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短文两篇

作者:罗里宁 阅读:885 次更新:2022-12-08 举报

  一段往事

  有年春节,我给钱锺书先生寄信,附带寄去两盒当地的茶叶,不想钱先生正在病中,不方便写回信,便嘱咐女儿钱瑗代为回信。钱瑗老师在回信中写到:收到您寄给我父亲的茶叶两盒,十分感愧,但却无以回报。我父亲因病住院,命我回信道谢,并祝您新春安康如意。这封回信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还是让人感到很温暖。

  钱锺书先生是大学者,大名人,关于他的为人,众说纷纭,云里雾里,让人真假难辨,以我所知(从他的书信中感受到的),他从不摆名人架子,更不会高高在上,距人于千里之外。我不是学界中人,不是作家,不是学者,我和他通信,也只是简单谈点个人琐事,与学问无关。即便这样,他也不厌其烦,每信必回,期间还送过我两本书,一本是他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另一本是杨绛先生的长篇小说《洗澡》。一个大学者对待一个年轻人,这么亲切,这么和气,这么关心,不但令人温暖,更是令人感动。

  钱锺书先生有信必回,是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就是因病不能写回信,也还是要嘱咐女儿代为回信,不会因为动不了笔就不回信,降低自身的为人标准。他的回信,总是很认真,很周到,从不敷衍了事,他和杨绛先生赠书,签字印章,端端正正,一丝不苟。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一种涵养,一种家风,更是一种高尚的学人品行。

  钱锺书先生夫妇,学问文章自不必说,女儿钱瑗,也是大学教师的翘楚,博士生导师。他们专业上的事,我不懂,他们的品行,我敬重。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是愿意提及他们的最主要的原因。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有时候还真不好说,我们就经常碰到或者听人说过,在人际交往上,哪怕是曾经的同学、同事、朋友、至交,有人地位变了,特别是变高了,变出名了,你就不好再去联系他(她),人家忙啊,连电话都没时间接,还能给你写回信?也正因为这样,钱锺书先生及其家人的品行,就愈加可贵。

  门孔及其它

  余秋雨的散文《门孔》,写大导演谢晋一家的人和事,令人感动,催人泪下。余秋雨在这篇散文里告诉我们:谢晋“他家四个孩子,两个孩子精神发育迟缓不全”。因为谢晋曾经对余秋雨说过他们家阿三眉毛稀疏的原因:“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扒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余秋雨为此感慨地写道:“门孔,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为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透过门孔,我们看到谢晋这个家庭,虽有不幸却又很感人的一面。关于门孔的内涵和外延,余秋雨后来又作进一步的引申:“门孔,我有几个字概括:守护门庭,窥探神圣。门孔的后面是家庭,守护着家庭,又窥探着神圣。对阿三来说窥探的是爸爸回来,对更多人来说是期盼着更大的东西。但是这个门还是要关起来,这个家庭很美好,我们无法离开家庭,我把‘门孔’这个含义当作当下艰苦奋斗文化人的共同哲学。”把“门孔”的含义当作当下艰苦奋斗文化人的共同哲学,这个门孔就不只是小小的一个门孔,也是文化人的一个集体记忆。

  余秋雨和谢晋,是很要好的朋友,他还是他唯一的艺术顾问,对谢晋的友谊和对他家人的了解,使他饱含深情地写下《门孔》这篇感人的作品。

  余秋雨除了写作,还有一些其它的兴趣爱好,譬如他经常游历祖国大河山川,把在各地的游历见闻写进散文,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散文集里,有不少作品,就是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让人读过之后,也能感受得到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他还爱好书法,写的也很好,举办过个人书法展,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并受到好评。他还爱品茗,尤其喜爱普洱茶,写过一组关于普洱茶的文章,就是不知道他的这组文章收在哪个集子里,我是在网上看的。

  余秋雨散文,在海内海外都有不少读者,虽有争议,也还是不容易超越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