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高贵的品质

作者:罗里宁 阅读:644 次更新:2022-10-18 举报

  学生时代,读过马克思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快乐属于千万人,我们的工作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会洒下热泪。”这段话不仅让我感觉到马克思思想的伟大,也感觉到他品质的高贵。以后读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感受就更深了。

  这是恩格斯为马克思写的一篇悼词。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刻在伦敦去世,恩格斯于三月十七日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在伦敦海持公墓举行的葬仪上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著名的悼词。

  恩格斯在悼词中总结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重要贡献:“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科学的道路没有坦途,只有勇于攀登,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正是在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攀登的这样一位科学巨人。他从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就,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生前的挚友,可以说,他是最了解马克思的一个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更是别人难以体会的,也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然而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并没有直接陈述悲痛的字眼,而是用平常的话语来打动听众,让人信服,他所作出的一切评价都是真实客观的。

  马克思一生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奋斗不止,“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恩格斯对马克思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作出了十分精辟的肯定,形象而生动地表述了马克思生前的为人:“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过一个私敌。”这是恩格斯这篇悼词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创立一个新的理论,还是进行一次新的变革,都会引来不少反对的声音,真理越辩越明,而辩却未必是针对个人。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过一个私敌”。没有一个私敌,是因为这位无产阶级伟大的导师所从事的事业,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大众,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没有一个私敌,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高贵的品质。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