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笑谈三国(60)》阿斗正传(二十四)点评诸葛亮“托孤”
《散人笑谈三国(60)》阿斗正传(二十四)点评诸葛亮“托孤”
诸葛亮托孤:《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原文(一): 孔明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吾命已在旦夕,当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也。”
点 评:
早前刘备临死方知自己读书少,而今诸葛亮临死方知自己虚废国家大事,这些都是他们临死时对自己最后的人生总结。诸葛亮辅阿斗十二年,共经历六次征战,平均每二年一次。 而对朝中之事不闻不问,任由阿斗在宫中花天酒色。所以说诸葛亮也知道自己晚年变了,变成一个战争狂人。“得罪天下”是他对自己晚年的最后评价。
但诸葛亮对自己死后的政权还抱有着幻想,故有“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之说。
“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这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也是诸葛亮为姜维的定位,就是要继续完成他的统一梦想。可惜他指定的接班人姜维,比他更疯狂地发动战争。姜维几乎没有停过对中原的行动,在他接管军队后的日子里,他共发起了八次征伐中原,比师傅诸葛亮还要三次。如果说诸葛亮是战争狂人,那姜维就是战争超人了。
原文(二):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
点 评
诸葛亮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军事家。他在刘备和阿斗时代都手握整个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大权。所以他很有作为。但他在托孤的时候,却把政治和军事大权分配开了。姜维只管军事,没有政治权力,这里是留给姜维更多的时间北伐中原。诸葛亮的这一做法导致姜维从不敢过问朝中的国家大事,乃至后面姜维被阿斗身边的红人黄皓谋害也无可奈何,只好自己进山区而避难,这是诸葛亮托孤的一个败笔。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政治和军事大权支配开呢?有可能是考虑到阿斗的因素。阿斗是一个痴呆的人,让一个阿斗不熟悉的人掌管政治和军事大权,有可能让阿斗早早退位,把国家轻而易举地拱手让给他人。因阿斗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美女,好酒,阿斗已经知足啦。也或许是对姜维的不信任,毕竟姜维是魏国的叛将。
诸葛亮托孤原文(推荐细读):
《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孔明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吾命已在旦夕,当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也。”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乃唤杨仪分付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我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可急骤。汝深通谋略,不必多嘱。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杨仪泣拜受命。孔明令取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表略曰:“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
流浪散人
2011年11月28日
上一篇: 神舟飞天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