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圆 明 园 想 到 的
题记:(2004年) 10月30日,笔者出院。31日晚读报,一则报道说,沉寂了几年的关于圆明园复建一事又被提起。我十分难过,忍着腰椎疼痛,挥笔至深夜,成此文。
石头是圆明园的代言人。
孤独的石头是1860年后圆明园的标志与符号。英法联军浩劫后的一把火使金碧辉煌藏宝纳锦的圆明园,从此成为石头的废墟,成为荒芜凄凉的代名词。那些伤痕累累的石头百多年横眉怒目,像在呼号又似在呐喊。那是默默的石头,那是会说话的石头;那是有脊骨的石头,那是被扼杀的石头。圆明园以她或坍塌或断裂的石头,和石头或仆倒或斜依的姿势,传达着近代衰败的中国被挨打的历史。国弱遭欺,这是石头悲怆的警示。
我到过北京,但没到过圆明园,可我在梦与醒的边缘,不知多少遍地抚摩过那些残缺的石头和石头上火烧火燎的印痕。圆明园对于我:
是想起来思维特别活跃的名字
是读起来目光格外高远的名字
是一听到热血就别样涌动的名字
是一看到胸膛就异常起伏的名字
圆明园的石头经常被讨论,那些石头一上讨论桌,我内心就会莫名的紧张。圆明园不当专家的话题还好,顶多冷清一些,门票收入低点,但那段历史就可以完整地保留,像波兰原封不动保留着奥斯辛威集中营那样。圆明园一成专家的激辩话题,那石头的麻烦就来了。
就在圆明园罹难一百四十四周年之际,二十多位专家共商遗址建设大计。据说,专家好像都吃了“定心砣”,在复建的认识上众口一词,同赴申报世界遗产之目标。
申报世界遗产眼下成了许多权威人士的逐热事项,好像以此名头,可以于历史和国计民生而不顾。其实,我们不也有申报成功后不事维护而被逐出遗产名录的地方吗?
学识兼备的专家是一门心思要当“主修派”了 ,而我许多国人也是“横竖横”要当“保留派”的。作家邓友梅是“保留派”,梁启超之孙梁思成之子梁从诫是铁杆子“保留派”。遥想当年,新中国建立时百废待兴,梁思成、林徽因这对中国建筑业伉俪翘楚,用名望和果敢使北京许多古典及经典建筑物免遭被毁。于今,听说圆明园要重建,梁从诫直呼“不能再毁了圆明园”。梁氏父子一个竭力反对拆毁过去,一个对修补过去的做法大加鞭挞。其实,他们的本意是一致的,那就是尊重历史。
晚辈我不才,但对梁先生话十分赞同。我们辛辛苦苦花一大堆银子,遣一大堆人马修复圆明园,把她建造得器宇轩昂美轮美奂,是该赞美她的现在还是该铭记她的过去呢?况且,重建的地方多了,中国有那么多的皇家园林名胜古迹,人劳其一生都未必踏遍,留一个特例的圆明园何尝不可?再说铁心的主修派不在意历史的痕迹,总该顾及大多数中国人的感受吧。
圆明园是大家的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圆明园,是在国人心中屹立又倒塌、绮丽又残破的圆明园。既然它有特定的历史,而历史又如此直观地昭示着,为什么后人偏要跳过历史而去美化它折腾它。务必请三思而后行啊,亲爱的专家!
其实,咱老百姓势单力薄人微言轻,说了白说,不说白不说。赶明儿圆明园修复了,我能如何?圆明园重建了,咱又能咋样? 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立马去北郊的牧师那儿补习祈祷的功课,祈愿圆明园的痛楚不被全部刷新。
不管圆明园变成怎样,它以石头的形象入住于心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历史不会改变。
正文载2004年11月14日地方报刊,2021年春发表于新浪微博
补记:多年来,“废墟派”与“复建派”的争论经久不衰,有时两派对峙,各执一词打小众化文字仗;有时各扎营帐,地盘上各揽拥趸无数。天下人推波助澜,从壁上观变为身临其境的较劲者。一时间,原本纯粹的愿景规划的学术之争变成莫大的史政激辩,“笔墨仗”,“口水仗”,颇有波涌浪疾水溅长空之架势。依我看,无论如何,圆明园遗址的保护不能等着辩论决出高下再有条不紊地展开。时间会风化岁月,圆明园宫苑残败的基座、碑石、擎柱也会风化,也会耐不住时光、风雨、异常外力的酸蚀、敲打、震荡。几十年以来,经过建筑、史学、美学、城市园林等方面专家一番又一番的论证,圆明园山形水系的复原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据说圆明园被毁前仅各种桥梁就有200多座。可以肯定地说,要启动这样的建设,国库的充足、银子的丰沛,还是次要的。占地5000多亩的圆明园,先建一个博物馆,未尝不可,这样遗址的原貌一览无余,从海外回归的圆明园文物也有了安放之处。
再过10天,就是梁从诫先生辞世10周年纪念日,我不知道我是因为喜欢梁启超梁思成,而义无反顾地站在梁从诫“废墟派”的队伍里,还是我灵魂里伫立着倒而不废的圆明园,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吧。纵观于今世界格局和舆情,圆明园作为霸权主义‘杰作’,谁敢说过去的这一个半世纪、今天和未来对中国、对国人没有任何警示作用!想要修葺整座园,想要修饰它,想让圆明园美起来,“复建派”也许仅仅是从园林、建筑美学的角度和审美的个体需要出发,我想不会有人言之凿凿,说我们就是要将中国人悲催的历史痕迹擦掉,没有人敢这么说,不是我妄加定论。“复建派”让圆明园美一点的心情可以理解,他们可能想得更多的是我们国家现在盛世昌兴,有能力做好复建老祖宗手里被毁灭的古园林。但依我一个卑微小百姓的视觉,目前还是让圆明园复建观点废弃为好,以保持原样为好,这不是有没有钱、有没有能力的问题,或许这样更能让我们和后代直观地读懂历史。那浩淼历史长河中,有一本活体教科书,未必不好。若定要彻底修葺,恢复原貌,我要弱弱地替死去多年的梁从诫先生问一句,那么多熠熠生辉的历史片段,您,恢复得过来吗?
写于2020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劫160年之际
上一篇: 《过 年》
评论[1条]
更多>是读起来目光格外高远的名字
是一听到热血就别样涌动的名字
是一看到胸膛就异常起伏的名字
张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