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茶马古道——顺下线

作者:陈开心 阅读:865 次更新:2022-05-16 举报

茶马——顺下线

 

陈开心/彝族

 

  

     近些年,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一些描写阐述茶马古道的文章,有的用散文抒写古道遗韵,有的用小说描述马帮存亡,还有的用纪实文体图文并茂地再现马站遗址,骡马蹄印及古道精神。其中,不少内容还被拍成电影或是电视专题片,从而使古道精神重又鲜活起来,使连接内地与边疆、山里与山外的这条多层重叠的茶马古道重放异彩。

我的老家就居住在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茶马古道顺(顺宁)下(下关)线上,而且我的先辈、祖辈及父辈都在这条道上摸爬滚打过,就连我求学也在这条道上无数次的徒步行走,所以对这条道有一种很是亲切的感觉。只可惜在我所看到的文章及电影电视作品中,提到这条道的微乎其微,似乎这条道已鲜为人知。因此,我抖胆命笔,将自己所知道的及通过查阅资料所获得的有关情况介绍一下。

凤庆(旧称顺宁),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是驰名中外的“滇红”茶诞生地,也是全国产茶大县之一。关于凤庆茶事,其明代的《滇略》、《徐霞客游记》,清代的《滇南新语》、《滇行日录》、《滇海虞衡志》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光绪的《顺宁府志》,民国的《顺宁县志》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记载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那时的茶叶产品,均为绿茶类的晒青毛茶,而且多为自产自用的小农经济生产格局。在市场上形成交易,距今也才300多年的历史。

形成市场交易后的每年清明节前后,大理、下关、丽江等地的茶商就进驻顺宁(今凤庆)采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上千匹骡马就在顺下线上络绎不绝,为各地茶商运输茶叶,形成一年一度的“春茶会”。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并开始流入丽江。二十世纪20年代,大理喜州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晒青毛茶,又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所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与各路茶商竞购凤庆青毛茶。到三十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其资本不一,但以严子祯开设的“永昌祥”一家最大,全县之茶半数以上被严子祯收购。所以,300多年来,随着茶树渐栽渐多,茶叶产量越来越高,以茶为主的各种山地商品也就以凤庆为中心,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所谓顺下线,就是从顺宁(今凤庆)到下关的这条线。马帮走这条线是很艰难的。那马道虽然也不窄,大多都达五、六尺宽,但山高谷深,崖悬壁峭,林间猿啼鸟呜,夜晚虎豹出没,多少马锅头的壮举轶事流传至今。山道艰难,江河也险恶,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要是遇上水涨浪激,筏翻舟沉马驮覆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到了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顺宁知府刘埥率领军民创建澜沧江铁索桥(青龙桥)以后,这条茶马道才成为顺宁、云州(今云县)、缅宁(今临沧),双江、耿马及镇康等地通往大理及昆明的要道。

从凤庆到下关有大大小小十多个马站,光是凤庆境内就有新村、金马、鲁史、犀牛等四、五个。大凡马站所设之地,都能形成一个集市。小的马站所在地,其集市仅就一条用卵石镶嵌而成的街道而已,像金马、犀牛就是这样的马站。大一点的马站所在地,街道虽然也用卵石铺就,但街面更宽,而且用平整的青石板镶嵌在街道正中,成为人行道,像鲁史就是这样的马站。马站所设之地之所以成为集市,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是马帮一经歇下,马就要吃草吃料,马锅头也要住宿吃饭,所以当地就有卖草卖料租赁马厩及开设旅社、食堂的人。其二是马锅头为了获得途中生活所需要的银两及利润,在驮茶及山货出去之后返回时,也将外面的布匹,百货驮运进来,并在沿途进行交易,这样,使马站所在地就很自然的成为集市贸易的场所。

