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文学这本“共通护照” 海外作家当两个月“上海市民”
“经过27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从圣保罗抵达上海,虽然还在倒时差,但很高兴被选中。我爱读古典诗歌,享受交新朋友,年轻时就对中国文学及文化有着浓郁的好奇心,这份向往让我对接下来两个月的上海时光充满期待。”2019“上海写作计划”昨天在上海作家书店揭幕,驻市作家轮流自我介绍,巴西作家保罗·斯科特的一番话颇具代表性。
每年初秋时节,一批海外作家在上海风情中漫步、创作、寻梦。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发起的“上海写作计划”创办于2008年,是中国大陆首个外国作家驻市写作项目,11年来邀请了来自36个国家的百位作家,他们当两个月“上海市民”,逛弄堂、挤地铁、吃生煎、品小笼,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驻市写作是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文学交流形式,文学创作并非凭想象来闭门造车,无米之炊撑不起优秀文学作品承担人类精神食粮的作用。”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在致辞中说,诚如罗素所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而在交流中互换生活经验,在沟通中注入彼此鲜活的动力,或许才是文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意大利加布里埃略·迪·弗龙佐、波兰多罗塔·马斯·奥夫斯卡、比利时伊萨贝尔·维瑞等作家,都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但“上海写作计划”策划的一系列“深度游”,为他们提供了近距离了解上海作家和中国文坛的机会。浸入式交流让海外作家们从各自熟悉的环境里“抽离”出来,对中国的印象不再停留于之前的“浮光掠影”。墨西哥作家诺·莫拉莱斯·穆诺兹回忆小时候的故事——在祖父的影响下,他偶然邂逅了瓷器上的中国画,被神秘美丽的东方元素迷住,滋生了对中国汉字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这次来上海一定到处多走走,感受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对写作者而言,不同的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激发作家对世界的不同感知,孕育了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拓宽着文学创作的边界。十余年来,每年驻沪两个月交流中播下的文学种子,已结出丰硕成果。回国后,海外作家往往以不同方式记录怀念驻市经历——有的出版了关于上海题材的作品,有的把上海体验储存进灵感素材库,有的热心翻译上海作家作品,有的甚至把家直接搬到上海……“上海写作计划”并不要求作家定时交出与上海有关的作品。但这段经验或多或少会反映在写作中,留下深深浅浅的烙印。光是此前推出的“上海写作计划”十周年纪念文集中,《上海小笼包》《萦绕不散的茶香》《鲁迅的四个梦》等文章就可一窥驻市作家在上海的冒险与惊喜。
“上海写作计划”创办伊始,王安忆曾自嘲,全世界的“写作计划”中,“当初我们大概是最年轻无名的一个”。而随着计划的成长,她有信心“上海写作计划”搭建中外作家文学交流的平台,不仅让海外写作者走进上海,也能助力中国作品走出去。保加利亚作家、出版商格奥尔基·格罗兹戴夫曾递给赵丽宏一份礼物,是后者散文《鹭鸶》的保加利亚语译本,而散文的选译者、保加利亚作家伊蒂莫娃,就是此前的驻市作家。手持文学这本“共通护照”,人们期待两个月后的新故事。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