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妮:守望的“八公里”
今年6月份以来,甘肃省作家协会、《飞天》杂志社、静宁县委宣传部、静宁县扶贫办、静宁县文联、静宁县作家协会、静宁成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静宁文化旅游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开展了两次“作家眼中的静宁扶贫”文学采风活动。来自陕甘宁蜀渝及市内40余名作家深入我县各乡镇及部分企业,以“脱贫攻坚”为主题,以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反映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展现静宁扶贫工作的亮点和特色,讴歌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讲好扶贫故事,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鼓劲加油。今天开始为大家连续推送作家的优秀作品。
守望的“八公里”
杨川妮
有幸,我经过一路的颠簸,走进了这片朴素安静的山村——甘沟镇庙岔村,同在静宁,我生在没有苹果产业的北面,从小就听大人们常会说“南面的富汉”,不管怎样,这个词已经触动了我的好奇心,给了我期待中的朦胧美。
因为修路的缘故,坑坑洼洼,左摇右摆,依旧不影响我对路边苹果树的好奇,我是个粗心的女孩,只顾欣赏从未见过的景象,却忘记了自己还没有完全置身于这个美丽的世界里,待我逐渐反应过来,车子已走向了平坦的水泥路。估摸二十分钟左右,车子已驶向村子,刚到村口,两只鹅那细长的脖子一伸一伸地紧紧跟着,一副桀骜不羁的样子,扑打着车子,不亚于狗的狂吠。陌生人的闯入,惊动了它们安逸的步伐,打破了山路原有的宁静。
“这就是我们庙岔村的支书,李清义。”在镇政府王部长的介绍下,相视握手,随即便走进村支部。目视这个不大的办公室,里面挂满了服务体系运行模式的介绍,一个不大的桌子上堆满了文件,棱角被磨掉的油漆,刻着岁月的痕迹。
“你坐着,我先过去看看”,话音刚落,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轻巧的眼镜框架在他的鼻梁上,也掩盖不住岁月的洗磨,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起身出去了。坐在一旁的王部长忙说道:“他坐不住,出去看看就随心了”。也是为他快速起身急忙的解释,接着就咽下两三口唾沫,习惯性的又将左手放在杯子上。
原来村支书的离开是担心村口正在施工的危房建设工程,担心安全问题,出去看看。我完全能够理解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每天所要走过的路,每天要操心的事,他那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扶贫路上的艰辛。午夜的村庄显得格外的安静,偶尔细碎的脚步声和隐约的说话声,渐行渐远,或许是说话声惊动了小狗的警觉,叫声穿过苍穹,回荡在上空。
庙岔村有九个社,共319户人家,一千三百多人,农户的庭院参差不齐的坐落在山脚下,中间的一道沟是大自然的天然杰作,让这个村庄有了诗意的轮廓,放眼望去,秀丽多姿,浓茵密布伸向远方。乡间的马路纵横交错的缠绕着山峦,以前的羊肠小道,现如今都被水泥路代替,6米宽的水泥路,是农户走向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2017年文化广场开始筹划,2018年文化广场屹然伫立在村口最显眼的地方,绿阴遮掩下的篮球架子,我看到了孩子们可爱的脸庞,文化广场的墙背面,有一颗百年大槐树,也只有它见证了这个村子的发展变化,成为这个村子极具代表性的标志,浓郁的树下俨然成了天然纳凉的好去处。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喧嚣浮躁,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笔直的伫立在广场周围,在寂静的夜里,照亮了孩子回家的路,健身器材整齐的排列在广场的前方,傍晚时分,在乡村美景中,缓解一身的疲乏。整个广场的建设,处处皆透露出浓厚的人文生态气息。从文化广场的规划到修建,因为李支书的庭院在村口最前端的地方,他每天来回跑八公里,村子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是这个村子的骄傲,也是心系村民的好支书,这个村子因为有他,才有了今天的模样。他说,不能做到一直在路上,就要做到一有时间就在路上,心在路上,路在他的心里,他告诉我,脱贫致富首先要路通,枢纽的连接是村里的血液,也是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农户以前推着压板车,走过崎岖的道路到田间地头,而现在三轮车随时可以开到田间地头。这些水泥路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从田间地头到市场,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他曾经每天徒步走到每家每户,上门动员,从思想上让农户接受,道路硬化、危房改造的重要性,因为道路硬化,需要占用农户的土地,这些工作都是他每天走了多少次的八公里换来的,我从他的身上感觉到了乡情的味道,是身躯和血脉相连的亲人的味道,他说,每家农户是村里的一部分,既然大家选择了我,我就不该让村民们失望,是的,从进入这个村子,水泥路的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都是李支书用心留下的足迹。
随即我走进了一户农户家,名字叫张军善,这位叔叔因为生病的缘故,没有出去劳作,他的老伴去了山上的洋芋地里,整个院落干净整洁,叔叔的热情和好客让我倍受温暖,房子是危房改造重新修建的,从叔叔的谈话里,有着对女儿的思念和牵挂,但这不影响他对党、对国家、对干部的感恩,说起房子的建造,他说王部长、李支书帮了不少忙,他永远铭记在心,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他们享受了低保,说着说着,他的眼眶湿润了,女儿远嫁他方,要不是李支书和村民的帮助,他还是在简陋破旧,漏雨的屋子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眷恋着土地,看到农户在新时代里有了自己的新家,去医院看病也不再是困难,脱贫攻坚“及时雨”的到来,有多少像他这样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李支书,为人生选择了一条路,寻着扶贫道路,跋涉千里,尽管一路风雨,却也觉得在庙岔村寻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随着人们逐渐摘下贫困的帽子,也足以抚去一路风尘,继续守望着“八公里”前行。
多年后,如若可以,我也可以在绿阴如盖的大树下话一段日常的趣事,去雨后的空山里摘苜蓿花,在尘埃落定的静美时光里,看炊烟袅袅,听布谷鸟歌声。
作者
简介:杨川妮,女,生于1993年,甘肃静宁人,偶有文字见诸于报刊及网络。现供职于供销集团。
上一篇: 大剧院版《游吟诗人》十月归来
下一篇: 文化自信,提升文学素养是关键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