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乱世情缘》第三章 串连

作者:蔡梓权 阅读:440 次更新:2022-07-28 举报

《乱世情缘》第三章   串连

 

蔡梓权

 

(上接第二章《红卫兵》。)

 

我们满怀喜悦地踏上了串连的征程。

乘上列车才知道串连的人就是多!整个车厢里塞满了红卫兵学生,通道上站满了人,人人摩肩接踵,互相紧紧贴靠着,动弹不得。我们没有座位,只有站着,互相靠着。累了乏了,就只有躺到坐椅底下席地而睡。有时,与有座位的同学轮换坐一坐。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原先并不相识,但相互之间互相帮助,谁都很乐意的。红卫兵嘛,互相帮助,应该的,当时的风气确是很纯朴,基本上没有什么吵闹的。在串连的路上,在火车上,尽管当时的秩序确是挺乱,但人们相互之间互相帮助,和谐融洽的氛围与当时学校里那种你揪我斗,充满火药味的大批判气氛确是不一样。

到了株洲,必须下车转车。我们下车后,才知道往上海的车票很难办。虽然红卫兵乘火车是免费的,不用花钱买票,但必须凭红卫兵串连的证明在车站办好票再凭票上车,这手续还是要的。我们就先到红卫兵接待站住下,一边由接待站帮助办票,一边就去当地的学校看大字报,这就是串连的任务。我们都很认真的。其他地方的同学很多人建议我们就近顺便去去韶山,参观毛主席的故居。可班长说我们的行程计划上没有这个点,主张不去。大家就听从不去了。这样天天去学校、去街道看大字报,七天时间过去了,接待站还是办不到往上海的车票给我们。这时有人告诉班长,你们这样子等票是没有办法得到票的,你们要去上海,只有“扒车”才行。就是说,也不要办什么票了,到车站去,凡是有开往上海方向的车你就上,去一段就靠近一段。有车就上,不必办票,这就是“扒车”。班长说,只有这样做了。于是,我们全队7人就一起去“扒车”。到车站候车,逢有开往上海方向的车,只要有站位的地方就上。上车后通常就是站位,先站到南昌,下车转车;再站到杭州,又下车转车;后来又站到上海。这样,一路上又化了将近三天。反正每到一处也不进接待站了,就呆在车站,一俟有相同方向的车,能上就上,终于“扒车”到了目的地——上海。从出发到到达上海,我们前后化了将近10天。尽管在路上乘车困难,挤呀,站呀,挺辛苦,但大家互相关照,平安无恙,心里还是十分畅快的。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这么远门,进到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大的繁华都市,一切都是新鲜的,罕见的,繁多景致,令人诧异新奇,目不暇接,大开眼界。第一次看见几十层高的高楼大厦,第一次看见如此之多的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第一次看到如此密集的人流、车流,第一次看到接待我们的星级酒店那富丽堂皇的装饰、盥洗间里如此宽大瓷白的浴缸……大家到上海的大学、中学里看看大字报,到繁华的南京路上看看正在宣传学习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到外滩上昂首看看海关钟楼上如此高大的大钟,到有名的“大世界”商场里看看我们根本不想买、也买不起的诸多商品……看看长江,看看大海,看看灯光闪烁的霓虹,看看繁星满天的夜景……啊,讲实在,我当时受到的震撼绝不亚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初到大上海,我确实比刘姥姥还要笨拙,居然连乘坐公共汽车也不会辨别来去的方向。到达上海安排到接待站住下后,大家首先考虑办去下一站的车票的问题。接待站告诉我们,在上海,接待站不能帮办票,必须由我们自己到火车站去办。第二天班长就安排我独自一人去火车站办票。他送我上公共汽车,嘱咐我一定要记好上几路车,记好站名,记好接待站所在的街道的名称,记好回来的路。我记下了。去火车站很顺利,一车直达。去到上海火车站,只见来来去去的红卫兵和旅客简直是人山人海,排队办票的队伍从尾看不到头。我耐下心,就在车站售票大厅站着排队,排了整整一天的队,到晚上十点左右终于办好了我们全队7人下一站往南京的车票。我真高兴,终于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听说公共汽车末班车快到收班时间了,我赶紧赶出来,找回原来来时乘坐的那路车就上,上车以后才知道坐上反方向的车了。公共汽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都很好,问起我,知道我是刚到上海的红卫兵,问明我所在接待站的街道,也知道我下车再转车已没有末班车回去了。他俩本来车到终点就该下班了的,为了帮助我,车到终点,他们不要我下车,二话不说,就载着我一个人往回开,在半夜12点左右把我送回到接待站。如果我懂得回程的方向,不上错逆方向的车,就不至于耽误他们晚下班了。我真是十分感激这些满怀热情、乐于助人的素不相识的上海工人!

