因好学,人,也显得较出色,对许多提亲的我都婉然拒绝,顺利地度过了从20岁到24岁的感情冲动期。

收获二:在我参军无路,留城无望,深造无门的极度苦恼中,我又重拾写作,并开始小有所成。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