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王 兴:话“除夕”(随笔之二十五)

作者:念人 阅读:396 次更新:2022-07-06 举报

忆除夕忆除夕

  除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很有诱惑的。它是一个传统而隆重的节日。因为,除夕,象征着家人大团圆。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宰鸡,打扫卫生,贴对联,做年糕,放鞭炮,求祖拜公;然后,全家人围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放开肚子,大吃一顿。

  除夕,中国人都很重视。孩子过了除夕,就算大了一岁,他们感到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可是,成年人过了除夕,就算衰老了一岁,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不过,除夕在我的心中,都过得很有滋味,对此,使我深深铭记在心里。

  过除夕,我是在三个阶段三个不同异乡度过的。

  第一阶段:少年儿童岁月。我出生农村。那个年代,尽管农村不富裕,但是,为了过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喂养一二只鸡,在除夕拜公婆父母。我作为小孩,更是开心无比。这天,我不仅要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涂围墙;还要帮助父亲贴对联。然后,与邻居小孩忙着放鞭炮玩。傍晚,我随全家人到公姜词堂拜公后,与祖母、爸爸、妈妈、姐姐围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除夕饭后,我就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全家五口人,兴高采烈地到公姜露天戏场观看木偶戏。

  第二阶段:年青岁月。大学毕业后,飘洋过海,分配到海滨城市当记者,与早期调到湛江的姐姐一起,从此在湛江过除夕。湛江除夕与故乡除夕有不同的滋味。我们算是住在市机关宿舍。这里,没有象家乡一样,全村男女老少都到公姜词堂拜公那样热闹,没有了家乡那样涂围墙一样忙碌。傍晚,我听到市郊外响起“隆隆”的鞭炮声,我也在自己住的市机关宿舍门口放鞭炮。然后,全家人围着一起吃团圆饭,一边啃瓜子,一边看电视。人生第一次在异乡过除夕,总觉得异乡除夕比故乡除夕有点逊色。尽管异乡除夕之夜有点逊色,但是,我还是觉得在遥远异乡过除夕,心里依然是充满着兴奋与神秘感。

  第三阶段:中年岁月。调到省机关工作。一个人能有机会从乡下到省城过除夕,那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在我心目中,除夕的省城,天天都是除夕。除了没有听到城乡一阵阵“隆隆”的鞭炮声外,一切都以现代化代替了乡土化。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鞭炮声是除夕的象征。对此,除夕之夜,省城仍然在珠江河畔举办燃放彩炮烟花晚会,以高科技彩礼炮代替土制鞭炮欢度除夕;在106层高楼大厦挂满了红色灯笼;在全国最高的小蛮腰电视塔也亮出五颜六色的彩灯;广阔的羊城广场屹立起一个个高大花篮;宽广的街道两边,到处都是花的海洋,处处都显示出花城特色。除夕之夜,珠江河畔游人如潮,一切都是那样的喜气洋洋、热气腾腾。除夕,尽管外面的世界打扮得五彩缤纷,辉煌亮丽。可是,在我的心里,总觉得越向大城市走,除夕风味却越来越不如家乡浓,年味越来越淡薄。俗话说,没鸡不成宴,没鸡不成年。尽管有鸡上餐桌,可是,没有鸡的味道,年味减半;尽管有彩炮燃放,但是,没有看到各家各户竞争放鞭炮的情景,确实令人看不到浓浓的年味;尽管大城市现代化除夕气氛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看不到家乡那种土里土气的除夕风韵,心里总有点失落感。

  离别故乡三十多年了。但是,故乡的除夕,时常挂在心头上。此刻,不禁使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内蒙古大草原采访一位老乡时,那位老乡含着泪水说的一句话:“这辈子,我是回不去了…”听到这句话,我感觉到有点伤感。是的,现代化除夕代替了乡土除夕,我幸运享受了几十年的异乡除夕风光,为人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采。尽管这样,故乡除夕那股浓浓味道的诱惑,依然在我心中抹之不去。在有生之年,如有机会的话,我要争取返回久别的故乡,再次品尝故乡那别具一格的除夕风味。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