曾听到过有人将鲁史这地方叫做山区小北京、小上海,其原因恐怕也就是由于来来往往的马帮都在这地方歇落,使当地的集市贸易不但兴起得早,而且比较繁荣的缘故吧。事实上,鲁史是滇西地区一个很古老的集镇,早在明朝就曾设啊鲁巡检司,地方虽然不大,但街道却有四方街,楼梯街,平街等三四条。人们都说鲁史街人很精,很会做生意,这恐怕不能不说与鲁史设立大马站有关。因为马锅头与随行商人的言论及行为,对当地人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他们接受新思想更早,开化得也就更快。

金马马站,是一个山野小站,但又是从顺宁到下关这条线上不能不设的站。因为在这一段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坡,叫骡马萎坡。从过澜沧江的青龙桥开始,就一直上坡上坡再上坡,那坡陡得很,要是弓着腰往上爬,那鼻子仅直就要与大路相碰了。再有能耐的骡马爬到半坡也就精疲力竭、大汗淋漓不能在负重前行了,所以人们就在半坡上设了这一个金马马站。给骡马加草加料,养精蓄锐。待骡马精力充沛后,再起程登坡,疾速赶路。

在一次云南民族茶情研讨会上,有一位同志对我说,他曾经跑遍了临沧地区八个县,对每个县的经济,文化都有所了解,可他就是不明白,如今地处死角地区的凤庆县,为什么文化积淀却比其他七县都要深厚。其实,茶马古道是一条重叠的道。马帮在把茶叶及山货驮出去又将布匹百货驮进来的同时,也将外面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驮了进来。在没有修通昆明至临沧的公路之前,凤庆就成为如今临沧地区其他各县通往大理、昆明的必经之地,再加上凤庆是茶叶集市贸易中心,自然凤庆也就成为南诏及中原文化由北向南传播的中心地区了。过去凤庆县城有座接官亭,就建在顺下线的起点上(凤庆县城北端),也就是说,旧时到顺宁做官的人大多都是从这条道上来的,他们给旧时的顺宁带来了许许多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像明万历元年(1573),知府孟寅就从外面购经、史、子、集等各类图籍,并建聚书楼(又名万卷楼)诸藏;万历二十八年(1601),知府余懋学首创书院于湖广坡头旗山;同治十三年(1875),凤庆孔庙大成殿建成;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凤庆又创办顺宁中学,这些先进文化及教育思想,大多都是通过顺下线传入的。所以说,凤庆乃至整个临沧的文化发展,其马帮功不可没,其顺下线不能遗忘.

  

骡马萎坡·金马站

  

     在既是政道,又是商道的茶马古道顺下线上,昔日还算繁华热闹的一个又一个马站,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更迭,交通的发达,都已成为偏远山区之死角。不知道这些马站的人固然无法知道,但知道这些马站的人也渐渐将它们封存在记忆深处了。

从凤庆到昆明的茶马古道上一共18个马站。在凤庆境内就有顺宁站、新村站,金马站、鲁史街站和犀牛站。金马站不大,也不起眼,但它却是赶马人经过一次就永远也无法忘记的马站。从新村站出发,顺着酒坊坡到青龙桥,过桥后就循着陡峭的峡谷悬崖一直上坡,上坡,再上坡,途中能够让骡马卸下驮子休息一下的合适地方都没有。从青龙桥到山顶塘垭口,整段坡长大概50华里,再好的骡马爬完这个坡的一半也就萎了,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坡叫做骡马萎坡。为了便于马帮歇脚,给骡马加料,人们就在骡马萎坡的中段建了一个马站,叫金马站。

我没有考证过金马站的来由,就凭我的主观臆断,这名字应该是马锅头命名的。因为再好的马到这个地方都萎了,都需要歇脚加料。作为一个马锅头,都希望自己的马是最好的,要是能够在金马不歇脚,不加料就能一气通过骡马萎坡,那才是马锅头们梦寐以求的金马!

