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赏析之一
浪淘沙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这篇词写于熙宁五年(1072年)。就在前一年(1071年),东坡因向皇帝上书谈论了王安石新法的弊端,引起王的愤怒,指使御史谢景在皇帝面前叙说东坡的过失,于是东坡自请出京任职,当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这是到任杭州后第二年的春天写下的词篇。
尽管有“避祸”出京的意味,但美丽的杭州多少抹平了些心中的委屈,因此这篇探春词作表达出的意境是愉悦、明快的。
上篇写春情,东坡准确描述了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春天的树是先有花而后长叶的,因此,墙头已是“红杏暗如倾”但“槛内群芳芽未吐”。第二,“红杏暗如倾”是东坡站在树下看到的景色:杏花繁茂树荫已成而暗,花压枝条低垂如瀑布下倾,与远处看到的杏花是不同的。第三,虽然“群芳芽未吐”,但杏花已闹春枝头,所以春天早已回到了大地。用“暗如倾”来形容杏花的繁茂,确实新颖而别致,也表达东坡此时满怀希冀的心境。
下篇的“绮陌敛香尘”也颇有含义,春来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城外的小路多了行人,有了脚步扬起的灰尘,这也是春天与逝去的冬日重要的不同。因为是雪停初霁,湿润的空气锁住了飞扬的尘土,又因春天花事繁茂,花香浓郁,更因女子踏春更为踊跃,所以,花香、青春女子的香气充溢空间,即是“尘土”亦香气十足。当然,作者连“尘土”都闻到的是香味,足可见东坡此时的心情。“雪霁前村”与“红杏暗如倾”相对应,写出城内与城外气温、景致的不同。因为不同,作者感慨司春之神的辛劳以及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末句“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笔锋转变,但并没有离开“探春”的主题,而是由当前的春景联想到大地冰封,春天将到未到之时,凌霜傲雪而开的梅花,是梅花最早带来了春的气息。这结句也表达东坡内心对“梅”的情操的赞赏,“梅”的品格的追求,也含有对自己改革意见的坚持,使这篇探春词的内涵与境界有了升华。词中的“出东城”,指从杭州东门走出;“槛”长廊前的栏杆,此处应是东坡住处的自指;“东君”,又称东皇、青帝,司春之神。
上一篇: 明智之举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