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理解与感悟
那个,一边吟着《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边煮着东坡肉的苏轼,成了历代文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偶像。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
“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苦。
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这一韵承接上一韵中的“坠”字展开,就赋予了柳絮以人的性情。“抛家傍路”说杨花的飘忽无着,仔细思量。
那柳絮坠离枝头,“抛家”而去,不是很无情吗?可是柳絮“傍路”飘零,却又依依难舍,恋“家”之情跃然纸上。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有思”言其不忍离别的愁思和痛苦。
其实,这是诗人的想象,“思量”是“惜”的进一步的深入,使杨花飘忽不定的形态具有了人的情感.。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一韵承接上一韵的“有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细腻独到的笔致,尽写柳絮飘忽迷离的神态。让人柔肠百转,思绪万千,叹为观止。
从上阕“无情有思”开始,诗人便展开想象的羽翼,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思亲少妇,又将“有思”具体化,形象化,活脱脱地展示出她的完整形象。
这里的“有思”成为思亲少妇的“愁思”,因“愁思”而“萦损柔肠”;因“愁”而“柔”;因“柔”而“损”;“愁思”煎熬则“困”。“困”则“娇眼 ”“欲开还闭”。少妇的情态被诗人描写、刻画地极其细腻,从而把柳絮随风而坠、时起时落、飘忽迷离、勾魂摄魄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真乃神来之笔.。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少妇“有思”,“有思”的情态也描摹出来。那么少妇为何而思?
上阕的最后一韵作了回答:她在思念远方的夫婿,这一韵化用了“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的诗意。“梦随风万里”既写少妇之梦,又关合柳絮飘忽迷离,轻盈若梦,愁中入梦,梦里与远在万里的君郎相逢,却被莺儿的啼声惊醒,怎不让人愁更愁,简直让人恼恨了!
纵观上阕,是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柳絮,却叫人难分诗人是在写柳絮还是写思妇,柳絮与思妇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令我想起了庄子做过的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词的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在上阕“惜”和“愁”的情绪基础上,诗人下阙的头一韵直抒胸腻。“愁”化作“恨”,倾注惜春之情,也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写柳絮“也无人教坠”的际遇。
这一韵应和上阕首韵“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从表面上看,因为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 ”,应该“恨”的是西园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春去无奈,最可怜惜。然而,细细斟酌,“落红难缀”更反衬出柳絮的“无人惜”的遭际,诗人用这种手法进一步写出了对柳絮独“惜”的情愫.。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拂晓的一场春雨过后,那随风飘舞、“抛家傍路”却“无人惜”的柳絮上哪儿去了呢?为何无踪无影,荡然无存了?“一池萍碎”即是回答,看到满池细碎的浮萍,诗人蓦然清醒——原来那沸沸扬扬,满天的飞絮都化作了水上的浮萍。
这里的“遗踪何在”是问题,“一池萍碎 ”是结果,而“晓来雨过”是柳絮化为浮萍的客观条件,柳絮化为了浮萍,用现在的科学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但诗人“惜”柳絮又不忍看到它凭空消逝的伤感却得到慰藉。
何况柳絮坠落,化为浮萍也是当时的“公认”,“遗踪何在”一句写得极好,把诗人对春雨过后,柳絮消失后的心理情态尽写出来,又起到了“承上启下 ”的作用,实属难得.。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韵从柳絮的“遗踪”荡然无存生发,以简洁洗练的句子写出了春光易逝的伤感.虽然花落无情,好景不长,然而春去有“归”:一部分归为尘土,一部分归为流水,即使如此,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柳絮不复存在,大好的春光也随着柳絮的消失一去不复返了。
“ 惜”柳絮,进而“惜”春光,诗人的情感袒露无遗。“春色三分”一句很是别出心裁,把光景分为若干份并不是苏东坡的创造,诗人写这首词之前,许多骚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类似的句子。
如:“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无赖是扬州。”;“三分春色两分愁,更一分风雨,”等都是经典名句。但是我们仔细玩味,推敲比较,却不难看出,上述名句都不如苏东坡的语意蕴藉、含蓄、巧妙.。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最后一韵,是具有归结性的震撼全篇的点睛之笔。那沸沸扬扬,飘忽迷离的柳絮在诗人的眼里竟然“点点是离人泪”!
这一韵,照应了上阕“思妇”“愁思”的描写,比喻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笔墨酣畅淋漓,蕴意回味无穷,真是妙笔神功!
前人对苏东坡的这首“和词”与章质夫的“原唱”孰优孰劣,曾有过争,.归纳起来,观点有三。一说“原唱”优于“和词”,“曲尽杨花妙处”;二说“和词”优于“原唱”,“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三说“原唱”与“和词”均为绝唱,“不容妄为轩轾”,究竟如何?
请你不要先妄下结论,还是先来看看章质夫的“原唱”,面对一件艺术珍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点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
这是正常的,但是当两件同类艺术珍品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审美价值比较问题,“不容妄为轩轾”是不成立的,必然有个孰优孰劣的评价和选择问题。非此即彼,前面说过,章质夫的这首《水龙吟》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然而,只要与苏东坡的这首“和词”加以比较,章质夫的“原唱”就相形见绌了.。
大凡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还必须要做到:“有境界”。观章质夫的“原唱”,虽然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潇洒喜人”。但终归是“织绣功夫”,“喜人”并不感人。
因而较之“和词”在“境界”上就大为逊色,而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并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和词”胜于“原唱”,也突出表现在艺术构思上,“原唱”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也是“原唱”无法相比的.。
在语言艺术特色上,“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诗词无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而“和词 ”的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如“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
“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但苏东坡却举重若轻,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写出了这首“和韵而似元唱”的杰作,真可谓旷世奇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苏东坡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读者不仅从中领略了豪放派诗人的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诗人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予了读者不尽的审美享受.....
这大概是苏轼平生最美的一首词,从开篇美到结尾,特别是其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一句更是无人超越的神来之笔。
词的上片用似花还非花开篇,已是绝美,这是杨花的外在形态。它飘洒而落,无人怜惜。抛在路旁,看似无情,其实却饱含深情。心中柔肠百结,娇眼难掩离愁,想要开放却又闭上了眼。
它随着风飘向万里之外,只为寻找心中挚爱,却又被无情的黄莺叫起。词人从杨花飘落,联想到它的有情,再想到这份有情被无情扰,凄美异常。
词的下片,由杨花的凋落想到西园内满地的落红。清晨一场细雨过后,连落花的踪迹也找不到,它们去了哪里?原来是化成了池中的一池浮萍。
于是,词人便有了“春色三分”的感慨,诗人用极绝美的夸张之语,道出了落花以及春的归宿。最的一句由杨花笔锋一转,转到伤春伤别之人,细看水中漂着的,哪里是杨花,那是离人的点点泪水。这几句是写花更是写情,有虚有实,出神入化,这是苏轼才有的笔力。
全词,看似句句写花,却又句句是写情,句句写的是痴情的人儿,所谓“寓情于物”,正如此作。有一种词,很难说清楚它到底好在哪里,但读完却总能给人无限美感,苏轼这首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要感谢既是北宋名将,又是诗人的章楶,当时他拿到此词惊为神作,当即与众人传阅,这也是这首险些被东坡自己埋没的经典能得以传世的原因。
还有多少沧海遗珠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每每想到此,便令人叹息不已。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