在上海的一些大学和中学,也看了林林总总的很多大字报,但后来几乎没有什么清晰印象了。我记得的,是去参观了党的一大会址,去过鲁迅纪念馆,去看了小刀会抗敌的展览等。上海的悠久丰富的革命斗争历史和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蕴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在株洲耽搁了过多的时间,在上海我们只住了三天就离开。拿着办好的车票,顺顺当当地就乘坐火车去到南京。在南京按计划停留两天,大家也不去学校看什么大字报了,抓紧时间去游览几个名胜景点吧。我们去瞻仰了雄伟壮观的中山陵,去看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国民政府总统府,又去看了太平天国的宫殿,还去看了雨花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近现代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活剧,似乎一幕一幕地展开,浓缩在这里。历史人物的毁誉去存和王朝的变换兴替,给了我们良多的启迪。

离开南京确是意想不到的难。我们的下一站要去郑州,然后返程。当时南京长江大桥刚开建不久,只在水面上看见几个桥墩,往北的车必须过江到浦口站候车。我们离开南京,过了江才知道情况的严重。数以万计的串连的学生和旅客滞留在小小的浦口车站周围。我们挤涌着进入浦口站,在经过十米左右宽的站口门口时,我的胸脯被挤压得可能缩少了一半,一下子呼吸不得,感觉几乎窒息。幸好突过了就好了。这种感觉非亲临其境是难以体验到的。

我们与所有滞留在浦口车站的学生和旅客一样,留在车站里候车。白天,或站或走或蹲坐在地面上;晚上,就凑在一块,躺在地上,席地而卧。每天都有好多趟列车开进又开出,运走了不少人,但又来了更多的人。没有排队,没有秩序,只有挤抢,反正谁力气大挤抢上车了,他就可以走了。这对于带有两个女同学的我们这个串连队来说,我们很难和人家推拥挤抢,那我们就一直上不了车。就这样,我们已经等了三天了。问问旁边一个疲惫的老人,他领着一个小男孩,说是要去某地探亲的,已经等了七天还是上不了车。我们心都凉了,怎么才能上得了车离开浦口呢?

第四天上午,发现我们队有两个男同学不见了,我们四处找遍都不见人。班长和大家分析,估计这两个同学考虑照这样干等下去,肯定没办法上得了车,他俩就不辞而别,结伴离开,自行想法去了。估计他俩身体好,力气大,离开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而我们剩下三个男的,两个女的,力量更加减弱了。怎么办呢?大家经过分析,一致认为,老是单纯地等车,想等车有位置才上,肯定不行,看来再等十天半月也走不了。还是要敢于去挤,挤抢上车才有办法。班长要求我和另一个男同学,绝对不要学自行离开的那两个男同学擅自离去,一定要协助他,带好同队的两个女同学,大家一同行动,五个人坚决不要分开。我们庄重承诺,一定听从班长的指挥,决不只顾自己,擅自离开,一定做到五个人共同行动。