我不是马锅头,但我为了求学无数次地跟着马帮从老家进城,又从城里返回老家。途中,我无数次地随着马帮铃声攀登骡马萎坡,无数次地在金马马站歇脚过夜。那时的金马马站是一条横切山坡的狭小街道,街上只有一个国营购销店,一个国营旅社。那年头物资极其匮乏,什么都需要票证,即便有钱,也很难买到东西吃。在金马吃一顿饭只需花销5毛钱和半斤粮票,就有一碗饭,一盘肥肉和一碗汤。摆在街上卖的东西最多的是青草,有的5分钱一小篮,有的1毛钱一大篮。那些马锅头一到金马卸下驮子,就忙着给骡马买草料,骡马安顿好了,他们才抽烟,喝酒,吃饭。夜晚,整条街很静,除了几声马嘶和狗吠之外,没有更多的喧嚣和嘈杂。

记得那时的马帮都由几手组成,一手就是五匹。迎头的一手骡马都很健壮,头骡佩带大红佩头,两耳之间有一面亮堂堂的镜子,脖子上挂的是四只碗口一般大小的大铃铛,那几束红色的泡花一闪一闪的随着大铃的响声在闪动。二骡和三骡同样饰有红佩头,两耳之间还是有一面亮堂堂的镜子,脖子上挂着茶盅一般大小的二钞。四骡五骡仍然饰有红色佩头,两耳之间仍然有一面亮堂堂的镜子,只是脖子上挂的是鸡蛋一般大小的小铃噹而已。这些铃噹都是有金、银、铜、铁、钨等贵重金属做成的。大铃铛发出的声音很空旷“嘣咙、嘣咙、嘣咙”的既深沉又宏亮。二钞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哐啷哐啷”地很是悦耳。小铃发出的声音很尖,“叮铃叮铃叮铃”的响得很远。三种声音随着骡子走路的快慢发出的声音高低起伏。在大铃二钞和小铃的响声中,马锅头又时不时地敲上几下“哐、哐、哐哐哐”的大铓。这大铃二钞小铃和大铓都是马帮的开道之物,是能震慑野兽和山贼的马帮必备家俬。那骡马两耳之间的亮堂堂的镜子是照妖镜。马锅头出行是有许多讲究的,“过夜”叫“开亮”,“歇脚做饭”叫“开哨”,“筷子”叫“帮手”,“勺子”叫“顺子”等等,随行之人必须遵守行规,不能犯忌。

在金马,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驮着玉米的马帮奉顺宁府的命,将鲁史镇屯集的粮食驮出来,送到滇缅铁路建设工地上去。从澜沧江边到羊头岩再到耿马孟定都有大量的民工用钢钎锄头刮板等等原始的工具在修铁路。这条铁路从昆明起修,直到缅甸联邦共和国的腊戌,算是一条国际通道,当时修建的主要目的是运输抗日物资。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工具落后,修筑铁路举步维艰。尽管如此,当地政府修筑铁路的热情仍然高涨,很多强壮劳动力都抽调到建筑工地,参加铁路修筑。这些民工硬是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凿通了一个个隧道,挖平了一段段路基。送粮的马帮在金马养足了锐气。早上天还没亮,马锅头们便烧锅开哨,擦拭鞍鞭。吃完饭后就端上驮子出发了,他们准备直接进城,不准备在新村马站开亮。马帮从金马出发,顺利地走完了一段陡坡,到了尾把河。然后朝着青龙桥方向继续前行。就在马帮快要接近青龙桥的时候,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阵轰鸣。马锅头和赶马人都不约而同地往天空望去,只见五、六架飞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的在他们头顶上盘旋。猛然间,只见每架飞机上都掉下来几个黑不溜湫的东西,那东西一落地就爆炸开来发出巨响,此时马帮的马惊了,纷纷掀翻身上驮的粮食驮子,有的往回跑,有的往路上方乱窜,还有的慌不择路跌下了悬崖。其中一颗炸弹就落在马帮之间,当场炸死了3匹骡马和一个赶马人。

当时听马锅头讲故事,还以为是为了路途解乏,随意神侃。后来从史料中知道,那飞机是日本人的轰炸机,是专门飞到滇西来破坏公路和桥梁的。“X月X日,日机五架轰炸青龙桥,投弹20余枚,炸倒松树数十棵,农民被炸死3人,重伤5人,轻伤3人,炸死耕牛3头,骡马6匹,伤耕牛2头,骡马1匹。”当地志书如是说。

