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尕那:宁静如梦的地方
第一次去扎尕那是2019年的夏天,穿过若尔盖大草原,一进甘南,宁静、自然一下子就印入了心底。沿路的村庄,古朴雅致;饱满的青稞,麦浪翻滚;淡淡的清香,拂过鼻翼,蓊葧的田野是那么静美。
沿河上行,在山林风光的变幻中,扎尕那已到眼前。入口处,两座石峰拔地而起,隔着一汪浅浅的河水相峙而立,仿佛天然的石门。走进去,豁然开朗,青稞繁茂,油菜花金黄,古朴的晒架静立在田边,如风雨中沉稳的老人,只待秋的到来。山坡上,藏式民居鳞次栉比,木质的本色,有大地的气息,氤氲在经幡摇曳的风中。公路上,三五头牦牛走来,哞哞的叫声,勾勒出一个村庄应有的样子。
驻足,远眺。正北处,无尘、无树、无草的光盖山巍峨雄伟,恢宏壮观,在傍晚的斜阳下,灰白色的石峰熠熠生辉,闪耀着光芒;东面,岩壁耸峙,山势挺拔,一柱柱石峰如刀、如剑嶙峋刺入苍穹,如庄严的卫士,守卫着大地的安宁;西边,蜿蜒的山坡上,地势缓缓上升,到尽头,又有山峰环伺,与四面的山峰彼此闭合,把扎尕那围在当中,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原来,藏语扎尕那意为“石匣子”,就来源于此。
藏在群山之中的扎尕那让百年前见惯了奇山异水的旅行家洛克也不禁赞叹:“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绮丽的景色。”扎尕那美在原始、纯朴、空灵、宁静,它虽有着高山、峡谷、怪石、云海、森林、牧场、流水、梯田的多样景观,但在当下人们的心中却是它远离凡俗的简单、自然和纯真。
夜晚,扎尕那是宁静的。没有灯火的璀璨,没有人群的喧嚣,匆匆而来的游客又匆匆而去,把一个村庄的本真留给了夜晚。夜色加重,黑暗日益浓深,房屋沉入梦乡,牛羊蜷卧在圈中。万籁俱寂,天上的繁星闪烁,或大、或小、或明、或暗,如孩子般无邪的眼睛,让人心归宁静。
清晨,扎尕那是盎然的。5点刚过,窗外的大路上便传来了三五人声,一些早起的摄影师,难忘昨夜星空的璀璨,他们又开始期待日出的到来。一处声响,窗灯便次第亮开,开门关门的声音,下楼走路的声音,如清晨鸟鸣的清脆,清晰又明了。我了无清梦,翻身而起,跟着摄影的同伴,走向山坡,走向日出跃升的地方。
路上,一只牦牛踽踽穿行过房屋,走过我们身边,默默走向山坡。面对它清亮、透彻、超然的神性目光,我想知道它孤独吗?没有人知道。在扎尕那,宁静,出尘,原始,空濛,这就是生活的本真。
天幕上,繁星的盛宴已悄然隐去,空幽幽的天空只剩一星一月相伴。那月弯弯地翘着,线条简洁、明快,如波峰上的小舟;那星却更加明亮,如一盏灯,撕开了黑暗。渐渐,东边嶙峋的峭峰上,灰蒙蒙的天空由灰变黄、变红、变紫,云朵披上了彩衣,天空多了亮色。转瞬间,天空红艳,仿佛有火熊熊地燃烧,吞噬着黑暗。继而火光飞腾,霞光四溢,太阳露出了脸,一眨眼它就跳上了山巅。
跃上山巅的太阳,光芒穿过嶙峋的山石,一缕缕光束弥散开去,迎着山腰流动的轻雾,圣洁又缥缈。《春秋公羊传》说云是石头吐出的气,那雾呢?我想它一定是村庄的呼吸,一呼一吸之间,水汽凝结成了雾,它罩着村庄的上空,庇佑着村庄的安宁,直到黎明的到来。黎明来了,村庄苏醒,大地祥和。鸡鸣犬吠的声音,人们起床的声音,锅碗瓢盆交响的声音,齐齐袭来,仿佛我们又回到了久远的乡村,山村宁静,田园宁静,人的心也归于宁静。
走下山坡,呼吸着田野清新的空气,在光与影的曼妙中,我知道,一生若只能见扎尕那一次,我也不虚此行。
上一篇: "人间天堂”--月亮湖
下一篇: 九天瑶池措卡湖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