等到下午六时左右,又有一列客车到站了。列车还未完全停稳,候车的人们已经迅疾地蜂涌一般集群地挤拥到整列车每一个车厢的门口边上。我们早有准备,一起挤拥上去。我被人流推拥着,巧得很,人流把我拥推到列车前部第二节车厢——邮政车的车门旁边。车门刚一打开,车内的人要下,车外的人要上,互不相让,就在车门边胶着着了。双方的人们在互相推揉着,下的下不了,上的上不了,乱着一团。我一跃而起,右手攀抓住车门中间处的弓形把手,用劲往上一提腿,右脚踏上了车门口。只要我用力推开前面的人,我就完全可以第一个上车了。但我不忍心用力推开前面的人,而是想等他挪偏一点位置我再站左脚进去。我就空着左手,空着左脚,单凭右手抓住门把,右脚踏着车门口下沿,在那支撑着。当时颇有电影《铁道游击队》里那个刘洪飞车夺机枪时飞身腾跃,抓住货车车厢门把,跃身上车的感觉。我认为我的位置是最佳的,我支撑站在车门口,等于已经上了车,只是等一等进去罢了。我的位置比车下的人群高出半个身高,回头找找伙伴们,班长他们都还在人群的外围。他们也向我扬扬手,示意我先进去。

突然,正在我跟前的在车厢门口挤着要下车的一个女同学在人们的相持推揉下,坚持不住,可能头发晕,慢慢地要倒下去了。她身旁同伴的那个女同学赶紧抱住她,哭着大声喊:“有人昏倒了!有人昏倒了!别挤啦!别挤啦!”可是在这个互相推揉得不可开交的混乱嘈杂的失控场面,她的声音几乎没有人听得见。我也大喊:“大家不要挤!有人昏倒了!”“大家不要挤!有人昏倒了!”人们稍为停了一下,这女同学昏倒下去了。我拼着劲抵挡着后面推拥着要上车的人们。昏倒同学的那个女友对我说:“同学,你下去吧。要不大家涌上来,会踩死我们的同学的!”我点点头,表示愿意下去,但转头一看,没法下呀!脚下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我下方二、三十米方圆的半圈地方,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头。我想,我必须下去,否则,这个女同学真的没得救了。我横下心,出力气用背部抵顶一下后面推拥的人,把右手放开,仰面横着身子倒下来,就倒在下面的一堆人头上。下面的人们一下子都惊了,大家马上用双手撑托着我,一边骂着“他妈的”,一边举托着往人群外传送。很快就把我传送到外面来了。我的伙伴们赶忙围上来,他们担心我是否受了伤。我什么事也没有,并把情况向大家说明了,大家也就放心了。估计这个昏倒的女同学后来也抢救下车出来了,因为后来接着没有听说发生什么伤人、死人的事故,那就应当是安全了。如果当时我不横身倒下来,没有这一刹那挤拥的停顿和间歇,人们失控地狂挤乱涌地推揉践踏,那昏倒的女同学确是十分危险的,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后来我还想过,如果我倒下来,人们不理,让我真的倒在地上,人们践踏上来,那我也会死去的。所以,当我不顾一切地横身倒下来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黄继光挺身扑向敌人的枪口所需要的勇敢,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因此,尽管这样做致成我们失去了这次已经得到了的上车的机会,但我觉得,这样做,的确是必须的,应该的,我不后悔。大家也没有什么惋惜的。反正,这次列车我们是上不了了,那就继续等吧。

后来还过去了几次车,但我们都上不了。当晚,我们仍然在车站站台上席地而睡。睡到凌晨二、三点钟左右,我被冻醒了。11月上旬的南京,晚上深夜的气温也比较冷了。我起来在站台上来回走走抵御寒凉。有一列原已乘满人、门窗紧闭的客车停在月台上已有两个多小时,还没有发车开出。我就顺着这列车在月台边上来回地走。走着走着,我发现有一节车厢的厕所间的那个小窗打开了一个三、四寸高的小窗口,估计是车厢内太闷气了,不得不打开一小点窗口来透气的。

开始时我并没有多想,只不过觉得整列车十多节车厢,大家都全部紧闭门窗,唯一的只有它这个厕所间打开了这么一点小窗口,感觉有点怪而已。想着想着,突然我想,如果推高这个窗口,完全打开它,人可以从窗口爬进去呀。我马上回来摇醒班长,把这想法对班长说了。班长说,试试吧。我们立刻叫醒其他三个同学,收拾好简单行李,悄悄地,一起来到这小窗前。

