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结果
读书没有什么目的(读文学作品之类的闲书),不同的人读书,却会有不同的收获,比如陈华文博士读书,就有不少感想,不少收获,还能结出一些果实来。
我和陈华文博士,算不得认识,他在他创办的《武汉书评》(公众号)上,转发过我的一篇小文章,引起我的关注,以后就给他寄过几篇稿子,他也很慷慨地给予编发了,有的还在腾讯、搜狐等网络平台上转载。——当时公众号还是个新事物,在公众号上发表东西的作者也还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算是认识的。他之前出过一本书,是本书评集,叫《最是书香》,这本书由大名鼎鼎的商务印书馆出版,规格不低;他还是个博士,博士当然没什么,可我们看到有些博士,架子不低,高高在上,讲话带着几分外语,能在他这位架子不大的博士开的公众号上发表几篇小文章,还是挺高兴的。
读过他的《最是书香》,感觉他是个会读书的人,书评写的也颇有质量。他并不是以书为业,如当代一些专事读书的人那样,把读书和写书评当作自己的主业,——他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从事思想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应该是个行政工作(好像他还是个副部长),与读书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的意思,是他的工作,并没有被要求一定要读多少书,写多少与读书有关的文章。那么他的爱读书,和写了很多与读书有关的文章,就是一种自觉了。
他对读书,有个个人的观点:“在这喧嚣的时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图书出版,构成了一道眼花缭乱的‘书景’,如何选择一本书静心阅读?对于个体而言,各人有各人的阅读偏好,不妨避开各类排行榜的干扰,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择书而读。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书,都是一种缘份。”我很赞同他的这个读书的观点,因为只有各人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去读书,才能读进去,只有读进去,才能有所收获。
读书有什么定法没有?应该没什么定法。有人读书为了好玩,有人读书为了消遣,有人读书为了考学,有人读书为了职称,有人读书为了升职,有人读书为了学问。他的读书,大概就属于最后那一种。
陈博士读书,善于思考,思考后还有心得,有了心得还会动笔,写出一篇篇有分量的书评。由于坚持读书,不断写书评,二〇一七年,他被评为“湖北省十佳阅读推广人” ——二〇一六年四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是书香》,是一本文学与文化评论集,旨在为全民阅读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向导和借鉴作用;二〇一七年六月,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家国书事》,以开放和包容的视野,时而思索历史进程的潮起潮落,时而观察社会转型的风起云涌;二〇一八年二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书山问道》,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及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点出了西方文化强大背后潜在的各种危机,勾勒了当代文坛林林总总的现实生态以及容易忽略的文学角落,分析了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好莱坞电影背后鲜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博弈;二〇一九年四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河气韵》,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本生态文化主题的书评集,汇集他近年来在生态主题阅读中的诸多心得体会。他不但会写,还擅长绘画,这本书收录了他绘制的十多幅地学生态主题的钢笔素描,提升了全书的审美品味——四本书评集,平均每本二十五万字左右。写一本二十五万字左右的书评集,需要多少阅读量?恕我愚笨,无法统计,但是可以猜想,阅读量肯定不少,甚至还很多。他不停地写,一本本地出版,这对于一个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工作量还不小的人来说,需要多大的定力,是可想而知的。
关于读书,我有个个人的观点,必要的引导是必须的,但读书终归是很个人的一件事,人爱不爱读书,最终还得落到自觉这个层面上。什么“凿壁”“囊萤”“悬梁”之类,没有个人的自觉行吗?人若不爱读书,你拿根棍子去逼他,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读书是辛苦的,更是寂寞的,它会牺牲消耗掉个人的许多业余时间。比如别人的业余时间,可能是唱歌跳舞,灯红酒绿,声色犬马,而热爱读书的人,就只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了。
陈华文博士之读书,之写书评,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又才会转化成为一种坚持,坚持的结果,是给他带来丰硕的果实,这果实还不仅仅是属于他自己的,也属于那些热爱读书的读者们。
四年出了四本书,真不简单。
上一篇: 万众一心,拯救人类
下一篇: 印加帝国的覆没(第192章)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