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秋天是一个人的旅程
几场绵绵如情人眼里流淌的秋雨,赶走了烦热而枯燥的夏季,端掉了秋老虎的淫威,风吹过来,梧桐的叶子在阳光中凤舞,透过叶子斑驳的空隙,让人宛如进入了童话的世界。阳光变得温柔而宁静,洒落在田野里,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把沉甸甸的稻穗染成了醉人的金色,把红彤彤的大枣渲染成了芳香的红色,高粱低下了头,玉米笑垂了脸,花生放低了身姿,原野里一片丰收的喜悦和极致的炫丽,记忆中故乡的秋天如同是一个人的旅程,有着记忆、有着欢乐、有着沉淀、有着思索。
记忆中,小时侯的故乡经济虽然不够发达,交通也不够便利,但却有着一种谆朴的自然美,无论是这里的人、还是这里的自然环境,乃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深深地、永远难以忘怀地美好印象。
以前,故乡的村子里树特别多,不管是房前屋后,还是街道两旁,特别是小河两岸和菜园周囲,到处都生长着各种髙大的树木,有柳树、榆树、杨树、椿树、洋槐......等等,从村外远远望去一个村子就是一片树林。
那时候村子里的房屋虽是茅舍但很整齐,道路不宽却很平坦,到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不论大街、小巷,还是胡同、空场,找不到一点脏乱的地方,就连牲口栏外边的粪堆都用黄泥抹的整整齐齐。这虽然和那个时侯农村缺柴、缺肥,人们不得不非常注意对人畜粪便和庒稼楷杆的管理有关,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故乡的人们有着良好的好勤俭、爱整洁的习惯。
故乡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记得当时村前小河岸边有许多树木和菜地,从村里望去篱墙纵横、片片翠绿,每一个菜园里都有一眼土井,上面安装着打水的吊杆,土井周围生长着一种灌木,起着固定井口的作用,河边生长了芦苇、白槤条、莲藕等植物,常常有鸟儿在里面安营筑巢。每到秋天的时候,芦苇飘荡,果实飘香,各种鸟儿在树丛和芦苇中窜来窜去,发岀一串串悦耳的鸣叫声,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美妙的画卷。
故乡的秋天是我记忆中最深的旅程,父亲为人实诚和忠厚,干活不惜力,每年大家都会推荐父亲和几个叔叔伯伯负责在场里收获庄家,庄稼人的秋天更别有一番趣味,首先进行轧场,生产队的几头耕牛这是用上大的排场,耕牛套在辘轳上先把地给轧实后,生产队的婶婶、大娘们到井里打水挑到场进行泼场,上面铺上麦秸后,耕牛套在辘轳再进行来回轧几边,等地里的庄稼成熟后,统一放把庄稼放到场里进行晾晒。看场子的人每年都会在场子里度过80多天的深秋时光,所以在场子里建窝棚是个重要的工程,在场子的四角宽阔的地方,组织群众进行挖深沟,大约1.5米深,经过几天太阳的照晒,把沟里晒干了,下面用树枝垫底,往上铺上玉米秸秆,最后上面铺上麦秸杆,麦秸杆上放麦秸垫子,沟上面搭建上窝棚,即挡风雨又避寒潮,睡着窝棚里是那样的温暖而惬意,直到今天,故乡秋天的窝棚仍是我记忆最美的诗篇。
看场子的人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都没有私心的,记得一次,我和小伙伴放学后,在场子里玩捉迷藏,可能是玩的时间长了,大家都累了,我们便趁着大人没有在的空隙,偷偷地把队里的几块地瓜和花生用来填饱肚子,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小伙伴明不小心把这件事给“泄露”了,父亲知道后,把我从被窝里掕期,我的屁股上挨了几巴掌,打的我哭了大半夜,以至于第二天,我的屁股上还肿呢?我都没要去上学,父亲从家里拿了玉米带着我到生产队队长进行认错,按照生产队队长的意思,小孩子吃点队里东西无所谓,但是耿直的父亲还是把玉米交了公。