如今的金马,隶属凤庆县鲁史镇,地处鲁史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4公里,距县105公里。虽然不再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马站,但交通方便了,过去需要徒步急行一整天才能到达县城,现在只需一个多小时就能将烤烟、核桃、山羊等商品运到县城出售。过去只卖青草的街道,如今铺面鳞次栉比,各种各样的商品百货应有尽有。那些昔日的马厩现在已经改成了停放汽车、拖拉机和摩托车的车库了。那些已经陈旧的鞍辗辔头已经被有识之士收作文物,陈列于茶文化博物馆。

 

茶马古道与凤庆文化底蕴

  

 茶马古道既是商道,又是政道,还是旧时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通道。就临沧地区而言,凤庆是受茶马古道影响最大的县。可以说,过去凤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茶马古道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由于凤庆(旧称顺宁)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其相关茶事在明代的《滇略》、《徐霞客游记》、清代的《滇行日录》、《滇海虞衡志》上都有记载。虽然大量的茶叶交易兴起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凤庆至下关的古驿道却早已有之,可以说茶马古道应该是古驿道的内涵引伸。

以旧时的顺宁为中心,其真正意义上的茶马古道有两条。一条是北道,即顺(顺宁)下(下关)线,另一条是西南道,即“迤方”道。其北道初为用竹筏在漭街渡将骡马和茶叶分别横渡澜沧江、经鲁史、犀牛,再以竹筏在犀牛渡口渡过黑惠江,然后经蒙化(今巍山)抵下关,再转运于丽江茶马市场、销往康藏。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府刘青率军民创建青龙桥以后,马帮就经三沟水梁子。下新村街,过青龙桥、登骡马萎坡、又下鲁史、犀牛、横渡黑惠江抵达下关。西南道实际上是北道的引伸段,其路线为从顺宁出发,经锡腊(今营盘镇),过德党,进镇康后出缅甸。虽然西南道的茶叶流量不如北道,但商帮实力强于北道,且多为持枪商帮。其商帮多以腊戍(缅甸国土)为终点,或以茶易纱,或以茶易鸦片,其目的是谋取暴利,毒害人民。北道则不同,商帮在将茶叶及山货驮出去,又将布匹及百货驮进来的同时,也将外面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驮了回来。所以说北道对凤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早时的顺宁城北建有一座接官亭,这说明旧时到顺宁做官的人大多都从北方进入,顺宁的老百姓要到接官亭把官员接进城府。而从北方进入顺宁的道路只有五尺马道。也就是说,很多官员都是用骡马驮着家什用物随着马帮携带家眷而来的。想想也是,在那不通公路不通飞机的年月,不借助骡马的力量还能靠什么呢?于是,这条五尺马道也就成为旧时顺宁的政道了。

