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定陵
游定陵(1800字)
陈开心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帝朱翊钧及两位皇后的陵寝,建于公元1584至1590年之间,经考古人员发掘,于1957年7月成功地打开了埋藏地下近400年的玄宫。
十三陵陵地,旧时皆说是明皇王所选定的风水宝地。就今天的审美角度而言,那巍巍的燕山山脉自西北逶迤盘绕,把陵域圈围起来,再加上十三陵水库的点缀,形成了让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在绿树成荫、碧波层叠之中所呈现的一座红墙黄瓦檐牙高啄金碧辉煌肃穆幽雅的陵园建筑,那是1959年9月30日就原址所建立的定陵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大门,只见三座汉白玉石拱桥静卧陵前。桥下清澈碧透的泉水淙淙有声,仿佛是在向川流不息的游客们诉说几百来自己所见所闻所历的一些清清浑浑浑浑清清缓缓急急急急缓缓的历史故事。沿着汉白玉铺就的路径往上走,途径只剩下粗大的柱础石的陵恩门的棂星门,便就到了明楼。
明楼是陵墓的标志性建筑。登上明楼顶层,向四面八方极目远眺,便可见那气势恢宏且不显浅浮的一座座殿宇、门坊、城恒、道路、桥涵、仪树等建筑群落和自然风光。这时,可真是感受到了“人在画中游”的情趣了。这得感谢陵园建设者,是他们通过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利用几何形体知识,使陵园的建筑在山、水、林木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错落有致,让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走下明楼,便随导游及众多中外游客一起沿着一斜坡状的石镶隧道前行。行至隧道尽头,见有一门,上书“地宫入口”四字。才跨入地宫之门,就觉得自己被一种阴森恐怖的神秘气氛所笼罩,顿时毛骨悚然,身子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幸亏游客摩肩接踵前呼后拥,地下石阶平整,灯光明亮,几分钟后就调整了自己的紧张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离地面27米深的地下宫殿。
地下宫殿由前、后、左、右、中5座宽敞高大的殿堂连接组合而成。殿堂没有梁柱支撑,完全是用石块作原料建成的拱式结构。5座殿堂中最大且最主要的部分当属后殿。在汉白玉石建构的棺床上,存放着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3口棺椁。棺椁之间散放着许多大块的玉石和几只装满了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其中有一座殿堂,建有接通地下的孔,名叫金井。据导游介绍,说那是承接大地之灵气的设备。许多中外游客都往孔里投掷金属币,说是抛进去了,就可大添智慧大长灵气变得聪明。我也逢场作戏试投几枚,至于投进与投不进,我都不在意。如果说这也可信的话,这天和地怎么不保佑万历皇帝的后代将明王朝一直延续下去呢?我想朱翊钧在生前看风水筑陵墓时,是绝对不会希望明王朝在他死后20年就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来结束276年的统治历史的。
走出了地下宫殿,导游又将我们带入地下出土文物展览厅去参观。展厅的展柜里陈列着皇帝的九龙九凤金冠、龙袍、腰带和皇后的簪子、梳子、耳环、手镯和钱币、陶瓷、丝绸等等日常御用物品3000多件。从展厅的说明资料得知,这些出土文物90%以上都是从棺椁及红漆木箱中取出来的。这些出土文物不但保存完好,有的还是首次发现。尤其是那顶九凤金冠,全用纤细如发的金丝编结而成,全体金光灿灿,薄如蝉翼。其制作工艺精细之巧妙,堪称人间绝技。这样的文物出土,无疑能够给研究明代镂织工艺者们提供有力的实物依据。因为我属一日五游之客,无论是逛地下玄宫,还是参观出土文物,可以说都还不如走马观花那样看得仔细,睢得真切,这倒真乃一大遗憾。
在定陵博物馆门外,建有一尊巨大神龟石雕,周围用钢管类的圆形材料作栅栏。要想伸手摸到神龟实在不容易。可导游却在即将结束游定陵一景时,大肆鼓动游客说:“摸着神龟头,一辈子不发愁;要想不生病,去摸神龟臀;摸着了神龟边,不枉来这儿走一圈。”于是蓝眼睛的、黑眼睛的、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挤挤挨挨掂起脚尖想着法子去摸那只大神龟。
当旅游车又往另一个景点疾驰的时候,我不禁在巅簸摇晃的车中想:皇帝的墓穴及陵域在昔日是多么的神圣不可侵犯啊,可如今它却成为你来我往不分国籍不论血缘不排地位也不忌男女的人流如织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这是何等的文明,又是何等的进步!自己游了这一回,虽然知之不多,收获甚少,但仿佛也唯物了不少,进步了许多。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文化局艺术科
作者通讯:云南省临沧市政府办公大楼5039室
邮政编码:677000
电子邮箱:lcckx@vip.163.com
电话:0883-2123317(办)13988364438
身份证号码:533522196211140214
作者简介
陈开心,本名陈庆云,男,彝族,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62年生于凤庆县诗礼乡一个依山傍水名叫新街的地方。儿时牧羊,后步三尺讲坛,之后转行搞宣传,现在舞台背后瞎忙。
在近20年的业余文学创作中,曾任凤庆县诗文书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编《迎春河》、《凤庆报》、《临沧文化》、《临沧地区文化艺术志》、《云南佤族民间舞蹈》等书报刊,曾在《中国文化报》、《大公报》、《民族文学》、《沙华文学》(马来西亚)、《锡山文艺》(新加坡)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上百万字,曾有几篇散文作品在征文中获奖,曾有剧作在云南新剧节目展演中获银奖,曾有散文集《情感别墅》出版发行。
一个又一个“曾”字都已过去,目前在临沧市文化局艺术科制作上传下达文件,编制文化活动方案,许许多多的“大作”就在红头文件下无署名发表。只有下班以后回家,钻入自己的书房,我才属于我!
上一篇: 在异乡的梦里
下一篇: 现代诗:宇宙之光【白童】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