记忆中故乡的秋天是个紧凑而繁忙的季节,农民抓紧的把玉米、豆子、地瓜、高粱等农作物收获后,勤劳的农村人会用耕牛把土地进行翻耕了,往地里撒上土渣肥,把土地整理好准备播种小麦。这时候的的秋雨,是百姓的期盼的大事,也是秋种的关键,盼望着、盼望中秋雨终于预期而至,秋雨的到来丰富而悠闲了农村人的滋润生活,长时间勤劳劳作的人民终于有了农闲的日子,那时不知电视为何物,电影、戏曲也很少看到,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平时难得清闲的男人们,大都泡在场里的窝棚里,下棋、闲唠、抬杠、打牌,有酒瘾的男人会凑到一起,那把花生,煎个咸鱼,调个萝卜、芫荽,炖个白菜、菠菜、豆子的大乱炖,总之菜的数量要大而好吃,那场景如图梁山水泊英雄的潇洒时光。过日子的男人,利用秋雨的空闲,以凑份子的方式,凑几个钱,早早到公社的供销社进行排队,买几斤猪身上的板油(当地人称为猪肉膘子),回来后,在空旷处架上个大锅,掌勺的把猪肉膘子切碎了在大锅上熬炒,把猪油熬炒到九成的时候,放入酱油、姜、葱花、辣椒花椒等调料进行慢炖,帮厨的人会把大白菜切好洗完,等到掌勺的一声“好了”的时候,会把大白菜和粉条放到大锅用猛火炖炒,不多时,那香气会在雨中弥漫开来,我们小孩子们都拿着碗提前的围在大锅旁,掌勺的会按照小幼、老年、中年人的顺序,把每人碗里都会称的满满,小孩和老人会把煎饼放在碗里美美的大吃一顿,忙碌的汉子们,会乘机开启了白酒,有吃有喝的爽快饱餐一顿。
晚上没电灯,大家便簇拥喝过墨水的人说书道古,说书者总是坐在油灯旁,有人会殷勤的敬上一碗白开水,油灯微弱的灯管,闪映出一个个写满疲惫和惬意的面孔,滴答雨声和风吹树叶的飘落声,使寂静的夜晚变得艰涩而又悠然...,年少的我们也在快意恩仇的故事情节中悍然入睡,第二天,我们会模仿书中断续的记忆,有板有眼的进行高手的亮剑对决,脸上、身上挂面了泥水,模样滑稽而可爱。
雨水的到来,让干渴的河道滋韵了,而最让人们喜欢地还是河里的水,河里的水总是那么清澈,永远也没有断流的时侯。如果你赶路口渴了,只要在河沙滩里用手扒一个脸盆大小的沙坑,一会就会泉岀水来,而且清凉甘甜,你尽管伏下身去喝个痛快,保证你不会喝坏肚子。几场秋雨后,河水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水里的鱼虾多了起来,发水的时候,我们会用鱼网放在水道中央,渔网两边用石头和树枝砌垒起来,上游的鱼虾会进入网内,遇到好时机,我们每人一天会逮到1-2斤的胜利品,回到家里,进过家人妙手加工,成为可口的美味佳肴,那滋味,那酸爽,直到今天让人回味无穷。
深秋后,各种农作物分到农家或进入仓库后,为庆祝一年的丰收,家乡便在场子戏台上便挂起了层层幕布.戏台前没有专门座位,许多人都是从自家带了凳子或席子来的.几声锣响后,柳琴戏便开场了.柳琴戏的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极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柳琴戏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和谐自然.唱一次戏,便是庄稼人的一次享受、精神世界里的一次交流.看戏的人,经常穿戴一新,亲戚朋友间,互相招呼着坐了,看着戏,聊着戏里戏外的话题.
岁月的变化,改变着家乡,世界很精彩,我们要找寻。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们,远离纯净的大自然,别离了经典文化的熏陶,习惯了快捷、成功、虚荣的感观,缺失了那份天人合一的宁静、和谐、美丽,心里不禁有种空落落的失落。如今的故乡已留不住那些将要远行的步伐,但故乡就像一位慈祥宽厚的母亲,仍然从容安详地目送每个远行的孩子。就像我一样,每个从故乡走出去的人,都对故乡有着深深的依恋,不管走向何方,故乡的悠悠岁月却永远是游子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思念故乡,更思念故乡的秋天!
通讯员:杨和山 电话:13406915648
通讯地址: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宣传科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