翻阅《凤庆县志》及有关史料发现,从元朝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历任土府知府、知府、知县、县知事及县长的官员多达160多人,除了土府知府勐氏世代承袭外,在任职表中能够找到籍贯是顺宁的仅仅只有赵珩一人任过副县长,其他百余名都是来自湖南、贵州、四川、蒙古、满州、江西、山东、山西、广东、广西、浙江、陕西、江苏、河南、安徽、辽宁、北京、河北及云南其他地州县。这些来自不同省份的官员,都给当时的顺宁人民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文化。嘉庆后期至明万历年初,土知府勐寅就购经、史、子、集等书在城内建聚书楼(又各万卷楼)贮藏;祖籍河南新郑的刘青,到顺宁任知府后不但重修府城,主修《顺宁府志》,还率军民建造了横跨澜沧江的青龙桥,沟通了南北交通要道。满州长白人琦,移任顺宁知府后并倡导种茶,兴办学校。腾冲县人张问德就任顺宁县长后,选贤任能,广集人才,编修《顺宁县志初稿》付印。祖籍湖南衡阳的冯绍裘从下关徒步到达顺宁后,并在顺宁研制成功了当今世界著名的“滇红”名茶。就在那古老的岁月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先进文化从五尺马道上传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巡府陈用宾令知府余懋学建顺宁学宫于府署西面。同年,开始建设孔庙,经两次迁建多次增建,最后建成了由呜凤阁(又称魁星阁)、崇圣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龙门和泮池等单元组成,呈中轴线对称,台阶式演进格局的孔庙建筑群落。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布政司陈宏谋令顺宁知府朱灿英建凤山书院于城南土府勐廷瑞望月楼旧址。从此以后,顺宁便有了龙泉馆、育贤馆、乐育馆、牛街馆、阿鲁司馆、石洞寺馆、汇英馆、诩文馆、南北馆、松岭塘馆、萃文馆、会文馆等等义学12馆。光绪三十一年(1905),顺宁知府朱占科又创立了顺宁府立中学堂于城内关庙;民国五年(1906)成立顺宁县立中学于凤山书院,民国20年(1931),云南省立顺宁中学成立于城南武庙大校场。这期间,顺宁成了如今临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云州、缅宁、双江、耿马、镇康等县的子弟都到顺宁求学。就这样,顺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辐射整个迤方地,并在慢慢地向南推进。

由于中原文化及南诏文化源源不断地通过五尺马道由北向南渐渐推进,旧时顺宁的文化积淀也就越来越深厚。许多乡人深受各种先进思想及文化的熏陶,读书风气盛行,知书达礼的乡人也越来越多。在科举时代,仅顺宁就考中进士1名,举人27名,恩贡35名,岁贡202名,拔贡25名,优贡1名,副榜4名,例贡7名。这之后,教育事业更有发展,先后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及专业学校的不少,有的还成为著名专家、学者、像生于明末,卒于康熙之年的龚彝,年青时于县境内蜢璞岩山腰一小楼居住攻读,明天启四年考中举人,明天启五年又考中进士。崇祯年间,官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后升兵部郎中,为福王政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器重,出使桂林。又如,出生于顺宁城内来凤街书香之家的陈强华(罗稷南),幼读私垫,天资颖异,能够过目不忘,每考必列榜首,后来成为著名的翻译家。经他翻译的的长篇小说有:苏联高尔基的《幼年时代》、《没落》、《旁观者》、《磁力》、《燎原》、《魔影》,俄国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英国迭更司的《双城记》等。另外,他还翻译了德国,苏联,丹麦等国家一些作家所写的传记,短篇小说以及文学评论。新中国成立以后,能够考入大中专学校的才子更是不胜枚举。

在凤庆境内的茶马古道上,有当今被国家民政部编入《中国名镇》一书的鲁史古镇。鲁史古镇之所以有名,就因为它是顺下线上的大马站,来来往往的马帮都在这里歇脚,其马锅头与随行商人、官员及文人的言论及行为对当地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他们接受新的思想早,改变陈腐观念快,致使当地的集市贸易比较繁荣,文化底蕴也比较深厚。直至如今,旧时马道经过的江北乡镇,能诗善文者不少,其楹联歌赋内容颇丰。

从中原文化由北向南推进而论,旧时凤庆接受中原文化要先于临沧地区其他各县是事实,就以凤庆而论,江北的诗礼、鲁史也要先于凤庆县城。如今诗礼、鲁史的民居仍然还受大理民居的影响,按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模式修建凤庆境内的玉砚塔与红龟山笔塔的建造也与大理三塔极为相似。

自昆明至临沧的公路修通后,茶马古道并渐渐失去了它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这是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茶马古道曾经有过的辉煌不会磨灭,茶马古道上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后人。由茶马古道承载而来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将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陈开心,本名陈庆云,男,彝族。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中国政协报》《大公报》、《澳门日报》、《新华日报》以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沙华文学》、《锡山文艺》等国内外报纸副刊及文学杂志,有散文集《情感别墅》出版发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