身材高大的班长在窗下蹲下来,我骑坐在班长的肩头上,他站立起来,我就够得着这个车窗了。透过窗口,看看车内,只见厕所门开着,厕所间和通道处,人们都睡着,毫无反响。我双手托盛着这片窗子的下沿,用力往上推顶上去。也许这窗子本身不怎么牢实,也许我的力气也够大的,不大一会,我居然把这片窗子完全推顶上去,窗口完全打开了。我把头伸进窗口,双手扶靠着窗沿,用力一撑,上半身支进了窗口,下边已经脱离班长的支托了。我侧身提腿,右脚先伸进车内。探一下脚,却碰到一个人的身体。这个学生醒过来,嚷嚷:“你怎么进来了?这里没有位置了。”我说:“同学,对不起!我等了好多天车了,没办法,麻烦你让一让,让我进来吧。”他嘟哝着,挪移一点空隙,又侧身睡去了。我站稳右脚,马上抽进左脚。这样,我完全进了车厢了。

随即,我把住窗口。我在车里往上拉拽,班长在车外向上托推,先上两个女同学,接着上一个男同学;然后,把各人的简单行李递送进去;最后,拉拽班长也上了车。嘿,我们终于全队五人全部上车了!大家心里都无上欣喜。然后,我把车窗关好。我们几个人也不管车内的人多么强烈地反对,一边不停地道歉“对不起”,一边往车厢里挪移,寻找有空隙的地方站下来。

车厢内真的挤得不得了,人们横七竖八地互相靠着,躺着,睡着,座椅底下也躺满了人。待我跟上前面四个同学进入到车厢里,我真是连站脚的地方也难以找到了。地上没有地方可站,我抬头往上看看,看到行李架上有一段没放有行李,刚好可以坐上一个人。于是,我脱掉鞋子,请架下坐着的同学让一下,我踏上座椅背,攀上行李架,就坐着行李架上,感觉还是挺舒服的。很快,我就闭上眼睛,睡眼惺忪了。

可是,刚过了一阵子,坐在我下方的那个同学站起来,他扯扯我的裤腿,把我弄醒,对我说:“同学,你下来坐吧。”我说:“不用的,你坐得了。我坐在上面就行。”

“可是你坐在上面,我们在下面坐不了。”

“为啥呢?”

“你的袜子太臭了,我们都受不了。”

他一说,旁边的同学都笑起来。

我恍然醒悟。唉,在浦口车站候车四天多,一直呆在车站上,没有水洗澡换衣;当时,整天就穿着一双流行的胶底解放鞋,我的脚一穿鞋子就出汗,几天没有换洗袜子,怎么能不臭煞人?我也感觉很不好意思。

我说:“我下来。你坐。请让个地方让我站着就行。”我赶紧从行李架上下来,也不肯坐他们让的座。他们就尽量挪腾出一个地方,让我在旁边站着。相互间,大家笑笑而了。其实,大家都差不多,谁也不见得香到哪里。应当说,当时的风气还是比较和谐,人们相互之间易于谅解,不至于动不动就吵闹打架,我们出来串连半个多月了,基本上没有碰见什么吵闹打架的,尽管当时的秩序的确是乱得近于失控。

我们上了车不久,列车启动出发了。我们互相看看,互表庆幸。哎,我们终于幸运地离开南京了!厕所间的那片小窗,多得你呀,谢谢你!当然,也十分感谢睡在厕所间的那个宽宏大量的无可奈何的小同学,可爱的红卫兵小战士,你真好!

列车开开停停,严重超员晚点。到第三天下午,终于到达了我们的返程中转站——郑州。从郑州到北京,还有一天多的车程。我们是很想北上去北京,但班长坚持不同意,要大家一起南下返程。大家还是无条件听班长的,就回学校吧。郑州南下的车很多,我们待在车站,半天多时间就办好了回程的车票。顺顺利利上了车。在车上,又化了四、五天时间,我们平平安安地回到了自己的学校。

几天后,在南京擅自离队的两个男同学也平安回来了。他俩果然是在当天就挤上了车,径直上北京去了,还在北京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他们见到了毛主席!我们和大家一样,羡慕他俩,为他俩高兴,也佩服他俩的革命造反精神。我感到自己比起他俩,简直差远了。

 

(未完待续,下接第四章《长征》。)

上一篇: 隔窗夜望

下一篇: 想起家乡的棉花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